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优化作业设计 促进有效学习

优化作业设计 促进有效学习


的思 维容 量 ,但通 过努 力 能解 决 ;老师 的评 价 以鼓 励 为 主 ,多一 些肯 定 ;开放 实验 室等 。
在 传统 的教 学 中 ,学 生 的 日常作 业 以练 为 主 ,以练 促教 ,以练促 学 。教师 从学 生在 练 习 中出现 的问题 。了 解 学 生 对知 识 点 的掌 握 情 况 。适 时 强调 和 巩 固重 难 点 . 以达 到学 生对 知识 点 的深入 理解 和 掌握 的 目的。这 种作 业形式 是 操作 最简便 、考查 学生 知识 技 能最 行 之有 效 的 方法 ,在 新课程 的教学 过程 中 ,这种 作业 形式 是必需 的 . 但 并 不是 唯一 的 。新课 程提 倡 的三 维教 学 目标 是 “知识 与技能 ”、“过程 与方法 ”、“情 感态 度与价 值观 ”三者 并重 。
五 、 推 断 和 想 象 法 我 们可 以从 以下 两个方 面人手 : 第 一 ,可 以从文 章 内容 的脉 络 人手 。着 重 分析 文 章 内容 之 间的逻 辑关 系 ,注 意文 章潜 在 的 内涵 。把握 文 章 内容 能表达 的深层 意义 。 第二,推断和想象有三种情况 :①根据文章内容的
2.新课 程下作 业设计 的要求 。 (1)作业 内容 。从 生活走 向科 学 ,从 科学 走 向社会 ,
2.注意 过渡 ,照应 的 内容 ,对 文章 的理解 要 有 整体 性 。① 利 用过 渡句 对上 下 文的 衔接 作用 ,打 通 段与 段之 间的内容联系,使 中心思想的把握能完整统一 ;②注意 首 尾 照 应 ;代 词 照 应 和 句 子 照 应 。
172{ 磊 谨 社商 屯
I 2们 2.10 总第274期
枯一 -__竺·.___·.·兰_-____: _=-= = %h ■ … *§I一 .
在 STS (科 学 、技 术 与 社 会 )环 境 的 开 放 体 系 中学 习 , 培 养学 生的科学 素养 。
(2)作业 方式 。改变 传 统 的 、单 一的 、被 动 的 、接 受 为 主 的 学 习 方 式 , 强 调 学 习 情 景 的 创 设 ,强 调 学 习 过 程 中的 “亲身 体验 ”和 “探 究式学 习”。
下旬 《中 学 教 育 研 究 )
毒糠# 屯
优化作业设计 促进有效学习
王 进 ,李 爱华 z
(1.江苏 省阜 宁县 羊寨初 级 中学 ;2.江苏 省阜 宁县 明达初 级 中学 ,江苏 阜 宁 224400)
中图分类 号 :G632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0568(2012)30—0172—02
全理推断和想象 ;② 根据文章内容做合理且有度的引 申 性 的推 断和想 象 ;③ 游离文 章 内容 的随 意性 很 强 的推 断 和想象 。这样 ,找 出答案也 就没有 太大 的问题 了 。
参考文 献 : 【1】董 汀 丰 .试 论 语 文 教 学 的 对 话状 态【J】.课 程 ·教 材 ·教 法 , 2003,(8). [2】杨小微.现代教育 理论【M】.武汉:湖 北科学 技术 出版社 . 【3】韩雪屏 .中 国 当代 阅读 理论 与阅读 教学 【M】.成 都:四川 教育 出 版 社 .
一 、 优 化 作 业 设 计 的 必 要 性 新 课 程 提 倡 的 三 维 教 学 目标 为 教 学 的 整 体 深 化 改 革 指 明了方 向 ,许多 教师对课 堂教 学设计 投入 了很 多精 力 , 形式 多样 的 教学着 实 让人 耳 目一新 ,而作 为教 学重 要 环 节之 一 的作业 设计 却 往往 被我 们忽 视 。作业 内容 日趋 陈 旧 ,作业 方法 Et趋 单 一 ,作 业评 价 简单 化 。这 样 的作业 设计 已经 不 能满足 人才 培 养 的需求 ,面向未 来 的教 师须 讲究 作业 设计 的艺 术 ,教 师应 以新 课程 理念 为 指导 ,结 合学校 实际 和学生需 求 ,设 计形 式多样 、内容现 实有 趣 , 富 于 思 考 、探 究 的开 放 性 作 业 。 1.作 业 设计 中的 问题 。学 生 对 作业 的要求 是 练 习 不 要太 难 ,计算 不要 太 繁 ;重 复 的练 习少 一些 ,作业 少 而 精 ;题 型多样 、灵 活 ;题 目新颖 ,富有 趣 味性 ;有 一定
3.借 助 以下 简 单 易懂 的 辅助 办 法 找到 归纳 中心 思 想 的途径 :① 明确文体特点 ;②洞悉标题含义;③ 了解写 作背景 ;④理解材料特点 ;⑤抓住作者思路;⑥捕捉关 键 语 段 。 以 上 所 读 到 的 方 法 均 为 要 点 式 的 提 示 。
四 、 分 析 概 括 观 点 态 度 法 分 析概 括作 者 在文 中的观点 态 度 。就要 懂 得去 把握 这种 观点 态 度是 直露 的还 是含 蓄 的 .直 露 的观 点态 度 在 文章 中许多 显眼 的地方就 能看 出来 :① 通过标题 来体 现 ; ② 通 过 开篇 的 中心句来 体 现 ;③ 通 过反 复 出现 的提 示性 语句来体现 ;④通过篇末的总结性的语句来体现 ;⑤通 过文 中极富 感情 的抒 情句 来体 现 。含 蓄的 观点 态度 的把 握难度 就大 一些 ,但是我 们仍可 以通过 以下方 法来 把握 : ①注意文章所表达内容的象征意味;②注意对文章 中辞 格运用 的理解 ;③注意文章使用 的联想和想象 的手法 ; ④注意作者所处的时代特点和作者的人生经历 。分析概 括作 者 在文 中 的观 点态 度 。一 定要 注 意对 文章 的整体 进
行分 析 ;一定要 懂 得运 用 阅读提 要 的 阅读方 法对 文 章 进 行 局 部分 析 ,进 而通观 全文 ;一 定要 客 观公 正地 理 解作 者 的观点 态度 ,不 可 以用 自己的 片面理 解来 代 替作 者 的 观点 ,更不能 迷信社会 上 已形 成 的某种所 谓 的正确 观点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