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们爱上数学
——数学作业优化设计策略摘要:如何让孩子们爱上数学是很多老师和家长关注的问题。
为了让小学数学作业更加优化,富有创新性,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作业的魅力。
本文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趣味性和实践性等方面,对作为课堂教学延伸的数学作业设计提出了相关策略。
关键词:数学;作业;优化;创新
小学数学作业的优化与创新是为了让学生带着数学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自主实践、自主探究,从中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促进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设计要更多地体现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和体验性。
教师设计的数学作业,要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一、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注重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知识的学习离不开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同时,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用数学知识来解决,而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新课标十分重视数学的实际应用,提倡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所以,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实践性作业,使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同时也使学生了解到数学的
价值,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进运用数学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信心。
例如:在学完估算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作业,如果我们周末要去公园,每人门票6元,我们班41名同学要准备多少钱呢?让学生意识到钱只能带多不能带少。
二、点燃学生的创新激情,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具有一定智能水平且具有挑战的开放性题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
教师在设计作业时要体现创造性,不应拘泥于传统的书面形式,还可以是操作、演示或展示等,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收集、整理各种数据,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获得结论,增强与生活与社会的接触面。
在教学《认识角》一课时,引导学生用小棒摆出各种图形,并数数所摆出图形的角的个数。
因为摆的方法不同,图形不同,角的个数就会不同,既可以摆出三角形,又可以摆出长方形。
在学习《位置与方向》后,让学生说一说从狮子馆去猴山可以怎样走?由于走得方向不一样,方法就不同。
通过这类题目的练习,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性都会有所提高,人人都会有收获。
三、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性与开放性
数学的重要作用是培养思维能力。
在作业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作业题如果总是封闭的,就容易束缚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养成“高分低能”的“考试机器”。
素质教育的宗旨是要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潜能。
传统数学中布置的作业均为笔答题型作业,单调的作业让学生感到乏味,降低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也不利于锻炼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
因此,在作业形式上要注意形式的多样化,让学生从做多种作业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趣味性,感受到快乐,从而培养学生对数学作业的兴趣,最终培养数学兴趣。
例如:教材中“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的形式,既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又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增加对数学史的了解。
除此之外,还应补充诸如:观察、制作、实验、读课外书等这一类实践性的作业。
通过这些不同的题目,学生可以根据实际能力自由选择,自觉检查其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还可以激励其在达标基础上向更高层次的目标攀登,进而发挥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
四、注重作业的趣味性
“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皮亚杰语)。
因此,在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性和亲近性的数学作业。
这样的作业有助于学生的求知兴趣持续发展,以至于延伸课堂空间,使学生研究、探讨数学的潜力在课后得以充分发掘,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
特别是对于小学生而言,趣味性的作业更是让他们学习数学的过程成为了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学习过程。
学生对所学知识一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可以主动、轻松、持久地集中学习。
新课标要求我们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动机。
因此,作业设计要融入生活情境,以游戏、儿歌、故事、谜语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改变形式的单一化,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作业变得更生动,更有趣。
另外,还可以设计一下操
作性、实践性活动,开展社会调查,做到“寓作业于实践中”。
例如:学习统计之后,可以布置调查所在居民区各户的月用水和用电量,并完成相应的统计表;学习完“100以内的加减法”后,设计“今天我当家”的情境活动,展示琳琅满目的商品架,让学生自主购物,算一算40元钱可以买什么?”“60元钱可以买什么?”“你最喜欢买什么?”“共要花多少钱?”……这样,将枯燥的”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的题目改为富有情境式的作业,学生倍感作业的有趣,进而喜爱上了作业。
总之,数学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应该是可以选择的、个性化的,它应该给孩子综合运用知识、发展和展现个人天赋提供机会,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数学作业应该是教师精心准备的送给孩子的一份礼物,旨在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的提高,让学生从作业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数学的魅力,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从而爱上数学。
周雪艳 2007年毕业于宁夏大学本科学历。
毕业以来,一
直担任数学教学工作。
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具有较强的感染
力,教态和蔼亲切,语言简洁,教学具有启发性、趣味性,激
励每一名学生积极参与。
在教学中注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
极性,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自我层面不断发展和提高,使孩
子爱学,乐学,主动发展。
教师心语:每个孩子都是可以教育好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