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建设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建设职业道德摘要: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其服务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经营者、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经济秩序。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本文就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建设进行了分析思考。
关键词:会计;职业道德;诚信十六大报告指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
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
”会计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根本要求。
然而,近年来一系列会计舞弊案,使会计行业的公信力受到严峻挑战,多个会计信息失真案,引发了会计行业的诚信危机,直接波及资本市场以及现代企业制度中委托代理关系的履行。
本文就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建设进行分析思考。
一、会计职业道德失范分析会计行为规范最普遍的标准是会计制度、准则,这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制度下的、对会计行为具有约束力的会计行为准则。
但是现实中,由于制度的局限性、经济活动的复杂性与会计个人价值观念的差异性使会计道德产生偏差。
分析其成因,主要有: 1.市场经济和社会变革对价值观念产生影响。
洗煤滤布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社会经济成份、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人们的利益格局随之多样化和复杂化,单一利益关系转向多层次、大跨度利益格局。
利益关系的变化反映在思想意识上,必然会引起道德冲突。
在一些地区和领域,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意识抬头,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受到削弱。
作为市场经济微观机制运行的基础、体现着竞争和合作精神、既利己又利他和自利行为,在一些思想中被理解为不讲信用和规则,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和自私行为,会计领域也同样遇到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的困惑,在会计职业道德滑坡过程中,小团体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冲突的占会计职业活动中利益关系的大多数,而且往往是小团体占了上风,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2.从业环境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影响。
会计操作人员是单位内部的从业人员,是受聘、受雇于会计控制者,其个人利益受制于单位领导者。
当二者发生道德冲突时,会计人员则面临两难选择,坚持职业道德、准则有可能被辞退下岗。
当前突出存在的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大都是会计控制者授意、指使、强令会计操作者编制虚假会计信息造成的。
这种不良的职业道德表现,正是个别单位负责人的意志体现。
另外,会计人员坚持职业道德的外部法律环境不佳,表现在会计人员坚持准则的法律保障和法律救济制度不完善,也不利于会计人员形成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
3.会计职业道德宣传和监督检查手段的缺乏。
任何社会发展阶段的任何领域,不可否认制度对人的行为的规范作用,同时更不能忽视道德对人的行为理性的内化作用。
部分会计从业者道德素质偏低,除以上两方面原因外,与道德教育不够有很大关系。
我们的学校教育,较长时期片面注重智育,忽视德育,1989年,邓小平同志指出,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而他所说的教育问题就是指思想政治教育。
此外,造成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缺欠和失范的原因还有很多,诸如会计纪律松弛,惩治违法行为不力、缺欠职业道德自律组织和对道德优劣表现赏罚不分明等等。
二、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职业活动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道德标准。
由于会计工作涉及的范围特别广泛,触及到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经济交往关系最为敏感,处于防范的重要关隘,所以,需要会计人员具有高度的法制观念和高超的业务处理能力,高尚的思想境界和社会公德精神。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一方面要不断努力学习国家制定的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以及本职业务技术,提高从业执法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注意职业道德素养及敬业精神的培养,两者缺一不可。
从某种角度说,只有实现了以法理财与以德理财相结合,我们才能做好会计工作,会计工作质量才会得到保证。
根据我国会计工作的实际情况,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敬业爱岗。
会计人员应当热爱本职工作,努力钻研业务,为做好本职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使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适应所从事工作的要求。
2.廉洁自律。
用道德观念自觉地抵制自己的不良欲望,公私分明,遵纪守法,不贪不占。
保守国家及本单位秘密和商业秘密,除法律规定和单位负责人同意外,不能私自向外界提供或者泄露本单位的会计信息。
3.客观公正。
会计人员办理会计事务应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不偏不倚。
4.熟悉法规。
会计人员应当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能正确领会各项法律、法规和制度的精神。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规定的程序和要求从事会计工作,外理会计业务事项,依法履行监督义务,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及时、完整。
5.文明服务。
即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和业务管理情况,运用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滤布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
三、会计行业诚信建设会计行业作为市场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提供会计信息或鉴证服务,而会计信息是广大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当局等使用会计信息、政府部门进行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
会计是诚信行业,会计诚信是会计社会经济性的核心与基础。
如果会计失去诚信,弄虚作假,欺诈舞弊,使会计的社会公信度受到影响,会计关系得以存在的基础就会随之崩溃,会计行业的生命力也就随之结束。
会计制度对会计行为规范的有限性,决定了解决会计诚信问题,既要发挥会计法制对会计自律的外力作用,又要加强道德建设使会计自律内化为自觉行为。
强化会计诚信,首先要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规范。
在市场经济中道德规范有其独特功能,这是法律和规范无法替代的。
道德是一种无形的观念规范,其特征在于得到绝大多数会计从业人员的自觉遵守和维护。
会计人员诚信水平,取决于他们以道德为基础的行为自律程度。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并建立从业人员个人的信誉档案,对其执业状况、守法状况、等进行严格的登记,守信者受鼓励,不守信者受惩罚。
鼓励媒介披露不讲诚信的人,对不守诚信而造成严重后果者,不仅要在经济上追究其责任,还应追究其法律责任。
其次要结合“以德治国”的思想,加强诚信教育。
诚信不仅仅是道德要求,而且是市场经济下的基本游戏规则。
因此当前应配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全体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诚信教育,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
所有会计人员要真正做到“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再次要加强社会监督与评价机制。
是否遵守了道德标准要靠社会舆论和公众的评价,而不仅仅靠法院和政府认定。
没有舆论支持的道德标准,只是纸面上的道德标准。
目前对于造假账的舆论谴责己经给企业、会计师和审计师造成一定的压力,但这种谴责大多是针对整体而非具体企业,多数是学术性、政策性的而非实用性的。
我们还缺乏评价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环境、社会力量和动力机制。
因此,要在法律上明确,根据公开的财务报表对上市公司所作的分析,属于言论自由,不构成名誉侵权。
应当建立和培植揭露虚假会计信息的市场力量,以改变目前造假力量大于抑制力量的失衡状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已超出了会计范畴本身,其影响之大已经引起各级领导和社会公众的普遍关注,会计诚信关系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
就目前情况而言,加强会计道德建设和会计法制建设,重塑会计诚信形象是全体会计从业者的责任。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与诚信建设》附送:浅谈信息化建设与工商登记浅谈信息化建设与工商登记工商登记与监督管理是我国工商行政管理系统的两项重要职能,实行工商信息化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工商电子政务的开展,提高办公效率,可使政务创新有新的依托。
同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工商登记与监管模式也在不断实现着创新与发展,工商体制改革和职能的转换,使登记工作由繁重走向简便,由杂乱走向规范程序化,监管由驻场管理制向辖区巡查制转变,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规范化监管转变。
随着工商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电子政务步伐也将进一步加快,将逐步推行网上办照、网上年检、网上查询、网上监管,实现网上互联审批,在信息技术上支持和拓宽了工商监管领域,对电子商务、网络交易等新兴领域可以进行深入的监管,依法查处网上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加强信息化建设,可以改变政府的工作方式,冲刷沉积已久的僵化体制。
现在,普通大众已经能够感受到这种变化,本文来自.gongwen123.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使电子政务正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作用,它所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
相信大家对公安部门的“全国网上追逃”印象深刻,通过信息全国联网,实现全公安系统上下联动,针对目标实施全国布控,使罪犯难逃法网。
因此,建立“数字工商”模式的资源共享系统,供全国各级工商系统电子政务使用,真正实现“互通互联,资源共享”的意义就显得十分重要。
如与各行政执法部门共同建立企业不良信誉的记录库与法定代表人不良行为记录库、通过身份证号码输入识别自然人身份的真假(由公安系统信息支持)等,可以在进行企业登记注册时通过以上手段检查相应资料是否真实有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审查错误,避免核发营业执照错误,保证进入市场竞争的主体的合法性。
因而,必须加快工商信息建设的进程。
首先,工商信息化建设必须是实现网上办公,运用网上办公系统。
这需要有一个智能化程度高、方便、快捷的办公系统,用以支持日常工作和管理。
如系统内部办公信息网的建立,.freekan.实现网上公文流转、上下文传递,做到网络互联、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提高机关的办事效率和应变能力;建立工商全系统“红盾信息网站”的改造,建立网上企业不良行为记录管理系统和企业良好行为记录管理系统;加速建设工商电子政务,逐步实现网上办照、网上年检、网上查询,建成政府部门互通的“网上并联审批”系统;积极开展与有关行政执法部门进行联网,形成一个纵向互通、横向互联、立体的工商行政管理执法网络系统。
其次是信息安全体系。
信息系统的安全体系建设是电子政务及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重中之重,必须保证数据和资料的完整性。
因此,除了建立防火墙防病毒、进行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基本手段之外,基于数据安全考虑,更要建设一套数据存储与备份系统;同时要配备足够的专门人员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维护工作,保证工作的连续与稳定。
就目前南京市正在使用的“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信息系统”而言,出现的问题就较多,系统不稳定,有硬件方面的,也有软件方面的,由于专门维护人员不够,对信息系统的操作使用没有定期的培训计划,维护者对系统使用及安全维护的知识不够全面,使用者更是对不断更新的信息系统难以及时掌握运用,出现问题往往不能迅速解决,延误工作,不能及时兑现对外承诺,容易引起群众误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