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在课堂上如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课堂上如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在课堂上如何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衔接和转化点,沟通前后知识的结构化联系,寻找知识的增长点,拓展横向知识结构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身的思维能力,促进自身的思维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思维发展
为了在数学教学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

主体意识是指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学习活动中学生所展现的自觉意识,具有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基本特征。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种教学策略中,对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出建议:
1 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来源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为生活服务,教师应该将学生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从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1]。

例如:教学“两步应用题”教材上的例题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不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因此我在创设该课的教学情景时,选择了学生喜闻乐见的事,要求每个学生带10个苹果,只给你们的两个伙伴发,并且有剩余的苹果自己吃,几分钟后,我让他们把发苹果这项活动编一道应用题,把剩下的苹果作为问题并解出来。

由于开讲激趣,素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实际,探究的问题完全由学生构建,学生便兴趣盎然地投入到探究活动中去了。

2 引导学生进行再创造式学习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从拼、摆、拆、画、量、想、说等方面入手,为学生提供大量动手和动脑的机会,使学生能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让学生能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主动思考,主动探索和学习新的知识[2]。

例如:在学习“除法”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课程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是:让学生从“平均分”概念出发,加深学生对除法概念的理解。

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营造一种教学氛围。

如:小学生普遍爱吃蛋糕,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制作课件,组织学生进行“分蛋糕”的活动。

具体步骤为:第一,让学生将8个蛋糕分成4分,并在学生分好后,统计学生分蛋糕的情况;第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是将学生做平均分,每份数量相同;第三,让学生按照平均分的方法,把6个蛋糕分成3分。

经过以上三个步骤,学生就已经能基本掌握平均分概念。

最后,小学数学教师在活动结束后,可以引导学生概括除法的含义,学生经过自己的动手和实践,可以加深对除法知识的理解。

一旦学生掌握了除法的基本概念,学生就会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中其他类似的情况当中,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主动探索和学习,有利于学生的整体发展。

3 教师要引导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的心态应注意多变通,我们应引导孩子变换思维方式,把设计先进的“教”变为孩子们创造性的“学”从中体验教与学重点的快乐[3]。

例如:《分数的认识》对该课的教学重点“分数的表示方法”另辟蹊径,以故事导人:唐僧带着徒弟们西天取经,路上渴了,唐僧把4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人,每人分得几个?(学生击掌表示)把4个桃子平均分给四人,每人分得几个?(学生继续击掌表示)现在老师把一个桃子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人分得几个?学生的击掌姿势五花八门,有的说“每人半个桃子,只要拍半下。

”有的说“我只拍一半手掌手”。

我因勢利导:“那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这一半吗?”学生们大显身手,自行设计,不就黑板上出现了1/2
1-0.5=0.5整个环节教师不“教”一字,尽量让孩子们创造性的学,试想如果不是我善于改变教学思路,敢于放手让学生尝试,让学生大胆地暴露自己的想法,黑板上那道亮丽的风景还会诞生吗?
4 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利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的立体思维模式,例如:两辆卡车同时从甲地和乙地相对开出,5个小时后,两车相遇。

其中一辆卡车的速度是55km/h,另一辆卡车的速度是45km/h,问:甲地与乙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第一种解法:可以先算出两辆车各自的行驶距离,再求两辆车行驶路程的总量,从而得到两地的相距距离。

即:55×5=275km;45×5=225km;275+225=500km,因此,两地相距500km。

第二种解法:先算出两辆车每小时共行驶的路程,再乘以两车相遇的时间,最后得到两地相距的距离。

即:55=45=100km;100×5=500km,因此,两地相距500km;第三种解法:甲地与乙地的距离除以两车相遇的时间,相当于两车的速度和。

由此,可以假设加以两地相距Xkm,得出方程:X÷5=55+45,求得X=500km;即两地相距500km。

最后这种解法是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法,有助于锻炼学生思维。

总之,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主动发展,教师的角色只能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师生的关系应民主、平等、和谐。

参考文献
[1]王伟怀.浅谈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习优秀小学教师教学经验点滴体会[J].小学教学研究,2012,(02):10-18.
[2]甘琴.重视数学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J].教育科研论坛,2008,(04):25-26.
[3]任富敏.用一题多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J].陕西教育(教学版),2009,(1):118-11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