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5、文化艺术旅游资源

15、文化艺术旅游资源

第十五章文化艺术旅游资源学习目的熟悉文化艺术对旅游的作用;了解如何利用文化艺术推动旅游业的发展。

主要内容●文化艺术用于旅游的特殊性群众性感染力产生资源渗透传播知识鉴赏力陶冶情操灵活性●文化艺术在旅游中的作用新项目必备条件宣传手段第一节文化艺术用于旅游的特殊性一、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极强的感染力文化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诗词、小说、散文、游记、传说、舞蹈、戏剧、绘画、书法、雕塑、工艺品、电影、电视等。

它们都有自身发生和发展的规律。

但是同其他人文因素一样,它们也可以为旅游业所用,并且较之其他旅游资源,文化艺术在内容上更接近客观现实,更充满作者的激情,因而更易于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在形式上更直观,更易于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同一题材常可以利用不同的文学艺术形式来表现:小说可改编为戏剧、电影、舞蹈等;诗词可改编为舞蹈、音乐、绘画等;绘画、雕塑、工艺品又常取决于神话、传说、小说等。

这既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也给人们提供了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条件进行观赏选择的可能。

所以,文化艺术是具有广泛群众性和感染力极强的旅游资源。

二、导致旅游资源的产生1.文化艺术自身即为旅游资源著名的摩崖题刻、雕塑、文艺节目、影视作品、工艺品等,其自身可能成为旅游者极感167兴趣的旅游项目,或成为在旅游地观赏的重点。

到海南三亚旅游,人们最留恋的是“天涯海角”刻石。

到泰山,也决不会放过观赏“纪泰山铭碑”。

桂林叠彩山因桂花成林、刻石遍布而被称为“桂海碑林”。

石鼓是珍贵的历史文物,对其“石鼓文”的研究已持续了多少世纪。

宁夏贺兰山和广西花山等地的岩画这种原始艺术也独具魅力。

古书院、古藏书楼,都是著名旅游点。

河南嵩山嵩阳书院(一说为湖南石鼓山石鼓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岳麓山岳麓书院和河南商丘睢阳书院(又名应天府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

海南琼台书院因相传是著名戏剧故事《搜书院》的发生地亦声名远播。

宁波天一阁以“天下第一藏书楼”而著称于世。

2.借助文化艺术的魅力而产生旅游资源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脍炙人口,因而湖南省桃源县一个风光优美的旅游地便被逐渐按照该文的描写修建成了“桃花源”,将作者的理想世界变成了一个真实的世界。

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的奇葩,于是近年北京、上海各造了一座“大观园”,河北正定建了“荣宁街”。

人们还流传着北京恭王府就是曹氏写荣国府与大观园的蓝本,甚至认为它就是大观园,因而成为旅游点。

虽然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其建造时间晚于此书的写作。

现今中外主题公园中,绝大多数都源于不朽的文学艺术作品。

类似的情况在外国也有。

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基督山恩仇记》情节曲折离奇,广有读者,于是马赛的伊夫岛古堡便被指为该书主人公被囚禁的地方,成了旅游点。

莎士比亚的名著《罗密欧与朱丽叶》使位于意大利维罗纳的这两个家庭的住宅成为旅游者向往的地方。

史蒂文森以英国古老海港布里斯托尔的兰杜格特洛酒吧为背景写了《金银岛》;笛福也在此采访了远航归来的塞尔柯克而写成了《鲁滨逊漂流记》,遂使这个酒吧名声大噪,至今仍依原样保存下来。

更有甚者:三国时赤壁大战实际发生于湖北赤壁市(原蒲圻县)赤壁;而苏东坡贬居黄州(今黄冈市)时,常在黄州的赤鼻游憩,此地断崖临江,形势险要,引起了他的诗兴,写了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成为千古杰作。

以至黄州赤鼻竟名在真正的赤壁之上,人们不得不名蒲圻赤壁为“武赤壁”,名黄州赤鼻为“文赤壁”或“东坡赤壁”,以示区别。

从以上数例可看出,旅游与历史学的要求有所不同。

对旅游者,只要在某些方面可以引起联想,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加深对事物的了解,实现了精神享受,也就满意了。

旅游允许一定程度的想象与虚构,从这一点上说,它更接近于文学艺术。

而历史学则不允许有半点含糊之处。

当然,这并非意味着旅游便可以毫无依据地凭空臆造。

1683.著名文化艺术家故居几乎所有杰出的文学艺术家的故居和其他遗迹都已成为旅游者参观游览、吊古凭今的地方。

有的一个人便有多处,又为旅游业增添了一项很有意义的资源。

例如四川成都的杜甫草堂、乐山的“三苏祠”,浙江绍兴的鲁迅故居和三味书屋及北京和上海的鲁迅故居,北京的郭沫若、齐白石、梅兰芳、徐悲鸿故居等。

游客可借此全面了解这些巨擘的经历、情操与成就,研究他们的创作活动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当然,这一类旅游资源须具有历史真实性。

4.文化艺术专题旅游路线以上都是仅涉及某一个旅游点者。

另一类则涉及许多旅游点,形成以一部影响深远的文学名著为主题的专题旅游项目,如“三国旅游”、“堂·吉诃德旅游”等。

以“三国游”为例,由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及众多有关三国的戏剧早已名扬中外,使人们对这一时期的历史与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倍感亲切。

三国纵横捭阖的政治斗争还使许多企业家(特别是日本的)悟出了经营之道,因而中国旅游界一直在筹划并已局部推出“三国旅游线”。

其范围包括四川、湖北直到江苏、浙江等省,涉及旅游点数十个。

5.文化艺术节文化艺术节是因某部文学名著或某种艺术形式而形成的隆重节日。

这些文化艺术同时也是重大旅游活动。

意大利因《木偶奇遇记》一书而形成了木偶节,泉州因木偶制作与演出技艺蜚声海内外而举行木偶节,潍坊因风筝制作技艺超群而形成国际风筝节,维也纳以素有音乐传统及许多世界乐坛巨星都曾在此活动而形成盛大的国际音乐节。

随着电影艺术的发展与其影响的日益深入,仅定期举行的国际电影节即不下数十处。

其中规模大、荣誉高者如美国的奥斯卡金像奖评奖活动、法国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德国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俄罗斯莫斯科电影节(金奖)、上海电影节等。

这些都是世界电影界的盛会,举办期间就成为有关城市的旅游高潮。

戛纳是只有3万人口的海滨小城,而电影节期间游客达20万人以上。

可以说这一小城之所以能够闻名于世,皆有赖于此电影节。

三、渗透在各类旅游资源之中15.1.3渗透在各类旅游资源之中.ppt文化艺术对其他各类旅游资源的渗透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有形的,即文化艺术内容通过具体的表象出现于各类旅游资源之中。

匾额、楹联、书画、题刻等是中国建筑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且都置于最醒目处。

其本身便是造诣很高的书画艺术精品,其内容或精辟深邃富于哲理,有箴世规人之用。

如杭州岳王庙岳飞墓之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成都武侯祠之楹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或以高度凝练的诗的语言概括了建筑的意境和周围的169形胜,指明了美的所在。

如武汉黄鹤楼之楹联:“一楼萃三楚精神,云鹤俱空横笛在;二水汇百川支流,古今无尽大江流。

”因此都可以作为极好的导游资料。

其素材则往往取自神话、传说、诗词、戏剧、小说。

北京颐和园长廊之为人所道,不仅因为其为中国古代园林中最长的游廊,还因为其琳琅满目的彩绘。

其内容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精华,甚至被视为“诲淫诲盗”的《水浒传》、《西厢记》中的情节也明目张胆地出现于皇家禁园之中。

这种现象在紫禁城(即故宫)中也存在。

昆明大观楼形胜固然极佳,然而人们更经常提到的则是因为那号称“天下第一长联”的孙髯翁的180字的楹联。

实际上其字数绝非天下第一。

青城山山门对联长达394字。

成都望江楼对联长达212字。

还有长逾千字者,如重庆江津区发现钟云舫所书之对联长达1612字。

但是以写史绘景之真切、气势之宏伟,还是大观楼楹联为佳。

还有一些奇联奇碑,颇耐人寻味,姑且不说有的用字极古怪冷僻,竟没有一个能从字典、词典上查出来的。

常被人提及的山海关孟姜女庙之楹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便有6种读法。

有的从字的写法到读的顺序都别有机巧,竟类似智力测验,例如湖南桃源洞的遇仙桥诗碑(见图15.1。

提示:本诗为“回文诗”;前句末字之一半为下句首字),虽然有文字游戏的性质,但是其构思的巧妙,写景的贴切,也有独到之处。

摩崖、题刻、碑石等是自然风景区不可少的点缀,有的也以此为特色。

桂林山水美,但不应忘记“桂林碑海”。

泰山雄伟,然而有了经石峪、纪泰山铭、无字碑、“ノ虫二”石刻(意为风月无边)、“五岳独尊”石刻,才更增加了攀登情趣。

至于西安碑林,则以书法艺术及其所涉及的历史、文化资料而成为独立的旅游点。

一些街道(如北京琉璃厂)和城市(如安徽屯溪,今黄山市),也是因为文化特色而吸引人的。

欧美各国的城市与建筑中,雕塑是必不可少的。

一座城市大大小小的广场上便有数十至上百处雕塑,它们也多取材于文学作品。

哥本哈根市郎厄里尼海滨公园的美人鱼铜像被视为丹麦国家的标志,来源于安徒生的著名童话《海的女儿》。

罗马的城徽是母狼哺婴图,来源于古代罗莫洛的传说。

布鲁塞尔最驰名的“第一市民塑像”,取材于市民群起反抗侵略、保卫城市的历史故事,至今游人还常常献上一套童装,披在那个天真、机智、正在撒尿的小孩身上,以表示对该城市民的敬意。

二是潜在的,即虽然没有具体形象来体现有关的文艺作品,然而它们早已深入人心,正是这些文学艺术作品激发了人们前往某地旅游的愿望,或是在游览过程中必然会想到它们而增加游兴。

此种渗透范围较前者更广泛,其影响也更为久远。

“文以景生,景以文名”。

杰作的艺术生命不似某些客观实体那样容易受侵蚀、易遭破坏,反而常常是愈久弥新,经受得住时间的170考验。

一些作品生动、逼真地描绘了某个地区的景色特征,因而作品成为传世之作,所描写的对象也声誉远播。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寥寥数语,杭州西湖千变万化的景象尽在笔端。

虽然“天下西湖三十六”,有此一诗,能美如西施者非此湖莫属。

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而不失其实,故天下瀑布不可胜数,而庐山瀑布名声极大。

后人描述其他瀑布也多用此诗,有意无意间宣扬了庐山瀑布。

苏州寒山寺并不大,钟也是佛教寺院常见之物,而且该寺之钟难与北京大钟寺之“钟王”相比。

但现在每年春节前后寒山寺的“撞钟旅游”却人潮如涌,应接不暇,皆赖张继的《枫桥夜泊》一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桂林山水美,讲到它是如何之美时,总要引用“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和“碧莲玉笋世界”。

前者出自韩愈《送桂州严大夫》一诗;后句出自徐弘祖《徐霞客游记》。

字虽不多,却足以勾起人们前往桂林的游兴,置身其地更能体会到比喻的贴切。

北宋汴京(今开封)的繁华早已为洪水和兵燹所湮灭,但是后人对其并不陌生,皆因张择端的长卷《清明上河图》将其精确地描绘下来了。

现今建设的“宋城一条街”和“清明上河园”也借助于此图。

一些作品不仅写景出色,更创造了典型的意境,抒发了高洁的情怀,因而文垂千古,景亦流芳。

号称“江南三大名楼”的武汉市黄鹤楼、岳阳市岳阳楼和南昌市滕王阁,建筑既非寻常,又吸引了多少文人骚客,创作了多少诗文杰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