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脑胶质瘤复发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脑胶质瘤复发时间影响因素分析

脑胶质瘤复发时间影响因素分析发表时间:2012-08-13T17:16:34.15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19期供稿作者:亓欣张磊* [导读] 综上所述,胶质瘤术后复发现象在临床上普遍存在,术后复发时间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亓欣张磊* (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神经外二科<上海市神经外科研究所> 200003)【中图分类号】R73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9-0063-03【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胶质瘤复发时间的相关因素。

方法收集2000.04~2009.04在上海长征医院经手术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且术后胶质瘤复发的患者资料,对相关因素与胶质瘤复发时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术前KPS评分、术前癫痫、病理类型及术后放/化疗与脑胶质瘤复发时间相关(P<0.05),再次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提示患者年龄、病理类型及术后放/化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患者胶质瘤术后复发时间与预后密切相关,应正确判断患者的一般情况,根据术中情况及肿瘤性质在术后选择合适的放、化疗,采用手术治疗辅以术后放、化疗的综合疗法,从而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胶质瘤复发预后Analysis of factors on the time of glioma as recurranceQixin Zhang Lei*Department of Neurosuegery,Changzheng Hospital,Second Military Medical University,Shanghai Institute of Neurosurgery,Shanghai 200003,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orrelated factors on the time of glioma as recurrence. Methods:Data of patients with glioma who were taken operation from April, 2000 to April, 2009 in ChangZheng Hospital and were recurred after operation was collectd.Then stastiscal analysis of the correlated factors on the time of glioma as recurrence was taken.Result:Univariate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patients’ age, KPS score, epilepsy before surgery, pathologic grade, and radiotherapy/ chemotherapy were the significant factors on the time of glioma as recurrence.The result of multivariate COX analysis showed that age, pathologic grade and radiotherapy/ chemotherapy were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he time of glioma as recurrence. Conclusion: The time of glioma as recurrence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patients’ prognosis, so we should evaluate patients’ general state of health correctly, make suitable therapy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operation and the character of tumor to get satisfactory therapeutic efficancy. 【Key words】glioma recurrence prognosis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全部原发性颅内肿瘤的40%~50%[1],目前治疗上首选手术切除为主,辅以放、化疗的综合治疗措施,但胶质瘤多呈浸润性生长,术中很难完全切除病灶,术后复发率较高。

而第一次手术治疗时间与肿瘤复发间隔的时间越短预示肿瘤生长越快,患者预后也就越差[2],因此,延缓胶质瘤复发是目前临床工作的关键。

本文通过分析相关病例资料,初步探讨了其临床病理因素对胶质瘤复发时间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00.04~2009.04在上海长征医院经手术治疗,有完整随访资料且术后胶质瘤复发的患者资料共47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10例,发病时年龄4~63岁;平均38.77岁;术前患者Karnofsky行为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cale,KPS评分)为20~100分,平均72.77分;术后复发时间为3~108个月,平均29.41个月。

1.2 临床症状有27例患者表现为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症状,16例患者首发症状为癫痫发作,3例表现言语及肢体运动障碍患者,1例患者无明显症状,体检时发现。

1.3 肿瘤部位胶质瘤位于幕上患者共44例,额/颞/顶/枕叶共36例,额颞/颞顶/颞枕叶4例,胼胝体/丘脑/侧脑室4例;幕下3例,其中小脑半球2例,四脑室1例。

1.4 治疗方法及病理类型术中显微镜下行肿瘤全切/次全切患者33例,部分切除患者14例,术后行放/化疗患者36例,病理类型采用WHO标准结合Kemohan I~IV级分类法分为:星形细胞瘤I~IV级及少突胶质细胞瘤。

1.5统计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将相关临床因素与胶质瘤复发时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分析并采用Log-rank(对数秩)检验,选择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变量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采用逐步回归分析进行危险因素判断。

2 结果2.1 单因素分析将年龄分为<40岁,40~60岁,≥60岁三组;术前KPS评分分为>80分及≤80分两组;肿瘤直径分为≥5cm和<5cm两组。

对性别、年龄、术前KPS评分、术前癫痫、肿瘤位置、肿瘤直径、病理类型、术中肿瘤切除程度及术后放/化疗9个临床病理因素对胶质瘤复发时间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胶质瘤复发时间相关的因素有:年龄、术前KPS评分、术前癫痫、病理类型及术后放/化疗(P<0.05)。

2.2 多因素分析对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提示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及术后放/化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胶质瘤术后复发是临床上的常见现象,而肿瘤术后复发时间长短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

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肿瘤的复发时间与肿瘤的病理类型相关,低级别胶质瘤复发时间间隔相对较长。

本研究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均显示低级别胶质瘤及少突胶质细胞瘤术后复发时间间隔明显较高级别胶质瘤长,考虑由于高级别胶质瘤在病理学上多表现为坏死、细胞密集、核异形性、核分裂较多和血管周围浸润等特点,同时,部分胶质瘤存在多中心生长趋势,所以其生长相对较为活跃,侵袭性强,最终导致肿瘤复发。

因此,我们认为胶质瘤的病理类型是判断肿瘤复发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研究发现,年龄是胶质瘤诊治和预后判断中不可或缺的因素,患者年龄与胶质瘤复发时间长短密切相关,年龄越小,复发间隔越长,与文献研究结果一致[3,4]。

考虑一方面与年轻患者胶质瘤级别相对较低,另一方面,青壮年患者身体素质要强于老年患者,对手术及术后放、化疗的耐受性亦较强,相对于老年患者更能接受完整的综合治疗,而老年人基础情况较差限制了其治疗的进行,使其术后综合治疗不规律、欠完整。

所以,老年患者胶质瘤术后复发时间间隔较短,相对于年轻患者更易出现复发。

术前KPS评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病人的机能状态,评分高者胶质瘤多处于早期阶段或为低级别胶质瘤,并且此类患者对治疗耐受性多较好,认为术前KPS评分为影响胶质瘤复发时间的独立因素[5],本文单因素分析亦发现术前KPS评分与胶质瘤复发时间相关。

同时有研究发现,存在术前癫痫的胶质瘤患者预后相对较好[6],原因可能与术前癫痫患者胶质瘤级别多较低相关。

而关于术前癫痫对胶质瘤复发影响的报道较少,本文在单因素分析中发现存在术前癫痫患者,其肿瘤术后复发时间间隔要显著高于无癫痫者。

因此我们认为,术前KPS评分和术前癫痫对判断胶质瘤术后复发时间有一定的价值。

目前胶质瘤治疗的首选方法仍是手术切除,目的在于(1)肿瘤减数作用;(2)降低颅内压力;(3)明确病理性质,指导下一步治疗。

肿瘤细胞术后残留是胶质瘤复发根源已成为共识。

多数文献研究认为肿瘤的切除程度与术后复发时间及患者预后相关[7,8],本文统计结果显示肿瘤切除程度与肿瘤复发时间无明显相关,但统计结果同时显示行肿瘤全切/次全切患者平均复发时间为30.89个月,高于行部分切除患者的复发时间(25.43个月),有肿瘤切除程度越高,复发时间间隔越长的趋势,这可能由于一方面与本文样本数相对较少;另一方面本文手术切除程度是根据手术医生的判断决定的,带有一定的主观因素,并且即使是恶性程度低的胶质瘤亦具有浸润性,浸润到周边邻近组织的瘤细胞在显微镜下无法全切,会成为再次复发的根源。

考虑到外科手术难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全切除,术后放、化疗就成为一个重要的辅助治疗手段。

术后进行放疗,能有助于杀灭残留肿瘤细胞,尤其对于高级别胶质瘤,放疗的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在化疗方案的选择上,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化疗药物是替莫唑胺,口服后可以透过血脑屏障,转化为甲基三氮烯咪唑酰胺,将肿瘤细胞DNA烷基化来起到抗肿瘤的作用[9]。

但放、化疗仍存在一些不足:放射区域和/或射线量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放射性脑病;化疗药物会导致骨髓抑制等并发症,并且可能抑制机体的免疫系统进而导致肿瘤的复发。

因此我们认为,术后放、化疗应根据肿瘤的性质和患者的一般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最大程度配合手术治疗,从而达到较为满意的效果。

研究发现肿瘤切除程度受生长部位和体积的限制,认为肿瘤的位置和大小对胶质瘤复发时间影响显著[10],在本文中虽然统计结果显示二者与复发时间无明显相关,但肿瘤位于单个脑叶的患者平均复发时间(33.43个月)要高于位于多个脑叶(18.10个月)及深部脑组织(21.67个月),同时肿瘤直径<5cm患者平均复发时间为33.51个月,而直径≥5cm患者平均复发时间为23.37个月,出现这种结果考虑一方面可能由于本文中肿瘤部位及肿瘤直径多以手术医师术中判断为主,另一方面可能与其具体分类方法及病例数不同相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