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线路板清洗基础

线路板清洗基础

常见清洗不良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1.清洗后发生发白(或白粉)现象的原因?如何解决?可能原因:①板面有灰尘,油污等。

②助焊剂中含有铁质松香。

③助焊剂中含有卤素等,清洗后生成卤化物,或形成松香不溶物。

解决方案:①增加清洗时间;选择清洗力度强的清洗剂。

②铁质松香是很难清洗的,因此建议选择不含铁质松香的助焊剂。

③助焊剂中含有卤素等,需要选择和助焊剂匹配的清洗剂,才能保证良好的清洗效果。

④采用水基清洗剂。

2.线路板清洗后板面上产生水纹的原因?如何解决?可能原因:①线路板表面有灰尘,油污等。

②线路板未完全清洗干净。

③清洗溶剂的挥发速度在板面不同区域有明显差异。

④线路板的绿漆涂覆不均匀。

解决方案:①增加清洗时间;选择清洗力度强的清洗剂。

②选择挥发速度比较快的清洗剂。

③与其它厂商的线路板做清洗试验,对比清洗效果,反馈线路板厂商改善。

精密洗净的方法精密洗净的方法分为干法清洗和湿法清洗。

干法清洗是指用高压气流、臭氧、激光、等离子体、紫外线等方法来清洁工件表面。

湿法清洗是指用液体的清洗介质从工件表面清楚液体的污染物和固体的污染物,使工件表面达到一定的洁净程度。

湿法清洗包括浸泡、超声波清洗、喷淋清洗、喷流清洗、汽相清洗以及各种强化清洗的方法如擦洗、刷洗、转动洗等。

污染物可以被溶解在清洗介质中,或被清洗介质所乳化、分散、卷离而脱离工件。

湿法清洗的基本过程湿法清洗的基本过程属于清洗介质、污染物、工件表面三者之间多相界面的相互作用,是一种复杂的物理、化学和机械作用的过程。

清洗不仅与清洗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有关,而且与污染物的性质、种类、粘附形态有关,还与工件表面的材料性质、表面状态有关。

清洗的基本过程是:工件表面的污染物在清洗介质和其他附加能量的作用下,粘附被破坏,污染物被剥离。

清洗能力和清洁度清洗能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除去粘附于工件表面污染物的能力。

其一,是指污染物除去的数量或污染物允许残留的程度;其二,是指除去一定数量污染物所需的时间;其三,是指持续清洗的时间。

清洁度是指工件洁净的程度。

可用工件上残留的污染物的重量来表示,也可用工件上残留污染物的粒子大小和数量来表示,也可用残留的金属原子、离子和离子污染度来表示,或用残留的有机物、有机碳含量来表示。

洗净五要素影响洗净的5个要素:污染物、工件、清洗介质、洗净工艺、洗净设备。

1.污染物污染物具有什么性质,是有机污染还是无机污染,是水溶性的还是油溶性的;是极性污染还是非极性污染;污染物的形态是固体的还是液体的。

污染物与工件表面粘附的程度是否牢固,是属于机械性粘附、物理性粘附还是化学性粘附等。

2.工件清洗工件的材料,是金属或非金属,是润湿表面或不润湿表面,是高能表面或低能表面,以及表面粗糙度等。

3.清洗介质选用合适的清洗介质。

有机溶剂,水基清洗剂等。

4.洗净工艺5.洗净设备用手工清洗,机械清洗。

污染物粘附的原因污染物粘附的原因是物质的表面具有吸附外来分子的能量。

我们从分子结构的角度上来看,物质表面的分子与内部的分子受力情况是不同的,内部分子受到的分子间的作用力是平衡的,而表面的分子受到的分子间作用力是不平衡的。

污染物粘附的性质(1)机械性粘附这是一种由于工件表面高低不平,由粗糙度而引起的粘附。

粘附力小,比较容易去除。

(2)物理性粘附这是一种由分子间引力而引起的粘附。

这种分子间的引力即范德华力,包括偶极力、诱导力、色散力。

极性分子:是指在由极性键构成的分子中,如果原子排列的不对称,它们的正负电荷的重心不重合,正负电荷重心之间的距离,叫做偶极长度。

凡是偶极长度不等于零的分子,就是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是指在由非极性键构成的分子中,正负电荷的重心是重合的,即分子的偶极长度和偶极矩等于零,因而分子没有极性。

(3)化学性粘附污染物与工件表面之间由于剩余电子价相互作用,类似于形成化学键,这种粘附称化学性粘附。

化学性粘附的能量比较大,粘附比较牢固。

污染物的种类(1)粒子类污染粒子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粒径分布范围很广,每种固体物质都可能变成灰尘,随风飞扬而粘附到工件表面上。

(2)有机物污染即碳的化合物污染,碳原子的共价键使其原子可以按照链、环、分支和交链方式几乎变化无穷地结合起来。

常见的有机污染物有松香焊剂、胶黏剂、涂料、润滑脂等。

(3)无机物污染无机物一般形成于离子反应,熔点和沸点高;可溶解于水,不溶解于有机溶剂;溶液具有导电性质;不易燃烧。

(4)微生物污染微生物是一种活的有机体,它们可以是病毒、立克次体、菌类、原生动物、藻类。

实际工件表面上污染物的粘附是比较复杂的,有粒子性的粘附,又有液体性的粘附;有有机物粘附又有无机物粘附;既有有机物质粘附,又有微生物粘附;既有极性污染又有非极性污染;既有机械性粘附又有物理性粘附,有的还有化学性粘附。

润湿什么叫润湿?固体表面与液体接触时,原来的固相--气相界面消失,形成新的固相--液相界面,这种现象叫润湿。

润湿能力就是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的能力。

润湿是清洗介质对工件表面的附着和扩展,润湿的本质就是清洗介质对工件表面的粘附,即用清洗介质对工件表面的润湿来取代污染物的粘附。

润湿是清洗的先决条件,如果清洗介质不能润湿工件表面,就难以发挥清洗介质的去污作用。

清洗介质对工件表面的润湿,削弱了污染物对工件表面的粘附,便于污染物的剥离。

润湿角清洗介质在工件表面的润湿状况,可以用润湿角来表示。

润湿角小于900时称清洗介质可以润湿工件表面;润湿角大于900时,称清洗介质不能润湿工件表面。

润湿角越小,表示润湿越好。

润湿角就是液体与固体表面的接触角,测量润湿角的大小就可以度量润湿的程度。

表面张力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受到一种垂直指向液体内部的引力。

表面张力是使液体表面尽量缩小的力,也可认为是作用于液体分子间的一种凝聚力的表现。

下落的水滴成圆球形,就是表面张力的作用结果。

表面张力低,就容易润湿、渗透,削弱和切断污染物对工件的粘附。

界面张力液体的表面张力,就是液体与空气间的界面张力。

液体与另一种不相混溶的液体接触,其界面产生的力叫液相与液相间的界面张力。

液体与固体表面接触,其界面产生的力叫液相与固相间的界面张力。

清洗介质的极性清洗介质如果由极性分子构成的溶剂,就是极性溶剂,如果是由非极性分子构成的溶剂,就是非极性溶剂。

常见的极性溶剂:水、甲醇、乙醇、异丙醇、丙酮、环己酮、乙二醇等。

常见的非极性溶剂:四氯化碳、己烷、庚烷、辛烷、汽油、苯等。

极性溶剂容易溶解极性污染物,非极性溶剂容易溶解非极性污染物。

溶剂对溶质的溶解溶解作用是有机溶剂清洗的重要机理,相当于溶剂对溶质的溶解。

清洗介质对污染物的相溶法则相似相溶法则:清洗介质和污染物两者分子结构相似的,容易互相溶解,分子结构差别很大的,不易相互溶解。

主要适用于有机溶剂。

水的溶解清洗能力水具有很强的溶解能力和宽广的溶解特性。

它可以溶解无机类物质和粒子类物质,也可以溶解某些有机类物质;可以溶解极性类物质,也可以通过乳化、皂化作用清除掉原来并不溶解的油脂类物质。

乳化清洗作用油污本来是不溶解于水的,水本来无法清洗掉油污,但水中添加了表面活性剂后,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中亲油基和亲水基,其亲油基指向油污,亲水基指向水。

其作用是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和改变油污和工件之间的界面状况,以及油污被乳化,分散。

连续相是水,分散相是油。

根据表面活性剂溶于水中是否可以电离生成离子,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按照其亲水基种类分为阳离子表面活性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

皂化作用松香焊剂在水中原来是不溶解的,但水中加入皂化剂以后(溶液呈碱性),可以使松香发生皂化作用,形成水溶性的松香脂肪酸盐而被清洗掉。

松香中含有90%左右的酸性物质,一般是多环的羧酸,其它是非酸部分。

酸类物质很容易用碱皂化。

超声波清洗的原理超声波清洗是基于空化作用,即在清洗液中无数气泡快速形成并迅速内爆,由此产生的冲击将浸没在清洗液中的工件内外表面的污物震落剥离下来。

随着超声频率的提高,气泡数量增加而爆破冲击力减弱,因此,高频超声特别适用于小颗粒污垢的清洗而不破坏其工件表面。

清洗介质的分类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即有机溶剂类和水基类。

有机溶剂清洗剂包括:ODS 清洗剂,氯化烃类清洗剂,烃类清洗剂,醇类清洗剂,酮类清洗剂,醚类清洗剂,酯类清洗剂等。

水基清洗剂包括:1.酸性清洗剂:硫酸、盐酸、硝酸等。

2.碱性清洗剂:氢氧化钠、碳酸钠、乙醇胺等。

3.皂化剂清洗剂:有机皂化剂、无机皂化剂。

4.表面活性剂类清洗剂: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类表面活性剂等5.乳化类清洗剂:常在烃类溶剂中添加有水和表面活性剂,做成水包油或油包水的乳化态清洗剂。

6.酶类清洗剂:在水中加入脂肪酶,蛋白酶,淀粉酶等酶类物质。

清洗温度有要求。

7.水类清洗剂:去离子水,蒸馏水,功能水等。

8.特殊技术清洗剂:CPT技术水基清洗剂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