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教学中的演示功能
物理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它的根基在实验。
一切理论都要以实验作为唯一的检验者。
在物理学的研究中运用实验的目的在于形成、发展和检验物理理论,并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应用。
在物理教学中正确运用演示实验可给学生学习物理创造好的环境,使学生主动获取物理知识、发展能力、促进科学品质和世界观的形成。
在解决物理学中比较抽象、复杂的问题时,如果我们借助于直观形象的演示,将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有利于解决问题。
那么,我们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合适地利用实验演示呢?
一、指导观察,创造物理学习情境
学生的学习是从观察开始的,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参与的高级形态的知觉,一切观察都含有两个因素:知觉因素和演示因素,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去观察由实物、模型、图表、现代教育技术软件及演示实验所表现出来的各种物理现象时,不仅用感官去感知,还要用大脑思考,因此,观察的过程,即是知觉的过程,又是思维过程。
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的开始和源泉,观察中获得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学生学习物理创设教学情境,演示实验,用电流磁场演示仪,以投影器配合可以使学生看到在垂直于导线
的水平扳上,均匀撒上铁屑,当导线通电后轻敲扳,观察到铁屑分布,铁屑的分布能否说明电流的磁场分布?在同一个铁屑的圆周上,小磁针放置在不同位置N极指向不同,许多小磁针N极指向成环形,若改变电流方向,N极指向亦改变,电流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的这一关系怎么表示呢?最后,在教师指导下,从实验现象归纳出右手安培定则。
运用演示实验和投影仪进行实际表演,把磁场这一抽象的物质通过磁针的转动表现出来,通过对教师的实际表演所观察到的现象和过程,创设了学习“电流的磁场”的物理情境,置身于这一情境,去思维、分析和掌握新知识。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常根据教学内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幻灯、电影、录像和多媒体软件等进行实际表演,声、光、电的相互协调,动态的表演过程,不仅可以引发兴奋,激发学生的兴趣,使物理演示的形象性得以强化,还可以化远为近,化小为大,把不便于观察的现象和过程移到学生面前,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在实际操作中,根据教学需要,控制观察速度,慎重定格,便于指导观察和思维,演示技能为学生形成概念,为学习创设了生动、美好、清晰的物理学习情境。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中,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并把这种外部的诱因作用于学生,产生内部的需要,从而引向具体的学习目标,
所以,在设计演示教学中,要沿着“需要产生兴趣、理论强化兴趣、运用升华兴趣”的层次,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贯穿教学的全过程。
例如初中物理学习的第一课“序言”的教学,可设计一系列的演示实验:
1.“玻璃瓶吃鸡蛋”,在玻璃瓶底铺上砂子,点燃浸过酒精的棉球丢入瓶中,用煮熟后剥了壳的鸡蛋堵在瓶口,一会儿见到鸡蛋自动掉入瓶中,你们说鸡蛋为什么会被玻璃瓶吃过去呢?
2.把一只鸡蛋放在一塑料片上,当扳动弹簧片打击塑料片时,你们猜,鸡蛋会被打飞吗?提出问题给学生猜想后再演示。
鸡蛋安然无恙地落在槽中,学生由惊奇而探究。
3.把一只鸡蛋高高举起再丢下来,鸡蛋会被打碎吗?学生认为肯定要碎,演示后,不但没有破,而且跳起老高,为什么?原来地上铺了一层泡沫塑料后,鸡蛋就不会打碎了。
其中蕴含怎样的物理道理呢?
4.在教室上空系一根绳,绳的另一端拴了一铅球,让铅球从“我”的鼻尖放开并开始摆动,当球摆来的时候会打在“我”的鼻子上吗?(演示时“我”站在原地不动)这些实验展示的现象奇特、惊险、出乎意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物理教学中,演示展现了许多有趣、生动、新颖、惊奇的物理现象。
教师在演示中巧妙地设置提问,进一步激发
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教给学生物理学研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物理教学中,教师长期地、适时地运用各种媒体和演示实验等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演示,指导观察,思考问题,使学生从中体验到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和实验,明白观察、实验的重要作用,懂得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掌握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感知的东西,不一定理解它;只有真正理解,才能更好地感知和运用。
在物理演示教学中必须帮助和指导学生对所获得的感知材料加以分析,排除次要因素,将所得的现象理想化,把现象和本质联系起来建立理想模型和动态的物理图景。
再用物理图景指导学生进行概括、分析、归纳,从而得出物理规律。
总之,物理演示教学,尤其是实验教学蕴藏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在物理实验中要阐明其中包含的辩证关系,用辩证的观点指导观察和分析问题。
正确运用演示技能可以使学生学习观察实验的方法和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学生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为学生实验操作提供示范
演示技能的运用,可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觉、知觉和表象,成为思维的基础,使学生学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而
且,教师的演示操作为学生做出示范。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里的“身正”不仅表现在平时的言行举止,同时,也表现在课堂教学中。
例如,教师对教学的态度、教师在演示过程中的言行、在演示操作过程的每一动作以及正确地使用仪器、正确规范的演示操作过程等都应成为学生的示范。
教师不是只要求学生,更应自己做出表率,演示出正确的观察方法,数据的记录和处理也都应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作者单位:内蒙古察右前旗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