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主义建筑及代表人物
当关心,有的人还对此作了科学研究。 1927年,在密斯·范德罗主持下,在德国斯 图加特市举办了住宅展览会,对于住宅建筑研究工作和新建筑风格的形成都产生很大 影响。1928年,来自12个国家的42名革新派建筑师代表在瑞士集会,成立国际现代建 筑协会,“现代主义建筑”一名也四处传播。 从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 范德罗等人的言论和实际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提倡的“现代主义建筑”是要强调建筑要
• 粗野主义建筑:
•
以著名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比较粗犷的建筑风格为代表的一种设
计倾向。
• 1、粗野主义同纯粹主义一样,以表现建筑自身为主,讲究建筑的形 式美,认为美是通过调整构成建筑自身的平面、墙面、空间、车道、 走廊、形体、色彩、质感和比例关系而获得;
• 2、把表现与混凝土的性能及质感有关的沉重、毛糙、粗鲁作为建筑 美的标准。粗野主义在建筑材料上保持了自然本色;
变了原来的设计思想,形成了一种新的设计思想——国际主义设计,
为富有的人们做设计。 2.商业性的 现代主义设计是在一战
后对于工业化和当时的贫穷的社会状况进行探索性设计,寻求最适合
的设计。但是国际主义在美国富裕的环境下完全抛弃了这一点,它是
一种商业的设计。它成为了资本主义企业形象和符号。 3.形式至
上的 现代主义设计追求的是功能,只要功能符合,形式不是那么
表现,并将之理论化、系统化,形成一种有理论、有方法的设计倾向 。他们自称是“新粗野主义”,即柯布西耶以前的探索则为“粗野主义”。 两者一脉相承,并无本质上的差异。
代表人物及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瓦尔特·格罗皮乌斯 (WalterGropius)1883年5月18日出生于德 国柏林,是德国现代建筑师和建筑教育家, 现代主义建筑学派的倡导人和奠基人之一, 公立包豪斯(BAUHAUS)学校的创办人。 父亲也是一位建筑师。1969年7月5日卒于美 国波士顿。格罗皮乌斯积极提倡建筑设计与 工艺的统一,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讲究功能、 技术和经济效益。1945年同他人合作创办协 和建筑师事务所,发展成为美国最大的以建 筑师为主的设计事务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他的建筑理论和实践为各国建筑界所推崇。
• 现代主义建筑的代表人物提倡新的建筑美学原则。其中包括表现手法和建造 手段的统一;建筑形体和内部功能的配合;建筑形象的逻辑性;灵活均衡的 非对称构图;简洁的处理手法和纯净的体型;在建筑艺术中吸取视觉艺术的 新成果。
• 评价
•
对这些建筑观点,有人称为“功能主义”,有人称为“理性主
义”,不过更多的人则称为“现代主义”。 在20世纪20~30年
斯校舍 、勒。柯布西耶的萨伏伊别墅、巴黎瑞士学生宿舍和他的日内瓦国际联盟大厦
设计方案、密斯·范德罗的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等。在这三位建筑师的影响下,在20 年代后期,欧洲—些年轻的建筑师 ,如芬兰建筑师阿尔托也设计出一些优秀的新型建 筑。 与学院派建筑师不同,格罗皮乌斯等人对大量建造的普通居民需要的住房相
由于德国法西斯政权敌视新的建筑观点,格罗皮乌斯和密斯·凡·德·罗
先后被迫迁居美国;包豪斯学校被查封。但包豪斯的教学内容和设计
思想却对世界各国的建筑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编辑本段相关信息
流水别墅
•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先是在实用为主的建筑类型如工厂厂房、中小学校 校舍、医院建筑、图书馆建筑以及大量建造的住宅建筑中得到推行; 到了50年代,在纪念性和国家性的建筑中也得到实现,如联合国总部 大厦和巴西议会大厦。现代主义思潮到 了二十世纪中叶,在世界建筑 潮流中占据主导地位。 现代建筑四位大师,除了格罗皮乌斯、 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外,还有美国的弗兰克·劳埃德·赖特(代 表作是流水别墅)和弗兰克·盖里(代表作为古根海姆美术馆)等。
重要。但是国际主义在这点上却完全颠覆了现代主义设计的思想,成
为了形式至上的风格。由于这种风格代表了大企业、政府、权利和现
代化,所以,为了达到这种形式,功能也就被忽略甚至漠视了。
4.经济效益的 现代主义追求的是经济的,也就是说花最少的钱达
到最好的功能。但是国际主义追求的却是它的经济效益。他们不在乎
花很多的钱来建造一个建筑,他们更加看重建筑本身日后能够带来的
代,持有现代主义建筑思想的建筑师设计出来的建筑作品,有一些相
近的形式特征,如平屋顶,不对称的布局,光洁的白墙面,简单的檐
部处理,大小不一的玻璃窗,很少用或完全不用装饰线脚等等。这样
的建筑形象一时间在许多国家出现,于是有人给它起了一个名称叫
“国际式”建筑,当然,这样的称呼是就其某些表面形式而言的。
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20世纪30年代从西欧向世界其他地区迅速传播。
现代主义设计和国际主义设计的比较 二战结束后的20年,现代主义设计过渡到国际主义
设计基本上已经本末倒置:把原来作为自然结果的形 式变成了涉及追求的目的,而原来的目的,即社会性、 大众性则被逐步抛弃。原来因为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 动机不得不形成的简单、功能化、理性形式,变成了 为形式而形式的形式主义追求。“少则多”这一原来 只是为了更好的实现功能化、大众化的手段,则成为 了形式追求的中心。原本的目的性被取消了,而为了 达到所采用的手段成为了目的,这是国际主义的核心。 虽然现代主义的面貌在外部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本质 已经完全不同了:它从一种为大众服务的、民主主义 的、理想主义的解决社会问题的探索方式变成了代表 资本主义金钱与权力、代表某种霸权形式的风格。
现代主义建筑及代表人物
现代主义建筑的特点:
基本介绍: 现代主义建筑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
种建筑思想。 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
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建筑。因此具有鲜明 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为现代派建筑。
指20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这种建筑的 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摆脱传统建筑形式的束缚,大胆创造适应于工业 化社会的条件和要求的崭新的建筑,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 的色彩。又称现代派建筑。在英语文献中,用大写字母开头的 ModernArchitecture表示,而用小写字母开头的modern architecture(现代建筑)表示“现代”这个时间范围的建筑
虽然国际主义是现代主义设计发展出来的,不仅风格相似而且很多 都是同一个设计师的作品,但我觉得,这两种风格已经貌合神离了
• 在其他方面的发展
• 国际主义在设计上影响广泛,平面、 产品、室内设计都受到它的影响 *平面 设计——瑞士国际主义平面设计 以简 单明快的排版和无饰线体字体为中心,形 成高度功能化、非人性化、理性化的平面 设计方式,影响了世界各国。 *产品设 计——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布劳恩公司 的体系、日本和意大利的设计 高度功 能主义,高度次序化。它从科学与艺术的 结合转向单纯的科学立场,是一个重大的 转折,使设计成为一个科学的过程。但显 然违背了设计的终极目标。
国际主义建筑:
• 概况:在法西斯势力的压迫下,很多欧洲的现代 主义设计大师都来到了美国,他们将欧洲的现代 主义和美国富裕的社会状况结合起来,形成了一 种新的设计风格。1927年,美国的菲利浦·约翰逊 在德国斯图加特市威森霍夫现代住宅建筑展上发 现了这种新兴的风格。他认为这种风格以后会在 国际上流行,因此将他称为国际主义风格。它在 六七十年代发展成熟,直到80年代才消退,涉及 了设计的很多方面,包括平面设计、产品设计、 室内设计等。
• 3、以大刀阔斧的手法使建筑外形造成粗野的面貌。突出地表现了混 凝土“塑性造型”的特征。马赛公寓是粗野主义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
粗野主义对现代建筑思潮演变起了较大的作用,但它正式得名是
在1954年史密森夫妇(A.&P.Smithon)提出“新粗野主义”概念之后。
史密森夫妇追随柯布西耶粗犷的建筑风格,热衷于对建筑材料特性的
• 思想方面
•
1.资本主义的,中产阶级的,富豪的 现代主义设计是为普通
大众设计的,是为穷人服务的。但是当现代主义设计大师到了美国以
后,发现美国的社会阶层和欧洲有很大的不同:欧洲刚刚经历过一战,
穷人很多,而美国是中产阶级占了大多数,穷人和富人并不多。所以
他们原来的为穷人设计的那一套在这里没有了市场。于是他们渐渐改
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
用功能和经济问题;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
构的特性;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主张发展
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
• 基本观点 从格罗皮乌斯、勒·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罗等人的言论和实际 作品中,可以看出他们提倡的“现代主义建筑”的一些基本观点: ①强 调建筑要随时代而发展,现代建筑应同工业化社会相适应。格罗皮乌斯说: “我们正处在全部生活发生大变革的时代,……我们的工作最要紧的是跟上 不断发展的潮流。” ②强调建筑师要研究和解决建筑的实用功能和经济 问题。针对学院派建筑师轻视实用和经济问题,密斯·范·德·罗说:“必须满 足我们时代的现实主义和功能主义的需要。”又说:“我们的实用性房屋值 得称之为建筑,只要它们能以完善的功能真正反映所处的时代。”勒·柯布西耶 则号召建筑师要从轮船、汽车和飞机的设计中得到启示:“一切都建立在合 理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础上。”[1] ③主张积极采用新材料、新结 构,在建筑设计中发挥新材料、新结构的特性。格罗皮乌斯在1910年即建议 用工业化方法建筑住宅。密斯·范·德·罗认为:“建造方法的工业化是当前建筑 师和营造者的关键课题。”他一生不倦地探求钢和玻璃这两种材料的建筑特 性。勒·柯布西耶则努力发挥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性能。他们在使用这些建筑材 料方面,树立了许多范例。 ④主张坚决摆脱过时的建筑样式的束缚,放 手创造新的建筑风格。密斯·范·德·罗说:“在我们的建筑中使用已往时代的 形式是没有出路的。即使有最高的艺术才能,这样去做也要失败。”格罗皮 乌斯说:“我们不能再无尽无休地复古了。建筑不前进,就要死亡。” ⑤主张发展新的建筑美学,创造建筑新风格。 包豪斯校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