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新闻传播的起源第一节新闻传播的早期历史——口头新闻时代学术界一般把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初期的新闻传播的历史,称之为口头新闻时代。
二、语言的形成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主要标志。
二、古代西方的手书新闻传播两种主要的形式:一种是公告式的,即原始形态的官方公报;另一种是私人新闻信。
三、中国古代的手书新闻传播甲骨文——金文——岩刻——汉代邸报——布告、露布——进奏院报(定本)——宋代邸报、小报——塘报、旗报、牌报——京报小报:不定期发行的非官方报纸。
1566年,威尼斯政府在与土尔其的战争中经常发布一种叫做《消息公告》的手抄新闻。
起初是在公共场所当众朗读,并向听众收取一个威尼斯铜币,后来,gazeta 一词成了欧洲近代报纸的通称。
第三节主题传媒之外的辅助手段主要有:结绳记事、实物表意、图画传声、烽火报警、击鼓传讯等。
第二章近代报刊的萌芽与争取出版自由的斗争第一节近代报业的萌芽和发展一、近代报业出现的历史条件A、印刷术的发明和普及,是近代报刊诞生的第一个必要条件。
B、近代报刊产生的第二个必要条件是社会于新闻信息的需要。
C、邮政事业的产生是近代报业诞生的第三个重要条件。
二、早期的新闻印刷品成为报纸具备的条件有如下几点:A、至少每星期出版一次;B、必须是用机械手段生产的(有别于手写的“新闻信”、“新闻书”);C、凡是愿意付费者,不论属于什么阶级或是有什么特殊兴趣,一概可以买到;D、必须刊登公众感兴趣的事情(有别于某些宗教性的或商业性的出版物);E、必须对只具备普通文化水平的公众有吸引力;F、必须及时,至少就当时技术发展的水平是相对及时的;G、它还必须具有持续出版的稳定性三、定期刊物的出现1615年,爱格诺尔佛·莫尔创办了著名的《法兰克福新闻》,该报每周一期,每期刊有数条新闻,被人认为是世界新闻史上第一家真正的报纸。
莫尔本人亦被人们尊称为“德国报业之父”。
1621年8月13日,英国出版商尼古拉斯·艾克尔在国王的特许下,创办了英国第一家定期刊物《每周新闻》。
英文news作为新闻之意,第一次用于刊名,从此流行于世界。
1704年,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创办了《评论》周刊,该刊作为政论刊杂志的鼻祖,在当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所以笛福也享有“英国报业之父”的殊荣。
法国的第一份近代板纸《各地见闻》周刊,由路易·旺多姆于1631年1月创刊于巴黎。
美国新闻时尚第一份定期刊物出现于1690年。
它就是由英国移民本杰明·哈里斯创办的《国内外公共事件报》。
1704年,波士顿新任邮政局长约翰·坎贝尔创办了《波士顿新闻信》。
四、日报的诞生1656年,出版商蔕莫台斯·里兹赫在莱比锡创办了《新到新闻》。
英国的第一张日报《每日新闻》,系由爱德华·马莱特创刊于1702年3月11日。
1777年元旦,《法国新闻》创刊于巴黎,这是法国第一家日报。
其创办者雅克·布里索是后来大革命时期吉伦特派的著名领袖。
美国的第一张日报出现于1783年。
是年,费城的《宾夕法尼亚晚邮报》由周三刊改为日报。
第三节专政政府控制报业的各种手段特许出版制度:政府给予那些经过选择的驯顺的人以独占经营报业的专利权,只要他们不危害国家的安全,他们就可以从这种独占事业中谋取利润。
新闻检查制度,所谓检查,是在新闻报道发布前,必须经过有关当局审阅,以预防危险的或反政府的内容。
知识说是在18世纪初期发明的一种控制手段。
其具体的做法是通过报纸、纸张、广告的知识产品征税,以提高新闻出版物的售价,限制报刊的发行,从而达到寓禁于征的目的。
(纸张税、广告税、印花税)严刑峻法,通过制定苛刻严密的法律限制报人的报道言论,对触犯刑律者处以惩罚、徒刑乃至绞刑,期望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这也是各国专政政府控制报业的重要方法。
出版自由是天赋人权的重要内容。
出版自由集中表现为发表意见和报道消息的自由。
这种自由是其他一切人权实现的基础和条件,并且平等地属于所有的人民。
第三章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新闻传播争论报刊——>政党报纸——>廉价报纸,为什么必须经过这样一个阶段呢?主观原因:改革、利益冲突、民主自由客观原因:经济、文化水平政党报纸的特点:一、在政治上有明显的倾向性公开标版;二、在内容上,侧重言论和时政新闻;三、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和社会的上层人士。
第四章大众化报刊的勃兴与独立报业的崛起第一节大众化报刊的历史条件1、政治民主化的完成2、城市规模的扩张3、工商经济的发展4、交通电讯技术的革命性变化第二节大众化报刊的产生和发展1、美国第一张成功的便士报,是由本杰明·戴于1833年9月3日创刊的《太阳报》,办报目的:办一份人人都能买得起的报纸,为公众报道当天的新闻,同时提供有利的广告媒介。
主要内容:当地事件与暴力新闻,其取材大多是一些无足轻重的琐事,但是读起来极有趣味。
它重视报道人情味。
2、贝内特于1835年5月创办的《纽约先驱报》,19世纪50年代,其发行量超过了《太阳报》。
贝内特一方面扩大报道领域,另一方面,他还提出了“人道主义”、“改良社会”的口号。
该报在报刊首创了金融新闻和社交新闻,率先提出体育新闻,开辟读者来信栏以反映民情民生。
3、格里利创办《纽约论坛报》,标志着美国大众化报刊发展到了成熟阶段。
该报摒弃了一些报纸煽情主义和虚伪政治中立的做法,十分重视言论,大量刊登鼓吹社会改革的文章,十分重视招揽人才,吸引各方面有识之士为其写稿。
4、吉拉丹是法国历史上著名的报人,1836年7月1日创办《新闻报》。
特点:为减少政治新闻与言论篇幅,大量刊登社会新闻、犯罪新闻,为增强报道的生活色彩,以相当大的篇幅刊登有关公众卫生、健康、生育、食品、服装、家庭等方面稿件、讨论文章。
大量刊登文学作品,并拥有自己的名家队伍,其中有雨果、巴尔扎克、大仲马等,为该报增添光彩。
在经营上,吉拉丹重视广告收入,以保证经营的基础。
5、杜塔克1836年7月1日创办了《世纪报》。
该报政治色彩很强,立场鲜明,主张通过合法途径,根据大众的意见进行国家体制的改革,以全民的利益作为衡量政府社会职能的唯一标准。
在内容上,该报与《新闻报》一样,削减政治新闻与评论,扩大报道面,着重报道社会新闻、犯罪新闻,并且比《新闻报》更加擅长使用煽情主义的手法,还大量刊登名家的文学作品,因此在当时的中下层社会拥有大量读者。
6、英国第一家成功的大众化便士报是《每日电讯报》,1855年6月29日创刊,后经利维买进,并大胆改革:半价报改为便士报,扩大社论篇幅,重视对读者来信的处理,重金招揽人才,采写第一手新闻,刊登权威的专栏文章。
7、英国报业之父:劳森。
8、大中华报纸的特点:几乎所有的大众化报纸,都没有例外的标榜自己是超党派独立报纸;大众化报刊都维持了经济上的独立;与政党报刊相比,大众化报刊大大拓展了报道领域,尤其重视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人情味新闻以及煽情主义新闻;由于是面向社会了中下层读者,大众化报刊都很通俗,平易近人;大众化报刊的定价远比政党报刊低廉。
大众化报刊弊端:低级趣味,粗俗下流,过分注重犯罪新闻与色情报道等。
第三节独立报纸的崛起1、《泰晤士报》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而又最有权威的高级报纸之一,创刊于1785年1月1日的伦敦,创办者为当时伦敦有名的煤炭大王沃尔特。
2、《纽约时报》是美国见过建国以来最有影响的权威报纸,创刊于1851年9月18日。
创立者雷蒙和琼斯。
补充: 《太阳报》的特色:第一、纽约《太阳报》坚持低价发行并主要在街头零售,为提供发行,还给报贩大的折扣;第二、《太阳报》的内容主要是地方新闻,社会新闻及种种具有人情味的故事;第三、《太阳报》凭借自己能够进入千家万户的优势,大量吹张广告,充分的广告收入使该报的印刷设备得以更新,是该报更具有竞争力。
《纽约先驱报》的特色:第一、它的报道内容十分广泛,重视新闻的报道视角,热衷于耸人听闻的题材。
它不先致力于采写地方新闻,还十分注意全国性的新闻和国际新闻;第二、该报在报业首创金融新闻和社交新闻;第三、该报率先提供体育新闻,开辟读者来信栏以反映民情民意。
《纽约论坛报》的特色:第一、摒弃了一些廉价报纸煽情主意和虚伪政治中立的做法;第二、十分重视言论,大量刊登鼓吹社会改革的文章,其中关于提倡开发西部和反对奴隶制度的言论在相应的社会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三、十分重视延揽人才,吸引各方面有识之士为其写稿,马克思就曾为该报写过500多篇述评。
第五章通讯社的出现和发展1、世界上最早诞生的通讯社:哈瓦斯于1835年在法国巴黎成立哈瓦斯通讯社。
2、德国通讯社的始祖,世界最早及规模最大的通讯社之一,沃尔夫于1849年成立沃尔夫通讯社。
3、保罗·朱利叶斯·路透于1851年在伦敦成立路透社。
4、“联环同盟”的缔结1870年,竞争告一段落,哈瓦斯社,路透社,沃尔夫社,美联社共同达成了一项协议,即联环同盟,把世界分为四大势力范围。
解体:1914年,各大通讯社在拉脱维亚首府开会,宣布废除过去的一切协定,完全遵循新闻自由的原则,由各通讯社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力发展业务。
这样,通讯领域也和报纸一样,恢复到了自由竞争时代。
第六章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近代报业旧中国的近代报业:1、1822年9月12日,葡萄牙人在澳门创办了葡文《蜜蜂华报》,是中国境内最早的外刊文物,创办人为澳门立宪党首领巴波沙。
2、1832年,英文月刊《中国丛报》在广州创刊,由美国第一个来华的新教传教士裨治文创办并担任第一任主编3、中国境内最早的汉文刊物,是1833年8月1日创于广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其主编是郭士立4、1853年8月1日,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创于香港的中英文对照月刊《遐迩贯珍》5、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正式创刊.创办人兼主编为米怜。
中国历史上第一份近代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计传》6、1868年,《万国公报》,刊期最长,销售最多,影响最大7、1874年,王韬于香港创办了中文《循环日报》,是中国报刊史上第一个以政论为主的报纸8、1895年于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
我国资产阶级维新派的第一份报刊9、1896年,创于上海的《强学报》,由康有为的弟子徐勤、何树龄主编10、1896年,上海创刊《时务报》,黄遵宪的带头下进行11、革命派最早的机关是1900年1月创立于香港的《中国日报》12、《苏报》,1896年创于上海,是革命派在国内的主要喉舌,“竖三民”:《民呼报》、《民吁报》、《民立报》13、1915年,《新青年》,该刊从1920年9月起,转变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机关刊物,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14、1911年创于武汉的《大江报》,原名《大江白话报》,创刊人胡为霖,成为革命团体文学社的机关报。
“大江报案”15、葵丑报灾,袁世凯借军事胜利之淫威,对国民党系统的报刊及其他异己报刊大肆摧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