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之语言风格汇总
拓展延伸寻方法
练习
1.空山新雨后,……王孙自可留。王维 《山居秋暝》 清新自然
2 .大江东去,……三国周郎赤壁……苏轼 《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直率
3.昨夜雨疏风骤,……应是绿肥红瘦。 《如梦令》(李清照) 含蓄委婉
4.方宅十余亩,……鸡鸣桑树颠。--陶 渊明《归园田居》 平淡质朴
练习
5 .大弦嘈嘈如急雨……铁骑突出刀枪鸣。 琵琶行》 形象生动
6 .日照香炉生紫烟……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庐山瀑布》 绚丽华美
7.风急天高猿啸哀……百年多病独登台。
杜甫《登高》
沉郁顿挫 慷慨悲凉
8.离开离原上草,……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
《赋得古原草送别》平易浅近 明白晓畅
什么是语言风格?
“诗歌的语言风格”是指诗歌的 作者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艺术 素养等所形成的不同的创作特色, 或为达到特殊的表达目的在语言 运用中利用语言的某种特点所形 成的言语格调、气氛和色彩。
提问方式
语言特色 风格是xxxx,为什么 对这首词的评价,你同意 么
研究答案明角度
[例5] (重庆高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 题。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 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 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作简要分析。 答:
• ②知人论世,了解历代诗词名家的语言风格; • ③诗歌语言风格和题材有关;
④此外,还应重视注释,关注诗歌的写作背 景;对于非著名诗词曲作家,我们还可以考 虑到作品朝代和文风。
习题演练悟技巧
春 怨 唐·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
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
诗歌语言风格常用 界定词语
山水田园诗 边塞诗 送别诗 讽喻诗 怀古咏史诗
清新自然 平淡质朴 绚丽华美
简洁明 含蓄隽永 雄奇磅礴
豪放直率 沉郁顿挫 生动形象
各诗歌题材的主要语言风格
• 宫廷诗:缠绵婉转 田园诗:恬淡宁谧 • 山水诗:清新优美 边塞诗:悲凉慷慨 • 讽喻诗:沉郁激愤 咏史诗:雄浑壮阔 • 怀古诗:幽深绵长 送别诗:意蕴深远
[思路分析]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解答本题应注意“新 丽”是“新颖明丽”的意思,要紧扣诗句分析表现手法在本 诗的运用,在解题时注意先指出所运用的表现手法,然后结 合诗句分析其作用。
[参考答案] 修辞巧妙,用语绮丽,(步骤一)如“水 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送春归”“和春住”。想象别致, 意蕴生动,如“眉眼盈盈处”。(步骤二)“新颖明丽”的语言 特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浙东山水的美好,抒发出作=者送别的 情意。(步骤三)
重要作家的语言风格:
隽永—李煜、刘禹锡(意味深长,引人入胜) 朴素自然—陶渊明、谢脁、谢灵运 屈原—雄浑悲壮 王安石—雄健高峻 李商隐—委婉含蓄
陆游——慷慨悲凉 白居易——明快简洁、明白晓畅 王维——闲适恬淡、清幽空寂 杜牧——俊爽明快
小结:辨别诗歌语言风格我们有哪些途径?
• ① 品读词、句,感受修辞手法,意象、意境、 语言的力度等;把握诗歌的思想和情感。
语言风格古诗鉴赏题的
解答
考题回放找规律
高考真题回放
一.一般认为顾炎武的诗风接近杜甫。请指出顾 炎武这首诗的风格特征,并作简要分析。
二.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 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 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三.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 四.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五。这首诗写景叙事,平时富有韵味,请结合 诗句做具体赏析
鉴赏点的发现
语言的格调、色彩、 境界、情味
诗歌的主旨
常见的风格
表述要清晰规范
思路清晰:叙——析——评
特色 (什么语言风格)
三层次: 内容 (结合具体的句子作 答)
评(及对表达怎样思
想感情?)
重温考题思规范
(伯乐马九)
这首诗极有“太白遗风”,请具体说明。
本诗想象奇特,缥缈奇幻,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步骤一) 开头一句用一“老”字,运用拟人 赋予洞庭湖的水波 以人的情感,由眼前的水波联想到人生易老, 并想象到美丽的湘君竟一夜间愁成了满头白发。 后两句用了夸张的手法,醉酒后仿佛觉得自己不是 在洞庭湖中泊舟,而是在银河之上荡桨,自己所做的梦, 也有了体积压在船上,也压在星河之上(步骤二) 将神话传说、梦境与自然景象构成了一幅缥缈奇幻的画面 所以有太白遗风。
语化(叙),“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
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 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 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析)。 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 念之情(评)。
(2010年广东六校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壬戌清明作 (清)屈大均
• 朝作轻寒暮作阴,愁中不觉已春深。
按诗歌流派划分
• 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 夸张手法,语言热情奔放,想象瑰丽神奇.
• 代表诗人:李白(清新飘逸,豪放洒脱) • 现实主义:注重按照生活本来的样子精确细腻地
描写想象。
• 代表诗人:杜甫 (激愤悲慨,沉郁顿挫) • 豪放派:气势豪放,意境雄浑. • 代表诗人:苏轼(豪迈旷达)辛弃疾(雄健奔放) • 婉约派:语言清丽含蓄,抒情婉转缠绵婉约. • 代表诗人:柳永(含蓄隽永)李清照(婉约缠绵)
苏轼评价柳宗元的诗“发纤秾于简古, 寄至味于淡泊”你同意吗为什么?
诗歌具有“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的 特点。
首句以朴实的语句概括两人的经历。第二句谢 了诗人对最后一刻相聚的留恋与分别惊心。最 后两句与友相约,看似平淡,实际上蕴含难舍 难分别愁离恨。全诗以直抒离情,寓复杂的情 绪和深沉感慨与朴实的表达中,语质朴意蕴深 婉,请平淡中而低回郁结。
• 落花有泪因风雨,啼鸟无情自古今。
• 故国江山徒梦寐,中华人物又销沉。
• 龙蛇四海归无所,寒食年年怆客心。
• 注] 屈大均,文学家,史学家。早年参加抗清斗争, 后退隐不仕。其地位与顾炎武、吴嘉纪比肩。屈大均 一生跋涉山川,结交前明遗民志士抗清,冀求复明
• 本诗的颔联和尾联表现出了怎样的语言 风格?请任选一联简要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