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与治疗
目的研究下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及治疗,探讨头孢噻肟钠与左氧氟沙星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对2014年1月~6月的360例确诊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症状及治疗进行观察、记录,通过回忆、整理、归纳、对比等方式对治疗的过程进行研究,分析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以提高下呼吸感染治疗的有效性,降低治疗风险。
结果显效280例,约占患者总数的77.8%;有效339例,约占患者总数的94.2%;效果不明显或无效占21例。
结论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复杂,治疗多会用到抗生素类药物,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对症用药是确保治疗有效性的根本,同时要注重基础治疗的配合,以确保患者更好的治疗效果。
标签:下呼吸道感染;头孢噻肟钠;左氧氟沙星;症状;用药效果;治疗安全性
下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疾病,主要包括支气管炎、肺炎、支气管扩张等,占比例最大的为肺炎。
发病时会给患者的身心造成极大的伤害和痛苦,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引起患者的死亡。
当前,由于下呼吸道感染发病的因素复杂,用药也较为多元化,有效的选择用药是提高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根本。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对2014年1月~6月的360例确诊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症状及治疗进行观察、记录,并對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其中男性患者196例,女性患者164例,年龄18~83岁,平均年龄(28±1.3)岁。
临床中大多数患者表现出咳嗽、发烧、声音嘶哑等症状。
1.2方法针对患者病情采用适当的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进行针对性治疗的同时坚持基础的祛痰、平喘、止咳治疗,同时注意饮食和适当运动。
并从中抽取100例患者进行用药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将100例患者分为A、B两组,A组给予头孢噻肟钠进行治疗,B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均采用静脉注射,用药严格遵照医嘱,A、B组患者病情程度、用药疗程等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比较,寻找更安全、有效的用药办法。
2结果
以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细菌含量为评判标准,其中治疗效果明显的280例,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细菌含量均恢复正常,这部分患者约占患者总数的77.8%;有效指患者经过治疗有效果、有好转,这类患者有339例,约占患者总数的94.2%;效果不明显或无效占21例,约占患者总数的6%。
A、B组治疗效果件表1,表2。
3分析
3.1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症状发热、咳嗽、胸闷胸痛、嗓子沙哑、喉咙发红、多痰、喘息等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症状,其中咳嗽最为常见,在资料调查中具有这一临床症状的患者共273例,约占患者总量的75.8%,在患病过程中,最初是干咳,嗓子发痒、有针刺感,随后咳嗽会加重,严重者甚至引起胸痛、腹痛。
其次是发热也较为常见,患者在患病时会持续发热,最高温度可达39°,并伴有头痛、全身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此外胸痛、喘息也较为常见,在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的症状都是交叉存在的、无单一的病症。
针对360例患者的调查中,年龄、生活习惯与患病有一定的联系,调查中21岁~30岁患者163例,约占患者总数的45.3%,是下呼吸道感染的高发年龄段,31岁~40岁患者居于第二,为67例,约占患者总数的18.6%。
此外,经常吸烟或出入麻将厅、网吧等空气质量较差场所的人患病率高于普通人群。
3.2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治疗一般都是在常规的祛痰、平喘、止咳的基础上结合抗菌药物进行联合治疗,抗菌药物种类繁多,常用的有青霉素、红霉素、阿奇霉素、头孢噻肟钠、左氧氟沙星等,其中大多数为抗生素药物,在用药时一定要谨慎、小心,以确保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如A、B两组治疗中,100例患者中不良反应8人,且抗生素类药物不利于患者自身免疫力的改善,还会使一些细菌、病毒产生抗药性,不利于患者的长期用药。
在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中,首先,要注重生活习惯对治疗的积极意义,①保持室内卫生和室内空气的流通性,良好的环境会提高治疗的效果。
②注意饮食,一方面多吃新鲜的果蔬、鱼蛋等,避免油腻、辛辣的食物,不要喝酒、喝咖啡,这些都不利于治疗。
③注重适当的运用,避免熬夜和过量运动,及时补充身体水分,确保治疗的最佳效果。
其次,注重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对于易感染人群可以选择接种疫苗以增强自身的抵抗能力,如接种肺炎疫苗、流感疫苗等,同时注意冷天的保暖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再次,在抗菌治疗中,一定要结合感染的病原体进行用药,①不能随便用药,要严格遵照医嘱,随便用药不但不能使疾病痊愈,还会使病毒、细菌产生抗药性,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一定要有效选择抗菌药物。
②在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时要重视常规的治疗和护理,以确保患者的康复,减轻患者的痛苦,例如采用物理方式降温、科学清除鼻腔分泌物等。
③通过A、B两组的治疗效果对比,左氧氟沙星的治愈率略高于头孢噻肟钠,但左氧氟沙星的不良反应率也较多,两种药物在治疗有效性上旗鼓相当,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不易频繁、随意更换抗菌药物,应结合临床治疗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基础上寻找更有效的用药途径。
4结论
下呼吸道感染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发病因素较为复杂,如免疫力下降、细菌、病毒、真菌等都有可能引发此类疾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明确感染的病原体,选择有效的抗菌药物,结合常规治疗和科学护理,以促进患者的治愈,同时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戴贤云.头孢噻肟钠联合炎琥宁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3(12):21-22.
[2]张天英,田寅,刘隽东.头霉素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经济学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1(04):90-91.
[3]李丽萍.左氧佛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02):89-90.编辑/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