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全一册优质课时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全一册优质课时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二全一册课时作业(含答案)课时作业 1[基础演练]1.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弥.望(mí)点缀.(zhuì)幽僻.(pì)B.倩.影(qiàn) 袅娜.(nuó) 斑驳.(bó)C.参差.(cī) 脉脉.(mò) 名曲.(qǔ)D.梵.婀玲(fán) 空.隙(kònɡ) 颤.动(chàn)【解析】D项的“梵”读“fàn”。

【答案】 D2.选出下面的字形有两处错误的一项()A.没精打采参差剑裾和谐B.翁翁郁郁点辍幽僻苍茫C.纤腰束素倩影班驳酣眠D.迷迷糊糊袅娜渺茫婉然【解析】A.剑→敛;B.翁→蓊辍→缀;C.班—斑;D.婉→宛。

【答案】 B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这是独处的________,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②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________着些白花。

③树缝里也________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A.好处盛开漏着B.妙处点缀透出C.妙处点缀漏着D.好处盛开透出【解析】此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

这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

辨析近义词,不能只是孤立地去分析词的义项,一定要结合语境,具体分析,灵活运用。

解答此题我们可以联系课文,抓住“点缀”“漏着”这两个关键词去分析。

如“点缀”,意思是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美好。

【答案】 C4.下面加点词或语素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眠.歌(睡眠)弥.望(满)B.袅娜..(柔美的样子)丰姿..(也作“风姿”,风度仪态,一般指丰满的姿态)C.倩.影(美丽)脉脉..(这里形容水流的声音)D.妖.童媛女(艳丽)兼.传羽杯(双方)【解析】A.“眠”指催眠;B.“丰姿”指美好的姿态;C.“脉脉”形容水没有声音,好像深含感情的样子。

【答案】 D5.下列哪些景物引发了作者由喜悦而哀愁的情绪变化,正确的一项是()①无边的荷香月色②幽僻、阴森的小煤屑路③没精打采的路灯光④热闹的蛙声、蝉声⑤江南采莲的盛况A.①③④B.②③④C.③④⑤D.②④⑤【解析】融情入景、即景抒情是这篇文章的动人之处。

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哀愁是本文的感情线索。

答此题应把握住这两点。

①反映的是由哀到乐的变化,②句仅能反映作者低落的情绪。

【答案】 C6.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A.我也像超过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

B.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

C.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解析】A句中“超过”用词不当,应是“超出”;B句中“远远近近”“高高低低”,粗看似重复啰嗦,实际上写出了荷塘四周树的错落有致,有立体感;C句中“风流”特指采莲男女不拘礼法表露爱情;D句是一个比喻句,比喻生动别致。

【答案】 A7.下列句中修辞特点与“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一句相同的句子是() A.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

B.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C.(白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

D.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解析】A句运用了暗喻;B句与C句运用了明喻;D项与例句均运用了通感这一修辞方法。

【答案】 D8.从下面找出与“颇不宁静”内涵不相符的一项()A.朱自清先生的心境很欢愉,因此写出了如此幽雅美好的景色。

B.从荷塘月色的美景中,反映出了作者在特定时代背景下的苦恼、彷徨。

C.朱自清先生希望在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的解脱而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

D.江南采莲旧俗中的欢乐,恰与作者眼下的孤寂形成对比,表达了作者心中那难以排解的缕缕哀愁。

【解析】“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一句是全文的文眼,全文都受这种低调情绪的影响,表达的感情既有忧愁,又有欣喜,既不热烈也不过于悲沉。

再者,幽雅美好的景色,使作者“超出了平常的自己”暂得自由而心系于美景。

【答案】 A9.对下面的这个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A.荷塘的“四面”即“四周”,这句话等于说这荷塘被不少树圈在中间(包围在中间)。

B.这句话告诉读者荷塘四面树的两方面情况:一是数量多,二是长得茂盛。

C.这是个定语后置句,与常式句不同,采用这种句式是为了突出强调定语“蓊蓊郁郁”。

D.这是个变式句,用这种句式,是为了突出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

【解析】这是个变式句,采用倒装的形式不是为了突出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而是为了突出“蓊蓊郁郁”。

【答案】 D10.阅读下面四句诗,完成后面两题。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1)诗体是()A.绝句B.律诗C.散曲D.古体诗(2)对这几句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交代采莲的时间和地点。

B.第二句写莲花盛开时出水很高,超过了船上人的头。

C.第三句写莲蓬成熟了,压弯了莲茎,因而要低头采摘。

D.第四句是说莲子像刚出水一样清亮,“莲子”是双关,“怜子”即爱你之意。

【解析】(1)本诗属南朝乐府诗;(2)本诗写一个青年女子从春到秋,从早到晚对所爱男子的相思。

第三句中“莲子”是双关语,隐喻“怜子”,即爱你之意。

第三句是说“低下头来细思量我那爱你之心”。

【答案】(1)D(2)C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1~16题。

①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②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③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④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⑤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⑥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⑦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1.第一段共七句话,请画出它们的段落层次。

①②③④⑤⑥⑦【解析】第一段写景的顺序依次是:①②荷叶,③荷花,④荷香,⑤~⑦写荷波。

【答案】①②|③|④|⑤⑥⑦12.第一段第③句描写荷花一连用了三个比喻,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从光泽、特点、情态三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层层荷叶中荷花的情状。

13.第二段多次使用叠词,请举例说明这样用的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静静地”用来修饰“泻”,准确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地倾泻,又无声响幽静幽美。

……14.从写法上看,第一段描写荷塘与第二段描写月色有什么变化?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的目的是考查描写手段,明确了这一点,就不难得出答案。

【答案】写荷塘主要是直接描写,写月色主要是间接描写。

15.从色彩上看,这两段景物有什么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可根据关键语句呈现的特征来回答。

【答案】素淡,朦胧。

16.这两段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淡淡的哀愁之中蕴含着淡淡的喜悦。

[创新迁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1题。

清塘荷韵季羡林楼前有清塘数亩。

记得三十多年前初搬来时,池塘里好像是有荷花的,我的记忆里还残留着一些绿叶红花的碎影。

后来时移事迁,岁月流逝,池塘里却变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再也不见什么荷花了。

每次望到空荡荡的池塘,总觉得好像缺点什么。

这不符合我的审美观念。

有池塘就应当有点绿的东西,哪怕是芦苇呢,也比什么都没有强。

最理想的当然是荷花。

中国旧的诗文中,描写荷花的简直是太多太多了。

周敦颐的《爱莲说》那一句有名的“香远益清”是脍炙人口的。

中国没有人不爱荷花。

可我们楼前池塘中独独缺少荷花。

每次看到或想到,总觉得是一块心病。

有人从湖北带来了几颗莲子,外壳呈黑色,极硬。

据说,如果埋在淤泥中,能够千年不烂。

我用铁锤在莲子上砸开一条缝,让莲芽能够破壳而出,不至永远埋在泥中。

这都是一些主观愿望,莲芽能不能长出,都是极大的未知数。

反正我总算尽了人事,把五六颗敲破的莲子投入池塘中。

这样一来,我每天就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次。

心里总希望有一天“小荷才露尖尖角”,有翠绿的莲叶长出水面。

可是,投下去的第一年,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出现什么东西。

到了第二年,春水盈塘,绿柳垂丝,一片旖旎风光,我翘盼的水面却仍然没有露出什么荷叶。

此时我已灰了心,以为那几颗硬壳莲子,不会再长出荷花了。

但是,到了第三年,却忽然出了奇迹。

有一天,我发现在我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几个圆圆的绿叶,颜色极惹人喜爱,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像水浮莲的叶子一样。

而且最初只长出了五六个叶片。

我总嫌有点少,希望多长出几片来。

我天天到池塘边上去观望。

有农民来捞水草,我请求他们手下留情,不要碰断叶片。

经过了漫漫长夏,凄清的秋天又降临人间,池塘里浮动的仍是孤零零的五六个叶片。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虽微有希望但仍令人灰心的一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