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育间伐课程设计前言本次抚育间伐课程设计是以攸县林科所经营范围内较密的杉木林为间伐对象。
林分密度较大,生长量较小,林分结构不理想。
开展抚育间伐对坡度有一定的要求,较陡的坡一般不采取抚育间伐,所以在设置标准地前要选好地,选地势较缓的中龄杉木林为宜,设置25m ×25m的样方,对闭合差进行校正。
主要调查的林分状况包括土壤、抚育间伐可以实现按经营目的调整林分树种组成,降低林分密度,缩短林木培育期,伐除劣质林木,提高林分质量,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林分抗性;建立适宜的林分结构,发挥森林多种效能。
杉木是我国南方主要的造林速生树种。
在湖南株洲市攸县林科所3340亩的林地中,几乎全是杉木林。
经营杉木林是该所主要的经营活动和经济来源。
为使林分尽早郁闭,早形成森林环境,提高林分产量。
大多数基地都采用密植造林法,攸县林科所也不例外。
地形地貌、交通状况、附近社会环境等。
对标准地内的所有林木进行每木检尺,测量其胸径、树高、冠幅和枝下高;再对林木进行等级划分,以判断抚育间伐的开始期和根据最终的数据分析确定抚育间伐强度和间伐期。
本次课程设计包括前期准备、外业调查和内页设计等过程。
每一步环环相扣,外业调查的结果直接内页设计的内容。
目录1 基本概况2 选取调查样地及样地基本情况3 调查结果及分析4 间伐设计方案4.1 抚育间伐开始期4.2 采伐木的确立4.3 采伐间隔期的确立4.4 间伐强度的确立4.5 本次间伐的确立5 效益估算5.1 经济效益5.2 社会效益5.3 生态效益6 伐后抚育管理1 基本概况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攸县林科所地处罗霄山脉中段,武功山西南端, 省道S315旁,位于该县东部山区柏市镇樟井境内,距县城78km.。
攸县位于湖南省东部,与江西省为邻。
辖16个镇、4个乡,304个村和社区,其中村258个,社区46个。
攸县林科所属中低山地貌,海拔在250—500米之间,境内群山延绵起伏,地形复杂,坡度一般为15-30°。
成土母岩为板页岩,土壤为山地黄红壤,土层厚度大多在80厘米以上。
境内年平气温17.2℃,最冷月平均为1-5℃,年均降雨量1450毫米,相对湿度80%,年日照时数为1250-1500小时,无霜期292天。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热充足,生长期长,土壤深厚肥沃,立地条件良好,适合各类林木生长。
1.3 社会经济状况攸县林业局上世纪70年代初就开始自行杉木良种选育和优树选载。
1974年成立林科所,开始营建杉木初级种子园,技术依托单位为湖南林科院和湘潭市林科所,1978年开始投产受益,同年被列为省重点林木良种基地。
1982年上升为部(林业部)、省联营良种基地,1984年正式签订部、省联合建设攸县杉木种子园协议书。
1984年经林业部批准建立杉木种子园40公顷,采穗园1.6公顷,子代测定林33.3公顷。
1987年我所依托省林科院的技术指导,参加国家种子园建设科技攻关,顺利通过了中国林木种子公司、省林业厅、中南林学院、株洲市林业局的联合验收,并同意扩建1.5代杉木种子园48.7公顷,总投资62.8万元。
1988年冬1.5代种子园开始整地、定砧、建园,1992年开始嫁接,1994年种子园基本建成并开始产果,2000“被国家林业局授于“全国无检疫对象种子园”和“全国特色种苗生产基地”称号,2002年开始营建杉木二代种子园,2007年建成试果,2008年通过省种苗站组织的专家组的验收.至2008年累计生产良种17000公斤。
2009年1月又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国家第一批重点林木良种基地。
1.4 森林资源状况林科所现经营山林面积224.7公顷,林木蓄积 1.6 万立方米,分水牛湖、柒山、上塘、湖厂四个林班,其中杉木初级种子园40 公顷,杉木1.5代种子园26.7公顷,杉木二代种子园28 公顷,采穗园 4 公顷,杉木子代测定林68.4 公顷,马尾松10 公顷,国外松 5 公顷,阔叶林8 公顷,引种试验区8 公顷,有南方红豆杉、闽楠、含笑、银杏等珍稀树种。
2 确定样地及样地边界2.1 选设样地考虑到坡度、交通等实况以及林分年龄等因素,选缓坡就近道路的中龄杉木林作为间伐林。
采取罗盘仪设置样方,并进行闭合差校正。
2.2 样地概况2.2.1 地形地貌海拔292 m,坡向为东北坡,坡位为中部,坡度20°。
2.2.2 土壤状况攸县林科所成土母岩为板页岩,局部为石灰岩,山地黄红壤,土层厚度大多在80厘米以上。
酸性土壤,土壤深厚肥沃,立地条件良好,适合各类林木生长。
2.2.3 林分状况样地面积15×20m2(整个林分面积约3.1hm2),林种是用材林,人工林起源。
样地为杉木的纯林,密度约为1×2 m2 。
造林年度为2000年2月,为中龄林,平均高5.9 m,平均胸径8.5 cm,郁闭度0.90。
下木:女贞、楤木、檵木、山茶等,盖度65%。
地被物:蕨类、菝葜等。
盖度96%。
2.2.4 交通状况攸县林科所本来就位于省道旁,而且各林分间都有通向公路的道路,交通较便利,而且距离柏市很近,劳动力稳定,生活便利。
2.2.5 间伐材市场价格及销路状况国有林场杉木间伐材市场价格因其规格大小不同而不同,价格约在400—1000之间,杉木是中国最普遍而重要的商品材,广泛用于建筑、桥梁、造船、电杆、家具、器具等方面。
树皮可盖屋顶,单宁含量约10%。
侧枝可制木桶及桶柄。
根、皮、果、叶均可药用。
3 调查结果及分析在进行林地状况调查之后,设立15m×20m的样方。
该林分面积约3.1公顷,样地面积300m2。
经计算该林分的蓄积量为136m3/hm2,总蓄积203m3。
样地设置好进行每木检尺,测量林木的胸径、树高等指标。
最后根据调查情况确定出间伐木。
结果计算:共有104株树,平均高5.9 m,平均胸径8.5 cm,郁闭度0.90,样地的总蓄积1.462m3。
其中断梢木1株;枯立木5株,平均胸径6.56 cm ,平均树高3.68 m,总材积为0.026 m3 ;倒木6株,平均胸径6.1 cm ,平均树高4.93m,总材积为0.036 m3 ;活立木蓄积1.34 m3。
4 抚育间伐设计方案4.1 抚育间伐开始期抚育间伐的开始期,是抚育间伐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几年生时进行抚育间伐需综合考虑树种生物学特性、立地条件、林分密度、生长状况、交通运输、劳力以及小径材等问题。
一般郁闭度达到0.8以上,自然整高度达到树高的1/3,即可开始进行抚育间伐。
4.2 采伐木选择的原则及标准4.2.1 选择原则淘汰低价值林木,砍去品质低劣和生长落后的林木;伐去对森林环境、卫生有碍的林木;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满足林分的经营需求。
4.2.2 根据林分实际状况,确定的采伐木树号间伐期的长短与林分所处的立地条件、首次间伐强度的大小、林分的可塑性,即林分间伐后恢复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
当胸径连年生长量再次开始下降或当林分郁闭度恢复到0.9时,进行第二次抚育间伐,一般杉木林4-6年的间隔期。
4.4 采伐强度的确定采伐后郁闭度控制在0.6-0.7,本次杉木间伐材总蓄积量为25.7m3,间伐强度15%;间伐强度还应综合考虑立地条件、林分初植密度、经营目的等因素;间伐强度太大,林分会出现空隙,可以补植一些对杉木生长构不成危害的木荷,以充分利用土壤资源。
4.5 本次实习的情况本次实习所选标准地300m2,该林分面积约为3.1hm2,经调查该林分的蓄积总量为136.0m3,林分总蓄积为202m3。
由于该林分为杉木纯林,不用改变林分总的自然选择进程方向,进行的抚育间伐只是人工稀疏的方法代替林分自然稀疏。
选择下层抚育,配合使用机械抚育,主要是伐去林冠下的小径木,促进大径林木的生产。
砍伐木:①被压木;②直径小于11.3cm的小径木优先伐去;③砍密留稀,砍劣留优;④砍伐个别老狼木5 效益估算5.1 经济效益5.1.1 支出主要是间伐工作人员的工资和补植树木苗木的成本及运输、种植、肥料、工具等费用。
表2 间伐成本核算表备注:间伐工资(100元/人.天×10人×7天);补植费(100元/400株.人.天×7天);肥料(130元/亩)5.1.2 收入采伐木木材为25.7m3,单价为1300元/m3,总收入33410元,纯收益16210元。
5.2 社会效益增加了就业机会,解决当地闲置人员就业问题,增加了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带动产业发展,改善了当地居民生活条件;为开辟新产业创造条件,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改善了立地条件和林分结构,促进了林分的综合发展,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加深附近居民对森林经营管理的认识,以便林农更科学地合理经营森林。
5.3 生态效益林木更为合理地利用林地空间和光能,增加光合作用富集了碳;调节水文气候,保持水土,改善了空气质量;改善了林分的景观效果;通过间伐还可形成混交结构,为更多的植物、动物、微生物提高了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增加了物种多样些;提高了经营技术水平和综合利用资源的能力。
6.伐后抚育抚育间伐是提高经营效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措施,间伐的种类也依据树种的不同而不同。
本课程设计的重点在间伐,伐后抚育工作较少,计划内的只有补植。
攸县林科所以繁育杉木良种为主要经营目的。
对间伐后的抚育主要是进行适当的除草除虫、施肥、除蘖抚育工作。
表3 间伐后至下一次间伐抚育管理及资金预算因为这方面的经验缺乏,可能估算不太准确,误差会比较大,但是在以后的生活中,我会努力完善自己在这方面的知识。
如果下次在遇到类似的报告,我想我会完成的更加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