农民文化素质的现状、成因及对策《前沿》2005年第11期农民文化素质的现状,成因及对策Z魔(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呼和浩特010021)[提要]我国是农业国家,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农民的文化素质将直接影响我国农业,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且其本身也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前提.本文在深入探讨农民文化素质内涵及现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我国农民化素质的几个重要途径.[关键词]农民文化素质教育[中图分类号]F3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267[2005]11-_0228-_03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在我国的l2,95亿人口中,农业人口达到了8.07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迄今为止,我国基本上还是农业国家和农业社会.实践证明,中国社会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的进步.而在影响农村进步的渚多因素中,农民素质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问题.不同农业现代化发展阶段对农民的素质要求也不同,在目前农业现代化初始阶段农民的文化素质在农民的整体素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从积极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角度研究农民文化素质现状,成因及其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我国农民文化素质的现状农民的文化素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所谓的农民文化素质不仅包括科学文化素质还包括社会心理素质.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反映在农民掌握文化科技知识教育的程度以及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熟练程度.接受文化科技知识教育越多,接受和掌握先进技术的意愿,能力就越强,劳动能力,劳动效率和劳动收入就越高,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就越强.农民的社会心理素质则反映在农民的心理承受能力以及认知,情感和行为方式.调适好农民的社会心理素质才能使农民从旧观念,习俗和思维定势的困惑中解脱出来,树立新观念,新意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文化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但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仍然存在着种种不相适应的地方,这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文化科技水平普遍偏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l5岁以上的文盲,半文盲有1.5亿以上,其中青壮年文盲达3500万人,每年还有新生文盲100多万,在一些贫困边远及少数民族地区文盲人数还在上升.低文化制约了农民学习,应用农业科学技术的潜力,同时我国农村科技人员匮缺.目前全国平均每7000亩耕地,才有一名科技人员,每10000农业人口仅有农科大学生1.2人.这种文化科技水平离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相距甚远.2,思想观念较落后.在中国广大农村,占主体地位的仍是根深蒂固的传统小农思想.主要表现为观念因循守旧,不思变革,不愿接受新事物;思亲[作者简介]王晓(1976一)女,内蒙古人,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03级研究生. ?228?维模式单一,循规蹈矩,缺乏开拓性;思想狭隘,目光短浅,满足于现状.由于农民受到封建愚昧思想,小农经济思想的支配,形成了轻视子女尤其是轻视女童文化深造的顽固意识,从而致使农民的文化素质长期处于低层次.这种思想观念是制约农民进入现代化大市场的重要因素.3,认知方式较直观.农民普遍注重自身的直接感知,不易接受间接经验和理性思维.比较热衷于短期行为,不思长计.认识事物往往局限于浅层,易犯片面性错误;处理问题又常常陷人盲目性.如有的农民对市场信息缺乏科学分析,跟着别人后面转,搞一窝蜂,往往是”事前雄心壮志,事后大呼上当”.4,心理承受能力较弱.一些农民仍然不愿意冒风险去接受新事物,缺乏自立自强的进取心,存在一定程度的甘于碌碌无为的精神贫困现象.还有部分农民对改革措施求全责备,存在期望值过高于实值的负差心理;有的面对社会主义分配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异现象,存在盲目攀比,不择手段挣钱的心理;也有的因他人致富,自己穷困而产生自卑心理;还有的对体制改革,政策的贯彻存在逆反心理;这些不健康心理扭曲了农民的经济行为,束缚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二,造成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的原因一是受国家二元结构政策的影响.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国家长期实行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政策: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国家对农村,农业,农民和城市,工业,市民实行不同的社会发展政策,使资金,资源,技术,知识的配置持续地向城市,工业,市民倾斜.以教育资源为例,教育资源分享极不平等.据统计2000年,全国教育经费为3849亿元,其中用于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为919.9亿元,占全部教育经费的23.9%.截至2000年4月,全国有26个省市自治区拖欠农村教师工资135.65亿元,相当于200万教师一年没有得到一分钱的报酬.许多农村学校的教学条件更是苦不堪言.这是基础教育责任地方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主要由乡镇村承担的必然结果.国家的二元结构政策人为的割裂了农业与非农业的经济联系和农村和城市的联系,确立了城市偏向政策,阻碍了农村受教育的机会.二是农村基础教育薄弱.一方面,农村教育资金严重不足.国家有限的教育资金,大部分都被投放在基础较好的城市学校,尤其是其中的重点中小学.而由于地方财政困难,教育投人少,因此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难度很大.另一方面,教育体制僵化,教育内部机制不健全.在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下,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体制死板僵化,脱离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由于近年来教育内部机制不健全,大部分中小学在单纯追求升学率的错误思想指导下,片面抓少数优生的应试教育,而忽视了对广大学生的素质教育,造成大部分学生文化素质差.三是受农村落后生产力的制约.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国农村幅员辽阔,农民分散聚居,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业结构单一,抵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差.农业生产基本上还是以手工操作为主,农业机械化程度很低,经营方式以家庭小户生产为主,边远农村农民基本上仍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加上我国有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农民的落后小农意识根深蒂固.这些造成了农民视野不宽,思想狭隘,开拓性差等特点,既影响了农民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又影响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三,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建议及对策如何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这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农民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国家及政府的支持.就当前而言,应着重从以下四方面开展工作.l,以职业技术和成人教育为重点,努力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素质.为了提高农民的劳动技能,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和农村成人教育,强化科技知识的普及.一是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但从目前来看,这些人才仅靠国家大中专学校毕业分配是远远不够的,而普通中小学培养的学生一时又难以适应和满足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对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对农民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把教育重点引到为本地经济发展培养有用人才上来.就职业技术教育方面,今年,广西正式启动了农村青年就业培训连锁超市,对农村青年提供技能培训,职业推荐,岗位安排等促进了农村青年的成功创业.二是积极发展.229.农村成人教育.当务之急是把现有的成人教育学校延伸,扩展到广大农村中去,真正落实”面向农村,服务群众”的教育方针,加速闲暇农民的智力开发.农村成人教育要从实际出发,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在办学经费上要尽量节俭,降低收费标准,招收广大农民参加成人学习.2,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为基本手段,打破小农思想对农民的束缚.小农意识的狭隘经验性,落后保守性,自我封闭性,个人迷信性等特点都是与小农文化素质低下紧密相联的.因此,必须破除小农意识,解放农民思想.目前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仍占重要地位,因此,克服小农思想的局限性,就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政府部门应发展以原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社区性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扶持农民建立各种联合,合作生产经营组织;鼓励农民成立经济,科技,信息,文化等专业协会.以这些组织为纽带,加强集体领导和农民的自我管理,推进规模经营的进程,加速信息,科技和人才的交流.从而改变农民散漫,狭隘,盲目的小农思想,增强大市场的观念,提高心理承受能力.3,以抓好精神扶贫为核tb,提高农民的自立精神.农村的基本特征是自然条件恶劣.在这样的条件下生产和生活,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精神支柱.那就是自我创造精神,奋发拼搏精神.但是部分农民在生产和生活中具有依赖心态.他们缺乏自力更生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多年来,党和政府对贫困地区制定了一些优惠政策,下拨不少资金和物资,扶持他们改变落后面貌.但是就有一部分农民,没有把外援当作动力,奋发努力,脱贫致富.因此怎样培育自立自强,艰苦拼搏的精神尤为重要.首先,要改变扶贫方法.在新形势下,扶贫工作应以精神扶贫为主.即通过一定的经济扶持,建立起示范点,开发点,指引农民自己创造门路,发扬自强自立精神,自觉在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其次,大力支持农民进行异地开发.针对当前人多地少的特点,应鼓励农民进行异地开发,让他们走出山村到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参与竞争.通过这一手段,使他们掌握更多的技术,增加收人,刺激他们的经济观念,让他们主动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搏?230?击.4,以九年制义务教育为基础,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制约因素是农民的文化素质太低,文盲,半文盲多.消除文盲重要的是要抓好农村中小学九年制义务教育.一是大胆改革过去统得过多,管得过死的教育体制,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新体制.主要是应逐步形成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多渠道,全方位参与办学的新格局,并将这种格局真正引向农村,以提高农村教育普及率.二是各级政府要努力增加教育投人,确保适龄儿童的人学.同时要建立对教育投入实施工作的监督机制,确保将有限的经费真正用在义务教育的刀刃上.三是各级政府要建立义务教育责任制,并作为干部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干部要明确有关职责和义务,要杜绝中小学乱收费现象,狠抓义务教育的真正落实,以降低文盲,半文盲的比例.就我区来讲,到2002年我区基础教育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贫困地区二期义务教育工程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也加快建设,全区有74 个旗县通过(两基)达标验收,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以旗县为单位达到了69.9%.今年国务院还颁布了,到2007年争取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都能享受”两免一补”的优惠政策.我国加入WTO以来,农业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要想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农民的文化教育和专业培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强农民的科技兴农意识.这样才能使我国农民脱贫致富,实现我国农业的现代化.参考文献:[1]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2]黄遥安.论山区农民贫困意识的脱贫[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报,1999,(3). [3]牛若峰.中国的”三农”问题:回顾与反思[OL].中国农村研究网,2004.(责任编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