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数字教育城”建设

广州“数字教育城”建设

——全面进入“教育e时代”
建设背景
第三阶段:科技与教育融合创新阶段 (2009年——)
优化大网络 构建大平台 服务大教育
——打造智慧 “数字教育城”
建设背景
“教育e时代”工程实施以来,广州教育信息化 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教育 改革的深化,教育信息化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我市教育信息化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逐步突显出 在结构性、体制性、有效性、服务性等方面的矛盾 与问题。
➢ 发挥网络优势 ➢ 整合教育资源 ➢ 凝聚各方力量 ➢ 追求卓越服务 ➢ 提升教育智慧
建设理念
发展模式
➢ 服务体系化 ➢ 管理协同化 ➢ 应用人本化 ➢ 城乡一体化
——“四化”融合的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
主体内容
广州“教育云” 一 网:广州市教育科研网 一平台:广州“数字教育城”公共服务云平台 两 库:教育管理基础数据库、教育教学应用知 识库 四中心:教师学习发展中心、学生学习发展中心、 教育电子政务中心、社区学习交流中心
建设背景
广州“数字教育城”工程先后纳入到 《广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划》以及市委、市政府“信息广州”的总体规 划和关于建设智慧广州的实施意见中,2010 年启动建设,其公共服务平台已于2013年5月 底正式发布。
二、广州“数字教育城”建设现 状
广州“数字教育城”工程是由教育信息化的理 念与观念、体制与机制、环境与资源、信息技术及应 用、队伍建设、政策法规、标准与制度等因素构成的 区域教育信息化综合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是继“十一五”广州“教育e时代”工程之后的区域 教育信息化标志性工程。
对象全覆盖·资源全覆盖·服务全覆盖
建设重点
➢ 宽带网络“校校通” ➢ 优质资源“班班通” ➢ 学习空间“人人通” ➢ 信息科技“校园通”
➢ 公共服务的大平台
广州“数字教育城”
搭建平台
平台特点
故障管理
运Hale Waihona Puke 营监日志管理

个人门户
权限角色管理 (应用、 子系统、 模块、 角色、 权限)
身份认证管理
用户管理
平台特点 各取所需 桌面共享
编制了“数字教育城”接口技术规范 形成规范
重要突破
➢ 关键技术的应用 ➢ 标准规范的制订 ➢ 资源和信息汇聚 ➢ 用户群组的模式 ➢ 空间构建的模式 ➢ 资源服务的模式
三、广州“数字教育城”应用现 状
应用探索
大力开展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采用三 大基本策略,从科研引领、示范带动、活动推广三个层面, 大力开展教育信息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大力推进信息技 术在教育教学中的融入性应用,涌现出“非线性主干循环 教学模式”等一批规模可观、有应用推广价值的典型教学 模式和应用典型案例。
工作流引擎
单点登录
内容管理系统 系统管理 网站管理 信息管理
性能管理
LDAP目录服务
基础数据库 硬件、机房与网络基础设施
MQ消息服务
统一认证 可控可管
第三方系统 接口
第三方 系统
数据共享 和
交换系统
第三方 系统
第三方 系统
平台特点 实名注册 单点登录
平台特点 按需推送 个性定制
平台特点 群组关联 支持活动
空间应用
穗港“一课两讲”
广佛互联课堂
网络机器人制作活动
空间应用
广州市第九十一中学
白云区景泰小学
广州市第五十二中学
白云区江高小学
网络英语夏令营活动
空间应用
网络教育管理活动
空间应用
智慧校园
中小学智慧校园:依托教育科研网、宽带互联网、移 动通讯网、物联网等网络环境,充分应用智能、感知、协 同、控制等前沿技术,构建一个新型的学校运行系统,为 师生提供一个智能化的感知环境、一体化的综合服务平台、 人本化的教学支持系统、效能化的云端支持服务,培育智 慧型人才,提升教育智慧。它是“数字化校园”的深化和 发展,是信息时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态。
智慧校园核心要求是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观 念、优化教学模式、改革教育体制、引领教育走向。
智慧校园
总体思路:在现代教育理论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等 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构建绿色、安全、可管、可控的 数字化校园,创建与教学改革相适应的新型教学环境,提 供有效支持教育改革与教学评价的工具,培养智慧型的教 师队伍,以技术启迪智慧,以探索促进创新。



在线学习
训练平台
家 信信

校息 反
互馈
息 查 询 与 发
息 交 流 与 沟
动 布通
智慧教室的基础架构
——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 ——激发学生的学习智慧 ——建构师生学习共同体 ——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四、广州“数字教育城”未来展 望
工作重点
➢ 广州“数字教育城”公共服务平台的优化完善 ➢ 进一步优化完善全市的数字教育优质资源体系 ➢ 完善“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与应用机制 ➢ 深入开展信息技术与优质资源融入性应用研究 ➢ 大力开展中小学智慧校园建设与应用模式研究 ➢ 分层次开展教育信息化领导力执行力全员培训
建设背景
2009年,在广州“教育e时代”工程实施了5年 之际,为使广州教育信息化与广州“国家中心城 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区域文化教育中心” 的地位相称,与“信息广州”建设同步,市教育局 提出:建设广州“数字教育城”,构建高效能、一 体化的广州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使广州教育信 息化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形成新亮点。
广州市教育信息中心(电教馆) 张嘉志 2014年1月10日
汇报提纲
➢ 广州“数字教育城”建设背景 ➢ 广州“数字教育城”建设现状 ➢ 广州“数字教育城”应用现状 ➢ 广州“数字教育城”工作展望
一、广州“数字教育城”建设背 景
建设背景
“十五”以来,广州教育信息化大致经历 了三个发展阶段,呈现出螺旋式渐进的发展 态势。
建设背景
第一阶段:基础建设与基本应用阶段 (2002—2004年)
全面构建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 普及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 普及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培训 推进教育管理教学手段信息化
——广州教育步入信息时代
建设背景
第二阶段:整体推进与整合应用阶段 (2004—2009年)
优化整合区域教育信息资源 培养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全面提升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开展教育技术理论实践研究
工作思路: 统筹规划,顶层设计
改革探索,创新应用 高度共享、协同创新 分步推进、分类指导
智慧校园的基础框架
智慧校园的基本环境
资源管理 仿真实验室 与共享
工具软件 教学资源库
探究学

习系统
备课

自主学习 协作学习
课堂教学
行政办公


管理系统

问题驱动学习
探究协作学习
课程复习预习

课后辅导、评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