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lectronic Technology •
电子技术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87【关键词】合成孔径雷达 系统组成 典型应用
合成孔径雷达(SAR )是一种利用微波成像技术进行地海面目标探测的遥感系统。
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提出并研制成功以来,SAR 雷达发展迅速且有成效,具有全天时、全天候、高精度、大范围、远距离的特点。
在世界各国的农业、林业灾害防治,遥感测绘导航、地质勘探、环境海洋监测及军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
装载平台遍及各类飞机、导弹、卫星和车辆等。
本文从SAR 雷达技术入手,对其应用进行了阐述,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1 SAR雷达技术
SAR 雷达通过发射大带宽线性调频信号,实现目标距离向高分辨。
在雷达平台与目标之间的相对运动过程中,通过相干积累及运动补偿,以时间换空间的方式实现天线长度的延展,实现方位向高分辨。
1.1 系统组成
典型SAR 系统由天线、发射机、接收机、频率源、信号处理机、惯导、数据记录仪、控制与显示等组成。
天线发射宽带信号、接收目标回波;发射机完成宽带信号的产生、调制和放大;接收机用于对回波的变频、放大和采集;频率源产生全机所需时钟及本振信号;信号处理机实现全机时序同步、参数控制和雷达信号处理;惯导是SAR 雷达重要组成,实时测量天线姿态并传输给信号处理机用于运动补偿计算;数据记录仪可记录信号回波和图像数据;控制与显示实现全机控制及图像显示。
如图1所示。
1.2 主要参数
SAR 的主要参数含使用参数、内部参数和图像参数。
使用参数直接面向用户,含分辨率、作用距离、测绘带宽和定位精度等。
分辨率指距离分辨率和方位分辨率,距离分辨率与信号带宽成反比,方位分辨率与天线长度成反比;作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及其应用
文/翁元龙
用距离是指图像场景中心到平台的斜距;测绘带宽是指SAR 雷达的成像宽度;定位精度用于描述图像中目标与真实地理坐标之间的相对关系。
内部参数含工作频段、信号带宽、波门起始、采样深度、脉冲宽度和重复频率等,这些内部参数与使用参数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如波门起始描述的是图像的起始距离,采样深度则对应图像的测绘宽度。
图像参数含信噪比、积分旁瓣比和峰值旁瓣比等,用于表征SAR 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和模糊度等。
2 SAR雷达应用SAR 系统主要用于军事侦察监视和民用各领域。
军事方面,美军SAR 雷达装载于无人机(全球鹰、捕食者)、有人机(E8C 联合对地监视飞机)、导弹(战斧巡航导弹)、卫星(长曲棍球)等。
美军利用机载SAR 雷达技术实现ISR (情报、侦察和监视)系统,在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反恐战场已大量应用。
弹载SAR 利用景象匹配技术,实现导弹的远程战略打击。
星载SAR 实现全球大范围地区的快速高效情报获取。
民用方面,SAR 雷达技术广泛用于城市勘测、农业普查、林业应用、海洋监测和立体测绘,无人车的防撞预警等。
对城区建筑物、桥梁、道路等大范围成像,获取其结构、分布和变化,为城市规划者提供数据支撑。
精确测量各类农作物的病虫害情况,利用极化信息掌握农作物种植情况,提高农业普查效率。
在森林资源调查、森林分类、自然灾害监测和森林蓄积量等方面也有大量应用。
海洋环境监测包括对海洋灾害、海面溢油、海上船舶、沿海滩涂的监测。
立体测绘方面,利用SAR 雷达的干涉模式,采用多天线单次干涉或单天线重轨
干涉实现三维高程测量,对丘陵、山区、平原等区域实现立体测绘。
全天时全天候探测的无人车SAR 雷达与激光、光学系统共同实现防撞预警。
3 结束语SAR 雷达受平台重量、体积、功耗约束,分辨率、探测距离和精度、出图速度等仍有不足。
面向未来,随着微波、电子计算机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SAR 雷达将朝着多极化、多频段,高分辨、高定位精度,轻小型化、图像视频化、任务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将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和发展。
参考文献[1]保铮,邢孟道,王彤. 雷达成像技术[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4:90-108.[2]孙龙,邬伯才,沈明星,江凯,鲁加国.机载UWB 数字阵列SAR 系统技术研究[J].雷达科学与技术,2017.[3]王岩飞,刘畅,詹学立,韩松.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系统技术与应用[J].雷达学报,2016.[4]肖虹雁,岳彩荣,合成孔径雷达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综述[J].林业调查规划,2014.作者简介翁元龙(1988-),男,安徽省六安市人。
硕士研究生。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
究所,工程师。
研究方向为sar 总体设计及信号处理技术。
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安徽省合肥市 230031图1:典型SAR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