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为什么说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国梦的基石?
“中国梦”是习总书记参观国家博物馆,观看《复兴之路》展览后的重要讲话之一。
习总书记提出:中国的强国之梦,要依靠科技创新为载体,科技创新要以科技工作者
为依托。
要不断的进行科技创新体制的改革,改善人才发展环境,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科技创新水平凸显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
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靠自主创新。
中国科
技发展的每一步,都牵动着13亿中国人的心;中国科技创新的每一次突破,都在铸造
一个强国梦。
而这个强国梦的实现,需要更多的科研工作者投身到自主创新的进程中来,科技工作者为实现“中国梦”贡献着智慧和力量,科技工作者受之无愧是实现中
国梦的中流砥柱。
1、“创新驱动”引领实现“中国梦”
我国经济已由较长时期的两位数增长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
在这个阶段,要突破自身发
展瓶颈、解决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就在于创新,关键要靠科技力量。
要坚持自主
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改善人才发
展环境,努力实现优势领域、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尽快形成一批带动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综
合国力竞争中,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增强创新自信,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开创国家创新发展新局面,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
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
创新发展对一国之兴衰具有重大影响。
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创新发展的历史。
为了中
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功领导中国革命与建设的中国共产党,诸多的经验中就包括学习与
创新。
我们党90多年的历程,也是创新发展的历程。
没有学习与创新,就没有中国革命、建设与改革开放的成功,也不可能在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
从某些层面上
来说,学习与创新,已经融入中国共产党人的血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重要基因之一。
特别是到了20世纪后半叶,我们抓住第五次以信息科技为核心的科技革命的机遇,迅速跨
越成为工业化和经济增长较快的国家。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世界经济危机阴霾重重的
环境下,以创新发展为动力的中国经济继续一路高歌,连续实现了10多年的高速发展,经
济总量由2000年居世界第六位上升为目前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创造了世界各国发
展史的奇迹。
奇迹归因于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本身就是伟大的创新。
回首30多年中华
大地的沧桑巨变,冲破思想的藩篱,融化体制的坚冰,解放生产力,都是由于我们党锐意推
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并在创新中发展出敢于探索、勤于创造、勇于竞争的创新文化。
创新文化的激荡,不仅成就了国家的进步,更培育了以改革创新为
核心的时代精神,使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国人的思维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在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征程的历史时刻,习总书记反复强调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着
重要的指导意义。
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是我
们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重大历史责任。
未来一个时期,既是我
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国内外矛盾多发易发的磨合期、敏感期。
比如,
在经历长期两位数发展的阶段后,我国经济已进入个位数增长阶段,新的创新点何在?动
力何在?制造业大国怎样摆脱“为人做嫁衣”的尴尬、实现向制造业强国的跨越?等等,
都需要我们去不断实践、不断突破、不断创造。
增强创新的自觉性,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在创新中战胜挑战、赢得发展。
2、科技创新是“中国梦”的原创动力
近代以来饱受忧患的中华民族,在不屈抗争与顽强探索中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与新
时代的到来。
时代变换,今天的中国科技界,如何实现属于自己的科技强国的民族复
兴之梦?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承载着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将“中国梦”伟大构想化为
美丽现实离不开民族科技的创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技进步与经济增长的
关系更为密切,中华民族已经把科技创新提到了发展经济的战略高度。
科技创新将引
领产业格局转换,进而成为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引擎,科技创新战略是解
决国内经济体制内在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国策。
在实施创
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进程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已成为发挥科技生产力的关键。
科技创
新的关键是制度创新,我们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政策,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凝聚
到创新发展。
一是发挥政府作用,逐步形成较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支持体系、激励机制;二是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突破科技领域普遍存在的“重物轻人”体制;三是
借助科技发达国家在人才、技术、资金、设备、创新环境方面的优势,与之建立互利
共赢的协同创新网络、平台和机制。
无论是历史教训还是现实挑战,都告诉我们科技创新是一场“生死竞逐”,不进则退,进慢了也是退。
只有奋力走好民族科技创新之路,以科技为载体,以科技促发展,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跨越,中国才能赢得未来,真正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之梦,“中国梦”才不至于是空口号。
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科技水平仍有待提高,科技创新的体制壁垒仍有待打破,但中国科技已经彰显的无穷力量,正成为拉动
国家发展的主力引擎。
这足以令人相信,科技创新将令我们的国家充满希望,“中国梦”也会因为一次次的科技突破而变得更加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