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独特的民族性(1)

独特的民族性(1)

一、独特的民族性就一般意义而言,民族性是指以民族精神、民族特征为主要内容的,价值观念、个人追求、思想道德等为一般特征,具有超越时间、阶级的内容和精神,和民族休戚与共的精神理念。

少数民族文化的民族性是可以通过民族记录影像来表现的。

每一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印记,然后这种民族性,就可以通过丰富的视听语言来呈现和传承,那么就朝鲜族舞蹈的伴奏音乐来说,很多都是由长鼓敲击出有节奏的声响组合而成。

这个明显的特质,一方面反映出朝鲜民族文化种类的基本特质,以及朝鲜民族文化心理的文化构成,另一方面又在民族文化发展进程中不断发展和创新不能忽视的重要基础。

到朝鲜族民俗村或家中去做客,这种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歌曲和舞蹈都会时时地陪伴着人们。

朝鲜族的歌舞具有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经常映入人们眼帘的就是人们翩翩起舞的舞姿。

飘进耳中的是动人的歌声和乐曲。

特别是女性的舞姿, 轻柔雅致,一举手一投足,都有给人一种飘飘若仙的感受,给人无限的美感。

朝鲜族歌舞的感染力极强,只要有一个人起舞,大家便会不知不觉地跟着舞起来。

歌儿越是唱得齐,手越是拍得响,也越是振奋人心,因此很多朝鲜族歌曲的伴奏,为求还原其天然的农乐舞氛围,都会在制作的时候,录入其载歌载舞的欢呼声,在《舞动的晚霞》片尾处的伴奏音乐,就可以听见这种体现朝鲜族独有热情的伴奏乐,这是一种民族情,所以最能感染本民族,也能打动其他民族,因这是发自他们内心,心底的心声。

歌舞在朝鲜族人的生活之中,如阳光一样时刻不可离开。

当苹果梨熟了,当水稻丰收了,当大地到处飘荡着瓜果的芬芳时,当飞雪飘飘大地银装素裹的时候,载歌载舞表演节目的时候,他们通过歌曲和舞蹈来表现自己内心对生活的憧憬和对大自然的热爱,让一切参与人都融合在他们内心的幸福和快乐当中。

记录片《舞动的晚霞》不仅呈现出朝鲜族老年舞蹈爱好者的日常生活状态,与此同时,也展现了朝鲜族舞蹈音乐鼓点的不凡之处,在《舞动的晚霞》的舞蹈排练阶段,都是用鼓声作为重要的伴奏来带领舞动的节奏韵律,展示出这种鼓点节奏的动感与活力。

正是这么多的纪录影像,记录着少数民族的历史,传达着少数民族的文化,多角度、多侧面构建出独特的民族文化影像史。

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是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取得的,并依照历史的进程和社会的更替不断发展变化。

一般来说,对于整个人类社会的文明有过重要意义的传统文化都有着较为深层次的共同属性,然而过多的沉浸于其传统性,则融入现实社会就显得尤为困难。

趋于理想的生活方式对于不同的民族、民族文化,并不具有普适性。

然而传统则是存在于现实世界中,在社会的不断变化中获取发展的动力。

因此,对于把传统和现实结合在一起的民族纪录影像来说,如何将其二者有机结合,意义重大。

二、明显的地域性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长白山区,朝鲜族的居住环境大多是坐落在靠山的平地上,正因为这种居住习性,而形成了朝鲜族人们擅长歌舞与运动的民族传统,无论年节喜庆,还是家庭聚会,男女老幼伴随着沉稳的鼓点与伽倻琴,翩跹起舞习以为常。

然而,朝鲜族的舞蹈不仅仅在室外可以进行,室内更是他们进行文化娱乐活动的主要阵地,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志》里,就记载了早期生活在东北的朝鲜族居住方式,书中写道:“居处作草居土室,形如冢,其户在上,举家共在中,无长幼男女别”。

约一千多年前,朝鲜族已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建筑形式,并且根据屋顶形状、所用建筑材料、屋内结构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无论什么类型的朝鲜族传统民居,只要走进房屋,第一个感觉就是有很大的一个炕。

因为纬度较高,地处中高纬度地区,冬天气温经常会在零下十度以下,炕大,散热面积就大,屋里到了冬天就会显得特别暖和。

因此炕成为了朝鲜族人在室内的主要活动空间,有的炕上亲友们在围桌对饮,对饮之后,炕的空间较大,大家就会自然而然的,跳起欢乐的舞蹈,打起长鼓。

因为东北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林木资源茂密,植被茂密,清泉潺潺,空气清新,朝鲜族人民自然也都会选择依山傍水,环境优雅的地方建房。

因此朝鲜族民居保持了我国唐代以前民居的风格,唐代住宅朴素自然,在质朴平淡中蕴含着丰富隽永的诗情。

延边的朝鲜族民居,保持了浓厚的唐代风格。

在这里,我们可以领略到唐代以前我国人民盘膝而坐的生活方式。

当朝鲜族人民长鼓舞演奏的时候,坐势,置鼓于架上;立势,将鼓挂于奏者身前,右手执鼓棰敲击细端鼓面,鼓棰用细竹条做成,长40厘米左右,棰头稍大;左手拇指放在粗端鼓框边,用其余四指拍击。

演奏技巧丰富,共有十六种,左手有单鼓点、单花点、双花点和闷鼓点四种,右手有单鼓点、单花点、双花点、滚奏、震奏等多种。

独特的地理位置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居住地,相应的生活习俗,更为长鼓舞的发展与繁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

三.传承的历史性历史性是指各民族具有不同的发展起点,这种发展的过程必须以其专业性为基本前提,各个不同的部分又具有各自不同的性质和精髓,由此组成了文历史的统一性和多元性之间的高度统一。

丰富多彩的实质是对本民族历史发展最深刻、最独特的阐释。

它不但着力于呈现出内容各异的文化,而且还注重一种文化内部本身微小差异造成的个体贴合与远离。

中国朝鲜族的传统音乐艺术在其发展过程中,受自身发展规律制约的同时也受他民族的影响,特别是受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影响尤深。

洞箫就是朝鲜族最具代表性的乐器,堪称民族艺术的奇葩,距今已有1500余年历史,纪录片《舞动的晚霞》中桔梗谣的配乐就是由洞箫作为主要乐器。

据高句丽史《乐志》记载,洞箫属于中国唐代乐器,在唐朝世宗时期,从西亚经中国传入朝鲜半岛。

是中国朝鲜族独有的、最具代表性的一种传统乐器。

据史料记载,在四世纪中叶高句丽壁画中,已经有了吹奏“箫”这种乐器的场面。

从14世纪开始,箫被改良成洞箫并逐渐成为朝鲜民族的传统乐器。

之后,洞箫一直流传于朝鲜民间,主要是在朝鲜半岛的咸镜道和庆尚道地区广泛流传,深受民众喜爱。

“洞萧”在移住初期至解放前这一时期,中国朝鲜族居住区,有一些民间艺人进行过“洞箫”演奏活动,却因演奏人数不多,分布面也不广,因此影响力也不大,没能形成器乐艺术发展的良好氛围。

直到20世纪三十年代,由于珲春市密江乡密江村韩信权老人的到来,才使洞箫这门民间乐器以它独特的音乐魅力再次在中国延边朝鲜族中间兴盛发展起来。

从叙事节奏这一艺术创作角度来看,音乐音响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发挥效用:其一,能够辅助剧情并以层次性、准确化的方式进行情绪渲染和人物心理展示;其二,为剧作增添更多的艺术元素,保持纪录片中的节奏感和流畅性,最大程度地减少受众的观赏疲乏;其三,模糊了具象化的画面、人物及环境等因素带来的思维局限,为剧作增添了更多的抽象化艺术元素,借助旋律的方式提升了电视剧作品的审美韵味,给受众群体带来更加广阔的想象空间。

(一)音乐音响在纪录片中中的艺术空间构建音乐音响能够帮助纪录片作品更好地进行情节叙述和思想情感表达,借助与剧情相契合的节奏,以音画同步的表达方式强化剧作需要表达的情绪,同时展现片中复杂多变的人物内心变化和丰富多彩的性格特点。

(富付桂芳累死我了)不仅如此,音乐音响节奏更能够通过创造超出剧作维度的艺术空间的方式为其赋予更为深广的意义。

具体来说,音乐音响能够营造出基于现实纪录影像的发展、基于当时人物表达出的情感状态,进行剧作展现和意义表达。

这种环境下的音乐音响是与剧情紧密联系,并且可以使观众更深层的陷入到纪录片的画面中。

以《舞动的彩霞》化妆为例,剧中,在遵义会议召开过程中,面对艰险复杂的局势,革命前辈就关系党前途命运的问题提出不同观点意见,但电视剧的背景音乐并未试图烘托会议严肃紧张的氛围,也没有对剧中人物复杂焦灼的内心世界进行展示,反而以一种舒缓、恢宏、壮阔的音调对画面进行描绘,用交响乐不着痕迹地缓解着剧情带来的沉重情绪,预示着这一史诗般革命创举的伟大成功。

在这种表达方式中,音乐音响采用了更加合拍的表达方式,未能完全契合电视剧情节节奏,反而站在高于具体情节的角度对其未来的发展走向做出了抽象化的预测和表达,通过音乐的桥梁连接了现实情节发生与未来情节发展,使二者相互重叠并进一步运用重叠展现出更加复杂和深化的艺术语言。

从本质上看,在这种情况下,音乐音响在纪录片中作品中构建出了一个超出剧作本身的新艺术空间。

新空间在剧作中的出现一方面能够丰富剧情和人物性格发展展示;另一方面则从受众的潜意识入手,默默传递了剧作企图表达的思索与感悟,使受众在引导下感悟其中的深层意蕴。

以此立场来看,纪录片中作品的众多艺术元素和表达方式之中没有能够取代音乐音响艺术价值的存在。

音乐音响的信息和情感传递不同于语言、画面,抽象意味较为浓厚,接受和理解的实现更需要受众感悟力的支撑。

因此,音乐音响要更好地实现具象化的艺术表达能力,就必须注重情感指向的清晰、注重蕴藏着的内容含义的具体,就需要更加注重与剧情的结合关系。

纪录片中在表达过程中通过人物、对话、环境等为受众虚拟出了现实空间,受众在观赏过程中在这一空间内投入思索与情感并产生由之反射回的感受,纪录片中作品创作出的艺术感受由此产生。

从本质上看,艺术感受即在虚拟现实中诞生的真情实感,在纪录片中中产生出的真情实感同时能与纪录片中中的音乐音响产生共鸣,建立联合互动的关系,后者在其中被添加了具象化的阐述性内容。

以具象化的阐述性内容为平台,音乐音响与纪录片中真正构建了意义表述循环,音乐音响接收到了纪录片中作品传递过来的思想,同时具有抽象的外在表现方式和被纪录片中填充的具体内涵、思想内容,艺术内涵更为丰富,然后艺术内涵映射到纪录片中作品中,为剧作带来更强的观赏性和感染力。

从另一角从另一角度来看,被纪录片中作品填充进来的具体内涵和思想内容使音乐音响增添了以往较为缺乏的表达能力,这种表达能力使音乐音响在具备了艺术情境构建能力的同时,也能够传递出更易被感知的文化内容,以往更多依靠受众感受领悟实现自身艺术价值的音乐音响在纪录片中的帮助下具备了新的价值创造途径。

纪录片中作品在现代科技的支持下以声画结合、视听结合的展示方式将剧本蕴含的文化理念与情感思想传达给观众,在艺术价值的创造上有着无限可能,而音乐音响借助纪录片中的创作方式也获得了同样的可能。

3可见,从受众接受角度来看,纪录片中音乐音响的意义较之其他有了质的飞跃。

不同于纯粹对美的追求和享受,也不同于单纯的凭借感知与领悟尽情的憧憬和想象,纪录片中音乐音响被剧作的情节内容束缚,并不断承担着由其带来的各种意义添加。

对于观赏并喜爱纪录片中作品的受众而言,即使在脱离了剧作的情况下,聆听这一类音乐音响也会在潜意识中获取到剧作带来的情感体验。

同时,拥有一定生活阅历和人生经历的受众通过聆听和欣赏也会自发产生属于自身的新的理解和感悟。

(二)语言与叙事----解说词不再是单一的叙述者在纪录片作品中,语言是最不可缺少也是最有分量的声音元素,有声电影初期衍生了解说员,解说员帮助向观众解释影片、传达跟影片相关的信息,解说员的出现使电影可以有声音和画面两种机制向观众传递信息,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解说员也产生了局限性,解说员们不仅仅在单调的念着解说词,而会加入自己对于影片的主观理解和情感倾向,这甚至会误导观众观看影片,这样的主观倾向性是纪录片的大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