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戈夫曼戏剧分析理论述评

戈夫曼戏剧分析理论述评

58戈夫曼戏剧分析理论述评孟 蔚( 西北师范大学 甘肃 兰州 730070 )[摘要] 戈夫曼的戏剧分析理论以它独特的研究视角,生动形象的分析语言及特有的理论框架,在符号互动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其中,戏剧分析要素和印象管理最能代表戈夫曼的社会学思想。

要研究戈夫曼的戏剧分析理论,就需要对这两部分进行研究。

[关键词] 戏剧分析理论戏剧分析要素印象管理戈夫曼是符号互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将戏剧语言引入社会学分析,以独特的视角,深入研究日常生活中人们面对面的具体互动细节,并运用戏剧舞台的特有语言,生动形象地描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

社会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它构成社会群体或组织的基础。

”[1]戈夫曼的戏剧分析理论以个人运用符号的能力为出发点,重视符号在互动中的作用,将人们之间的符号互动看作是一门表演艺术。

他的理论可以分为两部分:戏剧分析要素和印象管理。

一、戏剧分析要素戏剧包含许多因素。

其中,剧本、舞台、演员、观众是不可缺少的。

戈夫曼将分析戏剧的语言引入到社会学中,将整个世界看作是一个舞台,每个生活于世界中的人都是演员,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往都被认为是一种表演,这一切就构成了具有一定意义的生活剧情节。

1、剧本。

在戏剧表演中,剧本是预先给定的,通常,每个演员都必须按照剧本来完成自己的表演。

戈夫曼把社会看作是一幕正在演出的戏剧,每一个人都是社会生活舞台上的演员,每个人的行动都要受到社会体系这个“剧作家”预先写好的“剧本”的约束。

我认为,“剧本”一词在戈夫曼的理论中仅仅是个比喻,它在现实生活中是指角色扮演所依据的社会规范和人们对角色的期望。

即“剧本”是由一定的社会规范和角色期望二者所界定的。

期望兼有剧本的特点,它对角色扮演者具有潜在的影响力,而社会规范则对角色扮演者有显在的影响。

戈夫曼认为,处于社会舞台上的每个演员不仅要受到剧本的限定,还要受到其他演员、观众的影响,符合剧本和其他演员、观众期望的表演被认为是成功的表演。

这显示出处于社会位置上的各种角色面对社会规范限制时的无力和软弱。

2、表演。

每个处于社会舞台上的演员,他们的职责就是通过自己的表演给他人留下某种印象。

表演是表达某种意义,每个演员都是表现剧情的人。

当个体扮演某种角色时,他会要求观众认真对待他在观众面前建立起来的印象。

戈夫曼认为,有时表演者也许会完全被自己扮演的角色所欺骗,从而相信他表演的现实就是真正的现实。

戈夫曼将这种表演者叫做“真诚”的个体。

例如,护士在工作中表现出认真负责、爱护关心病人的态度,这时,护士这一角色的角色扮演者就是“真诚”的个体。

有时,表演者会不相信自己所表演的行为,戈夫曼把这种表演者叫做“玩世不恭者”。

例如,为安慰重病的病人,医生不得不说些不符合病情的宽慰话来哄骗他。

这时医生就是“玩世不恭”的表演者,他的职业不允许他“真诚”。

这样,就形成“两种极端;个体或许被他自己的行动所欺骗或者对它玩世不恭。

”[2]这两种极端也可以相互转化,从相信开始,以玩世不恭结束。

例如,满怀理想和抱负的大学新生,在入校学习一两年后,整日为应付各种考试而身心疲惫,以至忘记了最初的理想,学习的兴趣不断下降,只是在学业快结束后,才有可能重新拾起最初的 信念。

即最初他抱着真诚的态度,慢慢成为一个玩世不恭者,最后又成为一个真诚的扮演者。

3、舞台。

舞台是演员进行表演的重要场所,它分为前台和后台两个部分。

⑴ 前台。

戈夫曼把前台看作“是个体在表演期间有意无意地使用的标准类型的表达装备。

”[3]我认为,前台是按固定的方式进行表演,为观众规定特定情景的舞台部分;是演员的表演能让观众看到的舞台部分。

前台包括舞台设置和个人前台两部分。

其中,舞台设置就是舞台布景和道具,它是演员表演必须的场景,如果没有它 ,就无法演出。

例如,医生必须要有医疗器械才能工作;钢琴家必须要有钢琴才能演奏。

布景和道具可以是简单的或是复杂的,但它们必须要具有象征性和实用性。

例如,红十字象征着医院,绿色信箱象征着邮局,它们都象征着某种角色的标志或活动场所 。

还有一些布景和道具是某些角色进行实际活动所必需的物质工具。

例如,黑板、粉笔象征着课堂,没有这些,教师就无法更好的讲课。

即这些布景和道具必须具有实用性。

人们的性别、年龄、身材、外貌、官职地位、言谈及面部表情等等,这些都是个人前台的组成部分。

其中,有一些是相对固定的,如性别、种族;另外一些是相对易变和暂时的,如表情、官职地位等。

个人前台又可以分为外表和举止两方面。

外表是“告诉我们表演者的社会身份”[4]的标志。

例如,一身警服就是警察和其他人相区别的标志。

举止是“预告我们表演者希望在即将来临的情景中扮演什么互动角色”[5]的标志。

例如,警察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和威严的态度等特征。

我们常常期望外表与举止相一致,但这二者有时也会相矛盾。

例如,一名身穿警服的警察却表现出玩忽职守,不能秉公办事的工作作风。

戈夫曼指出,舞台设置、外表和举止间的一致性是一种理想类型。

但是,在社会生活中,也常常无法达到这种一致。

例如,有些备受关注的大人物也只是住在简陋的屋子里,而且相貌平平,不修边幅。

⑵ 后台。

与前台相对应,后台是指不让观众看到并且不让观众和局外人进入的舞台部分。

在表演者准备表演某种角色时,前台是预先给定好的,演员只能接受,没有改变的可能。

所以,演员只能表演出合乎情景要求的行动,并尽力做出合乎理想化的表演。

后台因为对观众可以隔离,所以表演者可以不考虑外表和形象的限制。

例如,医生们在私下里可以相互开玩笑,病人是看不到的,在前台就不适宜这样。

后台位于表演场所的末端,在这里能调整演员个人前台的瑕疵,前台的表演者在表演中也可以得到后台的帮助。

例如,饭店服务员一系列的清洁准备活动要在开始营业前进行完毕,随着客人的到来,应表现出一套与后台行为截然不同的举止。

“表演者离开后台区域进入观众场所那一时刻,或者从该场所折回后台区域的那一时刻,人们能看到戴上角色面具和卸下角色面具的精彩场面。

”[6]4、剧班。

戈夫曼用“剧班”来表示“任何一组在上演单一常规程序中协作配合的个体”[7]我认为,“剧班”是指在每个特定情景中,所有角色扮演者在根据剧本进行表演时结成的统一体。

为使表演更符合剧本要求,每个表演者必须使自己的表演与他人的表演相互适应、相互协调。

戈夫曼59认为,同一剧班的成员彼此处在一种重要的关系中,这种关系有两个基本特征:其一,当剧班表演正在进行时,任何成员都有出于不恰当的举动而泄露或破坏表演的能力。

同一剧班的每个成员都彼此依赖,因此存在一种互惠互利、互相依赖的契约,他把剧班的成员联系起来。

例如,同一班级的每个同学都有可能由于迟到、早退等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的原因而使班级拿不到学校每年奖励的优秀班集体奖金,这时,班委可能会制订一些惩罚条例来警告那些犯错的同学,让同学之间互相督促,达到领取奖金的目的。

其二,剧班中的演员都了解他们在上演同一幕剧,而且他们都了解舞台演出技巧的秘密,都是“知情人”。

这就需要成员间互相合作配合,从而拉近剧班成员间的距离。

例如,在进行外科手术时,参与其中的所有医生护士都应了解手术要达到的目的、进行的过程步骤及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这就要求他们必须相互协作,使手术顺利进行。

因此,戈夫曼指出,在剧班里,“表演者经历了行动诡秘的同谋生涯”。

[8]戈夫曼认为,如果一个剧班要保证其演出顺利进行,就要做到“不允许一个个体既加入剧班又加入观众”。

[9]剧班要让每个表演者都忠实于演出,不能让表演者和观众站到一快去。

例如,商店老板要防止售货员站到顾客一边说商品不好,就要让售货员控制自己的举止与行为,努力游说顾客购买商品,即让售货员忠实于自己的角色表演。

二、印象管理印象管理在戈夫曼的戏剧分析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认为,在演员与观众的互动中,如果一个演员想演好其角色,给观众留下好的印象,他就必然要对自己在表演时的种种行为进行管理,以便在他人心目中塑造一个自己所希望的印象。

戈夫曼把这种管理称为“印象管理”。

个体在表演时的印象管理可概括为以下几部分:1、理想化。

人们在互动中总是希望能在别人心中留下一个好的印象,这就要求个体运用某些表演技巧,从而让自己的演出看似完美无缺。

戈夫曼认为,理想化就是“使表演与它所处的社会的理解和期望相符合”[10]。

我认为,让表演趋于理想化就是表演者掩饰那些与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标准不一致的行为,而表现出一种符合社会公认的价值规范标准的行为。

例如,警察在例行公事时,只表现出警察的角色面孔,而将其他的角色面孔掩盖。

“当个体处于他人面前时,他会用各种标记来强化他的活动”[11],即表演者会尽力控制自己的外表和角色行为,显示出理想化的形象。

例如,学生在老师面前极力使自己表现得认真努力;某方面的专业人员会十分关注给人以深刻印象的表演;下级在上级面前表现出工作忙碌的样子。

2、神秘化。

在表演中,演员与观众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使观众不了解演员的底细,从而产生敬畏、惊奇的心理,让观众对演员的表演更加深印象。

这种表演就是神秘化表演。

例如,在大公司里,上司和下属不会在一间办公室里办公,上司总保持一种威严的神秘感,和下属间有一定的距离,避免和下属过于熟悉。

这样,在日常工作中,上司才能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力,而下属也会认真服从上司的安排。

3、防卫品性及措施。

戈夫曼将“无意动作、不合时宜的闯入、失礼与当众吵闹”等一些未预期的意外行为称为“事变”。

当发生“事变”时,就会导致表演的不协调。

对此,戈夫曼提出“为防止这些事变的发生和由此造成的窘迫,所有参与互动的人和没有参与互动的人都必须具备某些品性,并将这些品性表现在为保证演出而使用的各项措施中。

”[12]即演出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和谐因素,这些因素将导致演出的失败。

为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演员和观众都要具备一些应对办法,以便在不和谐因素出现时能够化解,使演出得以顺利进行。

戈夫曼从以下方面来论述这些品性和措施:⑴ 表演者为补救自己的演出采取的防卫措施。

这要求表演者必须保守剧班秘密,每个演员都要热衷于表演,具有高度的团结精神;表演者还要牢记自己的角色,避免过失,并能掩盖剧班同伴的不妥行为。

⑵ 观众或局外人为帮助表演者使用的保护措施。

当互动必须在局外人面前进行时,局外人常表现出一种冷淡的、不注意的举动。

例如,当一对恋人在公共场合发生争吵时,其它人往往对此表现出视而不见的态度。

三、戈夫曼戏剧分析理论的不足戈夫曼将戏剧舞台的特有语言引入社会学,用戏剧语言来分析日常生活中人们的互动、交往,认为世界就是个大舞台,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是在演戏。

这是他对微观社会学传统研究视角的一大突破。

而正是这一点引出了一个让人困惑的哲学问题:人生究竟是真实的还是虚假的?在戏剧表演中,一切都是虚构的,演员们都是在演着一个个虚构的故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