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的基础知识
常见的盆景有哪些类型?其造型有什么特点?学习盆景的基础知识,对于提高我们欣赏盆景制作水平和学习构思盆景制作是基础的第一步。
一,盆景的分类
盆景一般分为山石盆景(又称山水盆景)和树桩盆景两大类。
1.山石盆景
山石盆景以模拟自然的山水为主。
它是利用各种石料或其他代用品经构思、锯截、雕琢、组合等艺术加工,模仿山林、江湖等自然景色,同时配以花草、小树、苔藓以及舟、桥、亭、路、人物等小景制作而成。
2.树桩盆景
树桩盆景(简称桩景)以培植植物为主。
通常选用古老雅致的树桩或某些姿态优美、树干矮小、寿命较长、易于造型的植物。
按其生态特点和艺术要求,用修剪、整枝、蟋扎、嫁接等艺术手法制作而成。
二,山石盆景的造型
长期以来,由于自然条件、文化艺术和人们的审美趣味的不同以及制作山石盆景所采用的山石品种与加工方法不同,山石盆景的造型也出现了多种形式,下面介绍主要的几种。
1.。
孤立式
盆内只安放一座主山,亦称孤峰式。
安放时石峰略偏向盆面一侧,为了防止呆板、单调,可在主山外侧拼接小块山石作陪衬。
2.。
散点式
盆内安放山石数块,主山的体积和重量应大于客山的二倍左右,两石之间要拉开很大距离,水面要开阔,再在后山安放一块小石作宾石,体积和重量不要超过客山的1/4,只起暗礁的作用。
3.悬崖式
主要表现自然界雄伟奇特、峭壁陡峻和临水悬崖景色。
具有山势险峻、山形奇特、景色壮观的特点。
盆中多选用两组山石,亦可用三组山石组成,主峰呈明显的悬崖状,山头朝一侧倾斜,悬出一部分,成峭壁险奇状。
配峰宜低,一般为主峰高度的1/4。
4.多峰式
盆内安放山石两组,主山客山均由二块至三块山石拼接而成。
主山有多个峰,客山也有多个峰,水面较小。
5.重叠式
用大小多块山石拼凑在一起,放入盆中,盆内水面极小,主要显示山峦起伏,藏多于露,
6.峡谷式
两面悬崖中间夹水道,主要表现水道的急流、险恶,突出表现江河峡谷的自然景色。
盆中可用两组险峰状山石、左右相靠,形成峡谷,主峰安排在画面近中心处,显得高大挺拔,相对适当位置设置配峰,形成一个“门户”。
三,树桩盆景的造型
由于各地制作树桩盆景所选用的树种材料和制作的方法不同,所以在造型上了有所不同。
归纳起来,大致有10多种,现举几例说明。
1.直干式
主干直立,枝叶分布层次分明,整个树形如山野巨木,巍然屹立。
2.斜干式
树干倾斜,偏于一侧,但不卧不伏,枝条纵横交错,叶片分布自然,有苍老古雅之趣,此种造型多用黄杨、老梅造型。
3.卧干式
主干几乎横卧盆面,似大风吹倒之状。
4.曲干式(又称蟠曲式)
树干向前、后、左、右弯曲,势如蟠龙。
常见的有三曲式如“之”字形,扭旋式如“S”形等。
5.双干式
双干式是将两株相同树木(或一木双干)同栽于一盆之中,栽种时,常是一大一小、一高一矮、一俯一仰。
切忌两干同粗、等高、相似。
6.枯干式
整个树干枯朽、中空,只留一层表皮,顶端冒出茂盛的枝叶。
7.丛林式
许多树干同栽于一盆中,交错掩映。
栽植时,要做到有粗有细、有高有矮、疏密结合。
此种形式也叫合栽式。
8.石附式
将树干与山石同置于一盆中,既有树桩的景色、又有山石盆景的趣味。
有的以树桩为主,以山石为陪衬,称之为树石式;有的以山石为主,树干作陪衬,称之为石树式。
通常用五针松、六月雪、青枫来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