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西方文化的优势与缺失

浅析西方文化的优势与缺失

简论西方文化的优势与缺失
作者:郭京楠
学号:2009200533
学院:公共管理学院
专业:公共管理类
内容摘要
西方文化之所以能在当今全球化的环境中从世界文明体系中脱颖而出,源于其深刻的逻辑本体论,其时空观、最高价值手段激发的创新精神,其自由民主、崇尚人权的普世价值,其迎合时代的能力崇拜和斗争精神以及造就其强盛国力的先进科学,其中尤以创新和科学的优势最为明显。

而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浪潮中,西方文化为了顶住冲击,脱颖而出,又不得不调整自身以顺应时代潮流,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缺失了传统的禁欲主义、神学信仰、人文主义并面临着多元信仰缺失的危险。

关键词
西方文化全球化优势科学创新缺失
引言
起源于古希腊文明和古希伯来文明的西方文化,在经历了罗马法治精神和基督教教义的洗礼,沐浴了文艺复兴的禁欲主义和科学兴起,以及宗教改革的政教分离的春风后,又被启蒙运动注入了现代科学民主的新鲜血液。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下,西方文化能在世界文明体系中脱颖而出占据主流地位并影响着其他民族文化,除了由于西方国家掌握着国际文化话语权外,其自身又有何优势?而在全球文化的激烈碰撞中,西方文化又有何缺失?
正文
一、西方文化的优势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各个文明体系的文化不断碰撞、交流、融合,各种文化在碰撞、交流与融合中有发展、也有消亡,而在这个过程中,西风东渐,西方文化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并深刻的影响着其他文化的发展,除了强调科学与创新这两大主流优势外,其文化的其它优势也是不可小觑的。

1、深刻的逻辑本体论
一个文化所能达到的深度表现为本文化的本体论所能解释的事物的范围,它
能解释的事物的范围越广,其根基扎得便越深越牢固,其外在表现出来的优势自然也就越多越强。

西方文化在解释世界时认为万事万物的根基是逻各斯,即逻辑。

基督教政教合一时期,将这个根基称之为上帝,而那时,以上帝为本体的世界观几乎能解释当时社会的一切现象,范围之广使得基督教文化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长盛不衰。

而文艺复兴时期兴起并持续至今日的科学崇拜,使得人们崇尚理性,以理性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以规律来探索世界,此时西方文化的本体论——逻辑的严密性与深刻性更加显露无遗,其强大的解释力便是西方文化根基上的优势。

2、时空观、最高价值手段激发的创新精神
西方文化的时空观是两个世界论、天人二分。

它将世界分为有限时空的世界和无限时空的世界,在每一个世界中又分为对立的两部分。

西方文化将世界分为人和人之外的外部世界,强调以人为主体,外部世界是为人这一主体服务的。

这种时空观是通过强调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来激发人的创新性与创造力的。

若将世界分为“人的世界”和“神的世界”,那么,人信仰神的目的便是“请神赐予我力量以助我征服世界、改造世界”;若将世界分为“人的世界”和“自然的世界”,那么,科学,即西方文化的最高价值手段——规律便是联系这两个世界的桥梁,西方人认为“谁拥有了规律和知识,谁就分享了上帝的能力”。

这种时空观激发人们的创新意识,激励人们发现规律并运用规律去征服自然,使自然服务于人这一主体。

这种创新能力的激发,西方文化在世界各种文化中是首屈一指的,而在世界各国间以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种创新精神恰是国家强大、民族兴盛所必不可少的,因此,西方文化中的这种创新精神便成功的击败了相对保守的东方文化和阿拉伯文化,成为其占据主流文化地位不可或缺的优势。

3、迎合时代的能力崇拜和斗争精神
西方文化的行为评价标准是成就,即西方文化在现实生活中是能力崇拜,而其行为规则则是斗争精神,这两点恰恰迎合了当今全球化时代的需要,成为其文化优势。

在全球化过程中,无国界的竞争加剧了竞争的激烈程度。

在竞争中,我们不看民族、不看国籍、不看肤色,我们看的是能力。

有能力便可生存发展;没能力必将被淘汰而走向死亡。

西方文化崇尚能力,在这种文化的熏陶下,西方人
重视能力的提高,而能力增强的同时也提高了西方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赢得了其在国际社会中的文化话语权,使他们拥有了更多的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而文化入侵,反过来,恰恰又成了手段之一。

在中国社会中,入学、就业“找关系”的现象仍时常发生,而在西方社会中,则是公平竞争,择优录取,这种环境下产生的斗争精神使西方人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在他们的思想中,任何利益的取得都要靠自己的努力,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西方国家在政治经济上发展迅速,向全世界展示了西方文化在能力崇拜和斗争精神上的优势。

4、自由民主、崇尚人权的普世价值
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今天,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生活与个体发展,而西方文化对“自由民主”宣扬,以及对“人权”的强调无疑成为其与各国文化竞争的重要优势。

自由,在西方文化中,是指“所有人都拥有掌握自己命运的需求和权利”1。

在美国,如果公民不满意奥巴马政府出台的政策,他可以到白宫门口抗议,而这样的自由在其他文化中是很难找到的。

西方文化中的人权,强调的是每个人作为个体的权力,而非作为一个国家、民族的集体人权,直接关心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这就对普通老百姓有了更大的吸引力,使其成为西方文化得以迅速传播发展的优势之一。

5、造就强盛国力的先进科学
以上四方面谈的都是西方文化在价值之维的优势,而其在真理之维的优势更是毋庸臵疑,其对科学的崇拜及科学上的成就有目共睹,这也是西方文化最被普遍认可的优势。

西方发达国家掌握着物理、化学、天文、计算机等诸多领域的高端科技,换言之,西方文化中的规律性东西多于其他文化,而这些便是他们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西方文化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经久不衰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在科学这一文化的真理维度上,其他文化都努力学习先进的西方文化,而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或多或少的受到西方价值观的影响,因此,先进的科学是西方文化渗入其他文化体系的最有效手段和最强大优势。

1【美】玛丽安娜·卡尼·黛特斯曼,乔安·克兰德尔,爱德华·N·卡尼《美国文化背景》303页,陈国
二、西方文化的缺失
随着全球化经济浪潮的到来,以及政治、经济生活的日益发展变化,西方文化在适应这一浪潮的过程中,其中的一些传统文化也在渐渐的缺失。

1、基督教传统——禁欲主义的缺失
随着全球化市场经济的到来,商品经济日益发达,而商品经济发展的前提就是刺激消费,这就与西方自文艺复兴时期以来基督教的传统——禁欲主义相矛盾。

于是,在日益发达的物质生活中,人们津津有味的享受着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经济发展、物质丰富,并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创新精神努力的发明、生产、消费新物品,在这一过程中,已经很难看到传统的基督教的禁欲主义了。

禁欲主义正在强大的消费主义的挤压下逐渐缺失,而在绝大多数人都信仰基督教的西方国家,这种缺失不仅会使贪婪成习,而且很可能带来宗教道德的崩溃,甚至引发更严重的社会后果。

2、神学信仰的缺失
与印度文化中超越具体科学的抽象的哲学思辨不同,西方文化以具体科学作为它神学的基础,每当产生一个新的科学理论时,就会将其与宗教神学联系起来,用以服务于宗教。

然而,当科学继续向前发展,神学的根基就会被动摇,而当科学发展至它与宗教神学的联系被证伪时,神学的根基便会崩塌。

随着人们理性思维的加强,人们对神学的依恋、迷信之情也越来越淡。

如今,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像美国这样“有90%的人声称自己信仰上帝”2的国家里,却很难在看到神学对人们的影响及约束,为了经济的增值,生产力的发展,政府及个人在科学实验上的投资远远高于在宗教神学上的投资。

拜金主义已经开始侵袭人们的心灵,神学信仰正在理性主义的光芒下渐渐缺失。

3、人文主义的缺失
过于崇尚科学、崇尚创新的西方文化,在不知不觉中渐渐丢失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现在的西方社会,处处充斥着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而发展的文化,餐饮业的“快餐文化”、电影业的“商业大片”等等,文艺复兴带来的充满人文气息的事物已经渐渐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艺术馆前门可罗雀而电影院前却是门庭若市,蒙娜〃丽莎的微笑再也比不过玛丽莲〃梦露的性感,这一切的一切,2【美】玛丽安娜·卡尼·黛特斯曼,乔安·克兰德尔,爱德华·N·卡尼《美国文化背景》309页,陈国
都在向我们叙述着同一个事实:西方文化中的人文主义正在缺失!
4、多元信仰面临缺失的危险
在越来越一元化的经济生活中,越来越需要人们有统一的信仰,以便于在受到经济浪潮的冲击之时可以团结一致,同舟共济。

而在西方文化中,强调个体的发展,由基督教分裂发展而来的东正教等多个宗教导致了西方社会信仰的多元化。

而这种多元的信仰使得西方社会很难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假设当经济危机发生时,浪漫的法国人可能过于乐观的估计形式而认为没有必要采取过多措施,严谨的德国人可能过于小心翼翼而希望欧盟立刻采取一系列措施,这就会引发矛盾而不利于大家同舟共济度过危机。

所以,在经济日益一元化的当今社会,西方文化中不适应这一现象的多元信仰也正面临着缺失的危险。

发挥自身优势,正视并适当调整已经出现和可能出现的缺失,西方文化方能维持自己在世界文明体系中的主流地位和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资料
●王来金《全球化中文化问题研究》授课内容
●【美】玛丽安娜〃卡尼〃黛特斯曼,乔安〃克兰德尔,爱德华〃N〃卡尼《美
国文化背景》,陈国华译,2006年出版,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