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解剖学
27
(五)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
2. 关节囊的厚薄和松紧度
关节囊薄而松弛,则灵活性大,稳固性小。关 节囊厚而紧张,则灵活性小,稳固性大。
3. 关节韧带的多少与强弱
关节韧带多而强,则关节稳固性就好,但运动 幅度就小。反之,关节的灵活性就大。
4. 关节周围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
肌肉收缩力强,伸展性和弹性差的,则稳固性 大,灵活性小。肌肉收缩力弱,伸展性和弹性好的 ,稳固性小,灵活性大。 28
1. 屈、伸
运动环节(指能绕关节运动的相邻部 分)在矢状面内,绕额状轴运动。向前运动 为屈;向后运动为伸,但膝、踝关节则相反。
屈:两骨之间角度变小
伸:两骨之间角度变大
21
(四)关节的运动
2. 外展、内收
运动环节在额状面内,绕矢状轴运动。 远离正中面为外展;靠近正中面为内收。
收:骨向正中矢状面靠拢 展:骨远离正中矢状面
45
运动上肢带的主要肌群
上提:斜方肌上部、肩胛提肌和菱形肌 下降:斜方肌下部、前锯肌下部、胸小肌 和锁骨下肌 前伸:前锯肌和胸小肌 后缩:斜方肌中部和菱形肌 上回旋:前锯肌和斜方肌上部 下回旋:菱形肌、胸小肌和肩胛提肌
46
47
使肩胛骨上提的肌肉
斜方肌(上部肌束)
肩胛提肌
小菱形肌
二、骨骼肌概述
(一)骨骼肌的分类
1. 按肌肉形状分类 按肌肉的形状可分为长肌、短肌、扁 肌、阔肌、梭形肌、羽状肌和轮匝肌等。 2. 按肌头的数量分类 按肌头的多少可分为二头肌、三头肌 和四头肌。肌头是指肌肉的起点腱,大多 数肌肉为单头肌。
31
(一)骨骼肌的分类
3. 按肌腹的数量分类
可分为单腹肌、二腹肌、多腹肌。肌腹与肌腹之 间以腱相连,如腹直肌。
椭圆关节
鞍状关节
15
6
3. 多轴关节
具有3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可作各 个方向的运动。包括球窝关节和平面关节。
球窝关节 平面关节
17
18
(三)关节的分类②
根据构成关节骨的数目,关节可分为单关 节和复合关节。 1. 单关节 由两个骨的关节面组成,即一个关节头和 一个关节窝,如肩关节和髋关节。 2. 复合关节 由两个以上的关节面构成多个单关节,包 在一个关节囊内,每个单关节都能单独活动, 如肘关节。 19
肱二头肌长头腱
关节腔
关节腔
盂唇
59
运动肩关节的主要肌群
屈:三角肌前部、胸大肌锁骨部、喙肱肌和肱 二头肌长头 伸:三角肌后部、背阔肌、冈下肌、小圆肌和 肱三头肌长头 外展:三角肌中部和冈上肌 内收:胸大肌、背阔肌、冈下肌、小圆肌、大 圆肌和肩胛下肌 旋内:三角肌前部、胸大肌、背阔肌、大圆肌 和肩胛下肌 旋外:三角肌后部、冈下肌和小圆肌
大菱形肌
48
使肩胛骨下降的肌肉
胸小肌 斜方肌下部
前锯肌下部
49
使肩胛骨前伸的肌肉
胸小肌
前锯肌
50
使肩胛骨后缩的肌肉
斜方肌
小菱形肌
大菱形肌
51
使肩胛骨上回旋的肌肉
斜方肌上部 斜方肌下部
前锯肌下部
52
使肩胛骨下回旋的肌肉
肩胛提肌
小菱形肌 胸小肌 小菱形肌
53
54
55
56
二、上肢骨连结与运动
多关节肌作为原动肌工作时,其肌力充分作用于 一个关节后,就不能再充分作用于其他关节,这种现 象叫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其实质是肌力不足)。
2.多关节肌“被动不足”
多关节肌作为对抗肌出现时,已在一个关节处被 拉长后,在其他的关节处再不能被拉长的现象,叫多 关节肌“被动不足”(其实质是肌肉伸展不足)。
36
9
一、骨连结概述
(一)骨连结分类
骨与骨之间借助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 织相连结,形成人体骨架。 骨连结形式可分为无腔隙连结和有腔隙连结 两大类。
10
1. 无腔隙连结(直接连结)
骨与骨之间通过致密结缔组织、软骨或 骨组织直接相连,活动度小或无。
韧带连结 软骨连结 骨性结合
11
2. 有腔隙连结(间接连结)
身体直立 双眼平视 上肢下垂于躯干的两侧 掌心贴于躯干两侧 两足并拢 脚尖向前
4
上:靠近头的为上 下:靠近足的为下 前:靠近腹侧的为前 后:靠近背侧的为后 内侧:靠近身体正中线的为内侧 外侧:远离身体正中线的为外侧 近端:指四肢的近躯干端 远端:指四肢的远躯干端 桡侧:前臂的外侧 尺侧:前臂的内侧 腓侧:小腿的外侧 胫侧:小腿的内侧 浅:靠近体表或器官表面的为浅 深:远离体表或器官表面的为深
按关节运动轴的数目和关节面的形状,关 节可分为单轴关节、双轴关节和多轴关节。
1. 单轴关节
运动环节只能绕一个运动轴运动的关节称 为单轴关节,包括滑车关节和圆柱关节。
滑车(屈戍)关节
圆柱(车轴)关节
14
2. 双轴关节
有两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构成关节的 骨可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内运动,也可作 环转运动。包括椭圆关节和鞍状关节。
(五)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
5. 关节周围的骨突起
关节周围的骨性突起,常阻碍关节的运动,影 响关节的运动幅度。
6. 其他因素
如年龄、性别、体育运动等因素,对关节灵活 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29
(六)运动训练对关节形态结构的影响
系统的运动训练,对关节有良好的影响。主要表现 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使关节面的骨密质增厚,从而能承受更大的 负荷。 2.长期运动可使关节面软骨增厚。 3.关节周围的韧带、关节囊和肌腱增粗增厚, 同时伸展性也增大。不仅使关节运动的幅度 增大,而且稳固性也加强,既灵活又牢固。 4.关节周围的肌肉体积增大,收缩力增强,对 30 加固关节有重大意义。
三、常用方位术语
5
四、人体基本面
矢状面:沿身体的前后径所作的与水平面垂 直的切面 额状面:沿身体的左右径所作的与水平面垂 直的切面 水平面:横断身体,与地面平行的切面
6
五、人体基本轴
垂直轴:与人体纵轴平行,与水平面垂直的 轴 额状轴:左右平伸与水平面平行,与矢状面 垂直的轴 矢状轴:前后平伸与水平面平行,与额状面 垂直的轴
7
六、自由度
关节面的形态及结构决定了关节可能活动的轴, 自由度与关节活动轴有关,关节轴有几个活动方 向,就有几个自由度。例如,髋关节可作屈伸、 内收外展、内旋外旋三个轴的运动,有三个自由 度。 凡具备两个以上自由度的关节均可产生环绕动作。 肢体一般环绕关节轴来进行旋转活动。关节轴 (即活动轴)可反映肢体活动范围和运动方式。
60
61
62
4.肩锁关节脱位及治疗
(1)概述
4. 按功能分类
按功能分为屈肌、伸肌、展肌、收肌、旋前肌、 旋后肌、括约肌、开大肌、提肌等。
5. 按肌肉跨过的关节数分类
跨过一个关节的肌肉,称为单关节肌;跨过两个 关节的肌肉,叫双关节肌;跨过两个以上的关节,称 32 为多关节肌。
(二)骨骼肌的功能分类
肢体的运动有赖于骨骼肌肌群中相关肌肉 的协调收缩,根据运动中作用的不同:
根据作用,协同肌可分为联合肌、中和肌、固定肌
联合肌 也称为副动肌,是与原动肌一起 收缩产生与原动肌相同功能的肌肉。
中和肌 是收缩以消除原动肌收缩时产生 的不必要运动的肌肉。
固定肌 是起到固定相关肢体从而更好地 发挥原动肌对肢体动力作用肌肉。
35
(三)多关节肌“主动不足”和“被动不足”
1.多关节肌“主动不足”
骨与骨之间通过结缔组织囊相连,其间 有腔隙,活动度大。 此外,还有一种介于上述两者之间的连 结形式,连结面上只有一条很小的缝隙,活 动性很小,称半关节,如:耻骨联合。
12
(二)关节的结构
基本结构
关节的结构 辅助结构
关节面 关节囊 关节腔 关节唇 关节内软骨 韧带 滑膜囊 滑膜襞
13
(三)关节的分类①
(三)关节的分类③
根据关节的运动形式,关节可分为单动关 节和联动关节。 1.单动关节 能单独进行活动的关节叫单动关节,绝大 多数关节属于此类关节,如肩关节、踝关节。 2.联动关节 也称联合关节,两个或多个独立关节,同 时进行活动,共同完成一个动作,如前臂的桡 尺近侧关节和桡尺远侧关节。
20
(四)关节的运动
图3-3-4 多关节肌“力量性主动不足” 引自高师《人体解剖学》P191
图3-3-5 多关节肌“伸展性被动不足” 引自高师《人体解剖学》P191
37
第三节 上肢骨连结与运动
主要结构 辅助结构 关节特点 关节类型 关节运动及其支配肌肉
38
第三节 上肢骨连结与运动
上肢带骨连结与运动
26
(五)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
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固性是关节的两个重要特征, 两者之间又是相互矛盾的。一般来说,灵活性好则稳 定性差,稳固性好则灵活性就差。各个关节的灵活性 与稳固性主要受其本身结构的制约。主要的影响因素 有下列几点: 1. 关节面积大小的差别 构成关节的两关节面面积大小的差别越大,则灵 活性就越大,稳固性越小,如肩关节。反之,灵活性 就小,稳固性大,如髋关节。
22
(四)关节的运动
3. 回旋
运动环节绕垂直轴或自身的长轴旋转。 由前向内的旋转称内旋(或叫旋前);由前 向外旋转称外旋(旋后)。
内旋:骨向前内侧旋转
外旋:骨向后外侧旋转
23
(四)关节的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