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讲 进出口货物海运业务

第六讲 进出口货物海运业务


3)出口转船条款 如果货物出口到没有直达船的港口,必须订明 “允许转船”;对虽然有直达船但没有固定船期 或者船期较长的港口,应力争订明“允许转船”。 对某些货量较大的商品或需要运往条件较差的港 口时,应考虑港口吃水限度和派船的可能性,合 同条款中应订明“允许转船及分批装运”的内容。 凡是“允许转船”的货物,一般不能接受买方指 定中转港、二程船公司和船名的条件。为什么? 4)装卸费负担条款 按照国际惯例,以CIF或CFR成交的出口货物,由 卖方支付运费和船公司可能收取的卸货港的一切 卸货费用。对卸货费不同国家有不同规定,应订 明。
2)装运港和目的港条款 出口货物的装运港,争取订为“中国港口”或 订为几个中国港口,由卖方选择,以便灵活机 动。 出口货物目的港,争取选定班轮航线经常挂靠 的基本港口或者设备条件较好的港口,以便卖 方组织直达运输,减少中转。 目的港一般不宜笼统订为“…地区主要港口”, 以免含义不明,给卖方安排船舶造成困难,最 好具体明确。 在不以联运方式承办运输的条件下,一般不能 接受内陆城市为目的地的条款。
二、进口货物海运业务
这里介绍的是FOB条件下的进口货物海运业务。 一、合理签订运输条款。 1、贸易条件选择。FOB、FOBS、FOBST。 2、装货港。一般要订明具体的港口,尽可能 选择设备、条件好、装货速度快和往来船舶 较多的港口,尽可能避免笼统地订为FOB…地 区港口,或几个由卖方选择的港口,否则将 使中方派船装运处于被动地位。如果对方坚 持,则应列明各个港口,不能超过三个。

分析:《通则2000》规定,按CFR条件成交, 卖方必须给与买方货物已装船的充分通知。 “充分”既指内容上的充分,也指时间上的 充分,即卖方应及时发出装船通知,以便买 方有充分的时间为风险已转移至买方的货物 投保。如卖方未尽到此义务,则应对由此产 生的损失负责。此时,货物虽越过船舷,损 失仍应由卖方负担。

索赔单证: 1、索赔函。 2、索赔清单。一般按CIF价格计算损失额。 3、交易单证。如提单、商业发票、装箱单、磅码单、 保险单等。 4、公证机构报告。由第三方出具的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鉴定等。 5、事故证明文件。由船方、港务管理部门出具的相关 文件;货损货差证明文件;海事报告等。 6、其他单证。必要时提供火灾鉴定报告、卫生或动植 物检验证明、有关费用证明等。

索赔程序和手续。 采用班轮或程租船运输方式运输发生货损货 差,凡出口货物,由国外收货人(或提单持 有人、或货物保险人)直接向承运人办理索 赔。凡进口货物,一般情况下由货运代理人 代表有关进出口公司以货方名义向保险人或 承运人办理索赔。 由外运公司期租船运输的货物,不论进口或 出口,均由外运公司办理索赔。
判断对错: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规定, 进口货物应当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21 日内向海关申报。超过上述期限未向海关申 报的,由海关代征滞纳金。 2、在国际贸易货物运输索赔时,利用租船合 同比利用提单有利,因为索赔时效按提单引 用海牙规则为2年,而程租船可长达10年,期 租船也可达6年之久。
5)签订运输条款应注意的问题 一般不能接受在合同中规定限期运抵目的 港的条款。 在出口合同中通常不能接受由买方指定装 某国籍船、某班轮公司船以及限制船龄、 船级、航线等条款。 对于买方要求指定装卸码头和仓库的条款, 一般不能接受。一般贸易合同只规定装货 港和卸货港,而不规定具体的码头和仓库。
2、以FOB条件成交的出口合同的运输条款 FOB条件的出口合同起运港不能订为香港, 只能订为中国国内港口,否则由卖方从 中国大陆其他港口将货物运至香港交货。 在中国港口装货所发生的理货费用,应 在合同中明确由买方或船方负担。因为 在中国港口,一般是由船方申请理货和 接受货物,卖方(或托运人)不负担此 项费用。
第六章 进出口货物海运业务
出口货物海运业务
进口货物海运业务
索赔与理赔
一、出口货物海运业务
出口货物海运业务是根据贸易合同有关条 款,把卖给国外客户的货物加以组织安排, 通过海洋运输方式运到目的港的一种业务。 思考:CIF、CFR和FOB贸易术语下运输安排 有什么不同? 如果采用信用证结汇时,卖方则须等收到 信用证才可安排装运。 思考:出口货物海运应该包括哪些环节和 步骤?
索赔的原则:
1、实事求是 2、有理有据 3、合情合理 4、讲求实效
承运人的责任范围和期间:不同公约的规 定不同。 1规定承运人的两项基本义务是谨慎处理使 船舶适航和妥善管理货物,3废除1的过失 免责,采取推定过失和举证结合的方式。4 将适航义务从开航前和开航时扩展为开航 前、开航当时和整个航程。 1规定承运人妥善谨慎地装载、操作、积载、 运输、保管、照料和卸载货物,管货义务 贯穿于七个环节;3和4增加了装运港接收 货物和卸货港交付货物的环节,管货义务 扩大为九个环节。

租船所运货物发生货损货差的索赔,一般情 况下,利用租船合同比利用提单有利。索赔 时效按提单引用《海牙规则》仅为一年,而 期租船可长达10年,程租船也可以达6年之久。 如果有货物保险人存在时,通常先向保险人 索赔,保险人理赔后,将依据代位权向有责 任的承运人索赔。

链接:保险索赔问题
练习题:
链接:散杂货海运操作
链接:外贸流程图
三、索赔与理赔
索赔与理赔是指收货人或货物保险人或
租船人要求赔偿货物损失,以及承运人 对这种索赔进行处理。 租船合同和提单是处理索赔和理赔的主 要依据。一般都是以《海牙规则》为指 导精神。 索赔根据索赔对象不同分为贸易索赔、 运输索赔和保险索赔。 我们这里主要讲的是运输索赔。
在中国港口,由船边至船舱的装船费(包 括绞车费、开关舱费、垫舱物料费、理舱和 平舱费等)均由买方负担。如果买卖双方商 订由卖方负担理舱或平舱费,则贸易条件可 以订为FOBS或FOBST。但风险转移仍然是以 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界。 若没收到货款,卖方必须在合同中明确,装 船后卖方首先取得提单且提单“托运人”须 填写卖方或第三方名称,不能填写买方名称, 以便于卖方控制货物和货款。


卖方认为问题在于承运人无单放货。但法院 驳回,认为卖方无诉权,因为卖方既不是发 货人,也不是收货人或承运人,卖方败诉。 所以在FOB条件下,应尽量以出口人作为托 运人。
案例3:一美国进口商和一英国出口商签订 CIF合同,装运港:格拉斯堡,目的港:新奥 尔良。出口商在格拉斯堡找不到合适的船舶, 结果在利兹装货运往新奥尔良,并安全到达。 买方认为装运港已改,拒收货物。双方发生 纠纷,并诉讼到法院。 如果你是法官,如果判决?

四、收集和整理单证。包括商务单证和货运单证。 如贸易合同正本或副本、发票、提单、装箱单、 品质证明书和保险单;载货清单、货物积载图、 租船合同或提单等。 五、报关。进口货物需向海关报关,填写“进口货 物报关单”。进口货物应当自运输工具申报进境 之日起14日内向海关申报,超过上述期限未向海 关申报的,由海关征收滞纳金。 六、报验。进口货物需填写“进口商品检验检疫申 请单”。目前是“三检合一”。 七、监卸和交接。 八、进口代运。P135。 九、保险。以FOB和CFR成交的进口,由中方办理保 险。一般采用预约保险的办法。

确定装货港要考虑季节性港口,避开冰封、连 续大雨或大风等。一般杂货不能接受在专用码 头和指定码头交货的条款。 3、装运期限。必须在合同中明确订立,同时要 考虑商品特性和舱位等情况。 4、滞期/速谴条款。是在程租船合同中采用船方 不管装卸的条款时规定的一种奖罚条款。 5、进口货物转船。由中方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与卖方无关。 二、租船、订舱。一般情况下都是委托代理人来 办理。 三、掌握船舶动态。

仲裁庭意见:合同采用FOB,合同中没有明 确规定验货合格才能开证的规定,合同规定 装运期前15天开证,而买方没开证,并宣布 解除合同,构成了根本性违约,因此买方违 约。
案例:买卖双方签订FOB合同,信用证支付, 装运期前已经开立信用证,证中规定以进口 人(即买方)作为托运人,签提单时签买方 名。卖方在议付时提单与发票名称不一致。 修改信用证将会使信用证过期,船已开出。 在运输某中途港按买方指示将货物转售。卖 方无法议付,买方不予理睬。 问:如果打官司,买方和卖方谁会败诉?本 案例中关键问题出在哪里?应吸取什或CFR条件成交的出口合同的运输条款 1)装运期条款 装运期必须订明年度及月份,对船舶很少靠港 的偏僻港口应争取跨月装运,这样便于安排船 舶。装运期的签订要结合商品的性质,选择合 适的季节,同时还要考虑交货港、目的港的特 殊季节因素。 装运期与信用证的期限一起考虑。一般情况下, 卖方应争取结汇有效期长于装运期7~15天,以 便货物装船之后有足够的时间办理结汇手续。 不能接受一笔货物在短期内分批出运的条款, 否则备货不足,有可能影响货物按期出运。

二、审核信用证的装运条款。重点审核装运港、目 的港、装运期、结汇日期、转船和分批装运,从 而决定接受或修改。 三、备货、报验。收到信用证后,应办理备货(如 包装、刷唛)、报验并取得合格证书等手续。 四、租船、订舱。租船是用于出口量大,需要整船 进行运输的情况,订舱是用于成交量不大的件杂 货而恰订班轮舱位的情况。 五、货物集中港区。 六、出口报关和装船。货物集中港区后,发货人必 须备妥出口货物报关单、发票、装货单、装箱单、 检验检疫证以及其他有关单据,向海关申报出口。 在装船过程中,发货人应派人监装。

案例讨论


2005年3月中国北方一家公司与荷兰一公司签订出口 花生仁的FOB合同,数量5000吨,信用证结算,要求 装运期前15天信用证到达卖方。装运期规定为当年 的4、5月份。卖方备妥了货物。3月24、25双方共同 验货,买方不满意,认为不合格要求换货。5月13日 换货后再验,买方仍不满意。买方不再开证,派船。 至6月份,买方宣布解除合同,卖方只好将花生仁榨 油卖,发生了损失。卖方向买方索赔。卖方认为买 方不开证派船是损失的原因,买方认为验货合格才 开证派船是习惯做法,卖方交货不合格是导致合同 解除的原因。 请问哪方有道理?如果仲裁,谁会承担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