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刑罚消灭制度
刑法规定的对被判处刑罚的犯罪分子执行刑罚的有效期限。在 期限内,执行机关有权执行刑罚;超过期限,行刑权即归消灭。
我国刑法只规定追诉时效,而未规定行刑时效。
精品课件
二、追诉时效的期限(87条) 时效的长短与危害性的大小、法定刑的轻重成正比。 根据刑法第87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徒刑的,经过5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徒刑的经过10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徒刑的,经过15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
免除刑罚执行的制度。 ❖ 特赦:对特定犯罪人免除执行全部或部分刑罚的制度。 三、两者的区别 ▪ 对象的范围不同:大赦的对象广,而特赦的范围窄。 ▪ 法律后果不同:大赦既赦罪又赦刑,而特赦只赦刑,不
赦罪。因此,被大赦的人,以后再犯罪,不构成累犯。 我国现行宪法没有规定大赦,因此,刑法中的赦免是
指特赦。
精品课件
三、刑罚消灭的主要法定事由 ❖ 超过追诉时效 ❖ 告诉才处理的,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 ❖ 特赦 ❖ 其他
精品课件
第二节 时效
一、时效的概念 经过法定的期限,对刑事犯罪不得追诉或对所判刑罚不得执行
的法律制度。时效可分为: 追诉时效
刑法规定的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在法定期限 内,司法机关或有告诉权的人有权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超过 法定的期限,除法定最高刑为死刑、无期徒刑,经最高人民检察院 核准追诉的以外,都不得再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 行刑时效
起计算。 (二)时效的中断
在时效进行期间,行为人又犯新罪而使前罪所经过 的时效期限归于无效(中断),前罪的追诉期限从犯后 罪之日起重新计算。
精品课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三)时效的延长 在时效进行期间,因出现法定事由,追诉期限无限
延伸的制度。即任何时候都可追诉。 ❖ 在公(包括安全机关)、检立案侦查或人民法院受理后,
精品课件
年追诉期限,但社会危害性和影响依然存在,不追诉会严 重影响社会稳定或者产生其他严重后果,而必须追诉的; (4)犯罪嫌疑人能够及时到案接受追诉的。
精品课件
三、追诉时效的计算(89条) (一)时效的起算 ❖ 从犯罪之日起计算 ❖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 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的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
刑法总论
主讲人:卢小毛
精品课件
第十九章 刑罚的消灭
第一节 刑罚消灭概述 一、刑罚消灭概念
由于法定的或事实的原因,致使司法机关不能对犯 罪人行使具体的刑罚权。 二、特征 ❖ 刑罚消灭的前提是对犯罪人应当适用刑罚或执行刑罚或 正在执行刑罚。 ❖ 刑罚的消灭意味着司法机关丧失对犯罪人行使具体的刑 罚权(包括求刑权、量刑权、行刑权)。 ❖ 刑罚的消灭必须基于一定的原因:法定原因(已过追诉 时效)、事实原因(罪犯死亡)。
逃避侦查或审判的,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公检法应当立案而不立
案的,不受追诉时效的限制。
精品课件
第三节 赦 免
一、赦免的概念 国家对犯罪分子宣告免除其罪或刑的一种法律制度。 一般不是由刑法规定,而是由宪法或刑事诉讼法加以
规定。
精品课件
二、种类 ❖ 大赦:国家对一定时期内犯有一定罪行的人免予追诉和
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检核准。 正确理解 “法定最高刑”。
精品课件
报请核准追诉的案件应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有证据证明存在犯罪事实,且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
施的; (2)涉嫌犯罪的行为应当适用的法定量刑幅度的最高刑为无
期徒刑或者死刑的; (3)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后果特别严重,虽然已过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