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铸保护渣的成分

连铸保护渣的成分

连铸保护渣的成分是
2012-02-05 16:35匿名|分类:工程技术科学|浏览3564次
分享到:
2012-02-11 00:40网友采纳
满意记得给分啊,还有更多资料!
1.基础材料
设计保护渣的基本组分:
主要化学成分是SiO2, CaO, Al2O3。

它们在保护渣中占的比例是50 -80%。

2. 熔剂材料具有控制保护渣的粘度和熔化行为的能力。

主要组元是Na2O, Li2O, K2O, F 等。

–如)Na2CO3,CaF2,Li2CO3等。

3. 碳质材料(骨架材料)具有控制保护渣熔速的能力碳的类型(炭黑,焦炭,石墨等)不同的钢种选用不同的保护渣,成分的变化主要考虑以下保护渣物理化学特性:
2.1 碱度
一般定义为组分中(R=CaO%/SiO2%)的比值。

它是反映保护渣吸收钢液中夹杂物能力的重要指标,同时也反映了保护渣润滑性能的优劣。

通常碱度大,吸收夹杂物的能力也大,但它的析晶温度变大,导致传热和润滑性能恶化。

2.2 粘度
它是衡量保护渣润滑性能的重要指标。

目前通常采用旋转法测定或根据经验公式计算。

现在大多测其在1300℃条件下的值,常用保护渣的粘度(1300℃)为0 .05~0.15Pa.s。

它受化学成分和温度的控制,生产中主要靠助熔剂来调节。

要想得到高质量铸坯且不发生粘结漏钢,必须要选择合适粘度的保护渣。

保护渣粘度过低,液渣大量流入缝隙,造成渣膜不均匀,局部凝固变缓,导致凝固坯壳变形,引起纵裂和拉漏事故;粘度过大,会使铸坯表面粗糙。

2.3 熔化温度
它包括烧结起始温度、软化温度或叫变形温度、半球点温度和流动温度。

实际应用中是将渣料制成锥形3×3 mm的标准试样,在显微镜中测定。

当以一定的升温速度使试样加热到由圆柱形变为半球形时的温度,称为熔化温度。

连铸生产中通常将保护渣的熔化温度控制在1200℃以下。

它主要受保护渣的成分、碱度以及Al2O3含量等因素的影响,熔化温度过高,润滑作用差并且不均匀。

2.4 结晶温度(析晶温度)
它是影响凝固坯壳导热的重要参数。

对裂纹敏感性特强的包晶类钢种应使用结晶温度高的保护渣。

它主要受化学成分的影响,尤其是碱度。

通常可以在测保护渣粘度时进行,当保护渣在降温过程中,从粘度-温度曲线上发现熔渣有结晶现象。

在这一点,熔渣变得不流动,且此刻测粘度已不可能,就将这一点的温度定义为结晶温度。

2.5 熔化速度
通常用一定质量的试样在测定温度下完全熔化所需的时间来表示。

保护渣在结晶器中的熔化速度与渣料的组成及熔化温度有关。

它是实现保护渣在结晶器中形成合理的三层结构的重要参数。

为改善保护渣的熔化均匀性,应当通过调整渣料组成及改进加工粉料工艺以及采用预熔渣等途经加以解决。

2.6 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
保护渣的表面张力是影响钢渣分离、液渣吸收夹杂物并使之从钢液中排除的重要参数。

从利于分离钢中夹杂物的观点出发,钢液的表面张力应尽可能大些;熔渣的界面张力应尽可能小。

它取决于渣的化学成分,一般采用渣中的活性成分Na2O和CaF2来调整和降低熔渣的表面张力。

测定方法有静滴法、气泡最大压力法、悬滴法等。

2.7 密度
它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保护渣在结晶器中的保温性和防止钢水二次氧化的重要参数,测定时可取50g渣料经漏斗流入250ml的玻璃量筒内,测出体积后可计算其密度(g/m3)。

保护渣的堆比重一般为500~900Kg /m3。

2.8 粒度及颗粒尺寸分布
粒度组成是最重要的性能之一,因为它对保护渣的熔化速度和钢液面上未熔化部分的绝热性能有重要影响。

大多数保护渣基本组成部分的粒度在0.1mm,小的在0.06mm以下,最大不超过0.3mm。

某些保护渣的最大粒度在0.32mm以上,但其比例不超过5%
2.9 铺展性
理想的保护渣应具有良好的铺展性。

它可均匀覆盖在结晶器中的钢水表面,利于形成均匀的熔渣层结构。

它取决于保护渣的配方、粒度和水分等因素,一般可用一定容积内的保护渣从规定高度下漏到平板上铺散的面积来衡量。

2.10 水分
它是供应商必须满足用户的一个最基本且十分重要的指标,当水分超标后不得使用。

因为它直接影响到保护渣的熔化和使用特性,会造成铸坯的皮下气孔等质量问题, 严重时致使钢中增氢,导致漏钢的发生。

通常要求在105℃条件下测得的含水量不大于0.5 %。

2.11 渣耗量
它是衡量保护渣润滑状况优劣的重要指标。

如因渣耗偏低,润滑不良,往往会导致漏钢。

渣耗量取决于浇铸的钢种、铸坯尺寸、结晶器振幅和频率、拉速及保护渣自身的性能等。

向左转|向右转
炼钢厂连铸结晶器保护渣的作用是什么?
2012-03-26 21:03匿名|分类:工程技术科学|浏览4236次
分享到:
2012-04-03 13:42
天天爱答题,20元话费等你拿~
提问者采纳
连铸结晶器保护渣在连铸过程中主要有五大功能
1、阻隔功能(主要由液渣层完成)
隔绝空气和钢水的接触,阻隔了钢水的二次氧化,阻隔了富碳层和钢水的接触,避免铸坯表面增碳,提高了铸坯表面质量,降低了钢的损耗。

注:低碳钢和超低碳钢表面增碳会产生脆坯。

2、绝热保温(主要由固态渣完成)
大大改善了工厂操作环境(热辐射),便于连铸的顺利。

足够厚的固态渣层能更好的发挥保护渣的保温性能,防止结晶器钢液面上凝结冷钢和浮钢。

结晶器弯月面区域温度的提高将避免很多的问题和事故。

如裂纹、铸坯表面气孔等。

3、吸收、熔解杂物(主要由液渣层完成)同化
能够有效吸收熔解夹杂物(系统耐火材料,脱氧产物等金属夹杂物),且保护自身的性能不发生改变、净化钢水、提高铸坯表面的纯净度。

保护渣的粘度低和保护渣的某些成份控制适当对吸渣有好处。

4、润滑功能
保护渣优良的润滑功能,能大大降低铸坯与铜壁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保证铸坯的顺利,为控速的不断提高提供保证。

提高控速与工艺有关。

再则与优良的保护渣有直接关系。

5、控制及均匀传热
均匀传热:渣膜不能均匀的流入铜壁和坯壳之间,将造成传热的不均匀,所有裂纹的产生都是传热不均匀导致的。

控制传热:对于金包晶钢,应控制传热速度以降低包晶反应的程度,否则铸坯表面可能产生严重的裂纹。

保护渣的良好作用与其他化学组成,原料的物性及各种原料的组合格式等因素有关,保护渣良好的物理及化学性质合理的熔融特性及层状结构稳定而均匀和一定的熔渣层、三者缺一不可与相关工艺(钢种、结晶器大小、浇铸温度我、控速)严格配比,才能将其作用发挥最大。

刚来连铸工作吗?还是正在大学校园中学习?
保护渣的作用有以下5点:
1 最重要的一个作用保温防止钢水裸露上方凝固结壳,造成生产事故
2 吸附夹杂物钢水中夹杂物比重比较轻,进入结晶器之后上浮被液态保护渣捕获反应生成稳定化合物,与钢水分离
3 防止二次氧化隔绝空气防止钢水二次氧化
4 润滑液态保护渣从钢水与结晶器间隙里流下,保证结晶器在震动的时候有一种介质在中间润滑,改善铸坯表面质量,也可以防止弯月面破坏钢水直接凝固在结晶器壁上结壳造成生产事故。

5 改善传热我们知道钢水在凝固过程中是会收缩的收缩之后的铸坯与结晶器不一定可以完美的接触一旦分离就只能通过辐射进行传热那么液态保护渣补偿了这种空隙,在保证润滑的前提下还可以起到传导传热的作用
回答完毕,有什么不清楚还可以继续追问。

如果满意请采纳!纯手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