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态检修概述
•
状态检修工作流程
信息收 集
状态评 价
风险评 估
检修策 略
检修计 划
检修实 施
绩效评 估
状态评价是核心,信息收集是基础
状态检修工作流程
开 始 在线监测 运行数据 带电测试 家族缺陷
陷异常
历次检修 情况
投运前信 息
设备状态评价 安 设备风险评价 可靠性 全
检修策略
执行体系
执行体系是包括组织机构在内的状态检修 流程中各环节的具体实施,它包括设备信息收 集、设备评价和风险分析、制定检修策略并实 施、检修后评价和人员培训等。
开展状态检修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状态检修与现有检修体制的关系
不同点: 检修周期不同,前者为根据设备状态检修,在 后者基础上可缩短或延长检修周期; 设备信息量不同,前者要求信息比后者更全面, 如家族缺陷、带电检测信息等; 环节不同,前者比后者主要多了风险评估环节。 联系: 主要环节、管理流程基本相同; 对易耗器件仍需定期检修; 状态检修是对现有检修制度的一种修正。※
开展状态检修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状态检修并不意味着绝对取消定期检修的 概念。设备的检修周期要依据其具体技术条件进 行确定。 受设备结构、工作原理、零部件使用寿命等 因素影响,各类电网设备均存在一定的使用寿命 和维护周期。因此,设备最长检修周期不能超过 其自身最薄弱环节的最长使用时间。设备最长检 修周期应由设备制造商在产品说明书中进行明确。 对于那些状态良好、运行稳定的设备可以 适当延长检修和试验的周期,而对于那些状态不 佳、存在缺陷的设备则应缩短检修和试验的周期。
状态检修概述
丁彬 2013年7月4日
什么是状态检修? 为什么要开展状态检修?
状态检修的流程?
状态检修的体系?
开展状态检修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设备检修策略
定期检 修 (TBM) 故障检 修 (RTF) 状态检 修 (CBM)
改进性 检修 (PAM)
可靠性 检修 (RCM)
设备检修发展历程
状态检修 •80年代推行到电力行业;美国; •通过对设备状态进行监测,然后 按设备的健康状态来安排维修
管理体系是指为保证状态检修顺利开展所 必须建立的管理规定和管理标准,对组织机构、 工作职责、工作流程及工作内容、程序、方法 等进行规范。主要指导性文件为《国家电网公 司设备状态检修管理规定》、《输变电设备状 态检修绩效评估标准》、 《输变电设备全寿命 管理指导性意见》、《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系 统管理规范》等。
成
本
社会影响 运 行 否 是否需要检修
是 年度检修 计划
检修实施
检修绩效 评估 状态检修工作流程图
状态检修工作流程
原始资料 运行资料 检修资料 其他资料
状态检修工作流程
检修单位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报告
状态检修工作流程
状态检修工作流程
状态检修工作流程
在役 设备
初步分析 巡检 例行试验 在线监测 家族缺陷 运行经历
其他检修方式不足之处
状态检修优越性
状态检修必要性
定期检修模式有自身的科学依据和合理性,在多 年的实践中有效减少了设备的突发事故。但这种检修 模式的缺点也是明显的。 “一刀切”式的检修模式,没有考虑设备的实际状况。 • 随着近年来电网规模迅速发展,电网设备数量急剧增 加,定期检修工作量剧增,而人员基本无增长。 • 电网设备制造质量大幅提升,早期的设备检修、试验 周期已不能适应设备管理水平的进步。 • 由于设备质量的提高,定期检修发现缺陷率很低,设 备陪试率过高。不修没问题,修后出现问题曾发生过.
良好 设备
运行
状态 待定 设备
没有缺 运行 陷
诊断试验
带有缺 更换或检修运 陷 行
状态检修工作流程
状态检修工作流程
绩效评估(预评估)
状态检修工作体系
状态检修工作必须从管理、技术和执行三个方面建立相 应的体系结构,确保设备检修工作的安全、质量和效益。
管理体系 执行体 系 技术体 系
管理体系
状态检修周期的概念
开展状态检修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
状态检修关键支撑技术
生产信息管理系统
状态检修辅助决策系统 状态检测技术
谢谢!
定期检修 •60~70年代;前苏联; •维修工作的内容与周期都是预 先通过计划安排设定 事后检修 • 50年代以前主要方式 •设备发生了故障或事故以后才 进行维修
状态检修基本概念
状态检修是企业以安全、环境、效 益等为基础,通过设备的状态评价、风 险分析、检修决策等手段开展设备检修 工作,达到设备运行安全可靠、检修成 本合理的一种设备检修策略。
技术体系
技术体系是指支撑状态检修工作的一系列 技术标准和导则,是开展状态检修的技术保证。 主要包括《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 试验规程》、《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导则》、 《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导则》、《输变电设备 风险评价导则》、《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辅助 决策系统建设技术原则》、《输变电设备在线 监测系统技术导则》以及各类设备检修工艺导 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