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说课课件(..
Page 3
课 程 定位
LOGO
2、课程作用
(1)大学语文是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干课程 (2)大学语文能够夯实从业实力,并为转换职业提供必要 的条件 (3)大学语文课程是终身教育的需要
要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Page
4
课 程 定位
Page 17
四、课程的教法和学法——学情分析
第一步: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 第一次上课让学生自我介绍自由发言,让 学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上台畅所欲言, 很多学生在台下是夸夸其谈,但一旦走上 讲台,难以避免产生内心的紧张,语言组 织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就会大打折扣。 第二步:让学生尝到实践的甜头 精学一篇诗歌,带领学生有感情的反复朗 读,老师带头做出夸张投入的肢体语言,做 到声情并茂,激发学生表演欲望,给与学生 极大地鼓励。
德( 情 育感 目目 标标 )
三、教学大纲——重点难点分析
阅读欣赏
阅读欣赏
读 说 写
口语交际 即兴演讲
三、教学大纲——课程安排、考核方法
课程安排:用一学年讲授,周课时2节,共68学时
考核方法:
平时出勤作业 20%
+
平时在课堂中的表现 30%
+
期末考试 50%
四、课程的教法和学法——学情分析
学生整体情况分析
LOGO
大学语文说课
汉语言文学教研室 2012年6月
由NordriDesign™提供
LOGO
大 学 语 文 说 课 内 容
课程定位
教材分析
教学大纲
课时教法和学法
课程教学设计
Page
2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
LOGO
大学语文是高职高专院校为各类专业 学生开设的一门文化素质教育公共基础课。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基础性、工具性 与审美性、人文性的统一,它以培养学生 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 表达能力为目的,同时注重对大学生人文 精神与品德素养的培养,是对大学生进行 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大学语文 是目前高校里仅有的可以起到文理渗透、 文化与科技交融,培养大学生人文精神, 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基础课程,在整 个高校学科课程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 职能。
高职院校学生基本功不扎 实,来学校学习也不是为了纯 粹的学术性的学习,而是掌握 实践知识,过多的语法分析和 文学赏析,对于高职的学生来 说不适用、不实际,对于不爱 好文学的学生来说甚至是一次 折磨。学生对于文字知识的学 习,有一种被动性,甚至有一 些抵制情绪,他们迫切的希望 学到课本以外的知识,能够马 上拿来社会实践的知识,所以 对于学生来说,实践性、可操 作性才是他们最关注的东西。
四、课程的教法和学法——学情分析
LOGO
教 学 理 念
在高职院校,我们的语文科目正 遭遇一种定位尴尬,有人说大学语文 就是高四语文,为了摆脱这种阴影,在 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将坚持“文学 是人学”的教学理念,让学生通过具 体的经典文学诱发他们对人生理想的 思考与追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关 心的不是文学自身,而是在忘记了一 切关于文学的概念性的东西以后,依 然存在的那些东西。因材施教,通过 这门课程增进他们对人生追求的进一 步理解,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让他 们告别浮躁,变得思虑深沉。
课堂讨论
任务驱动法
上台演讲
五、课程教学设计
章节 国学 经典 风土 人情 重点篇目 《诸子六章》 《大同》 《故乡的野菜》 《吐鲁番情歌》 教学实践 观看讲述孔子、老 子子的《百家讲坛 》内容 介绍自己家乡的风 土人情 教学目标 梳理中华民族传统儒家、道家思想, 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和增加人文关怀 意识 了解中国的民俗风情,增强学生的人 文主义意识 ,提高学生理解民俗风情 与个人成长的关系,养成关注社会不 同意识形态的习惯。 让学生通过对爱情生活的认识与了解 ,提高对健康、美好爱情的理性理解 培养学生爱国情感和民族大爱,增强 学生对诗词的审美 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审美情趣,激发学 生的表演欲望
LOGO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 高素质 职业素质 核心 综合素质 大学语文 主干 语文素质 技能型
职业技能教育
成才 目的 成人
科学教育
人文教育
途径
人 文 与 技 能 融 和
Page
5
课 程 定位
LOGO
3、前后续课程的衔接
中学 语文
梳理 提高
大学 语文
基础 平台
大学 中文学 选修课 及人文 讲座
Page
6
二、教材分析
外在脉络(文体分类)
LOGO
阅读欣赏
应用写作
口语交际
Page
7
二、教材分析
内在脉络(以实用和人文为线索)
LOGO
审美性
趣味性
人文性
实用性
工具性
Page
8
三、教学大纲
LOGO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德育目标
Page
9
三、教学大纲——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是大学语文的一个 基础目标,通过大学语文课的学 习,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文学 基础知识,具备阅读、鉴赏、分 析、评价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方 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不断拓宽学生视野,开拓学生思 维,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能够 顺利而准确地阅读并理解一般的 文言文。
爱国 豪情 词赋
《爱国诗二首》 《长恨歌》 《虞美人》 《水龙吟》
讨论当代大学生应 树立的爱情观 播放并引导学生学 习唱词的歌曲 现代诗歌朗诵比赛
现代 文学
《再别康桥》
五、教学课程设计 口语交际
交谈
演讲
辩论
毕业论文答辩
欢迎各位评委、老师 批评指正!
具体系部情况分析
教学理念
具体措施
四、课程的教法和学法——学情分析
具体系部情况分析
LOGO
艺术类专业学生往往有重视 专业轻视文化的学习倾向,但他 涉警专业学生大多以具 们情感充沛、思维活跃。针对这 备司法系统基层干警技能和 一特点,不宜对学生过高估计, 讲解的内容过于深奥,也不宜对 参加并通过公务员考试为学 学生过低估计,重复学生初高中 习目的,因而非常关心社会 所学知识,或是照本宣科、袭用 热门话题。于是在课堂上将 陈说,毫无个人见解,教师在教 课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授过程中,应更新教学观念,依 侧重于让他们轮流上讲台来 据学科、专业特点,科学设置教 演说的方法,这样往往能带 学内容与课程,创新教学手段与 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 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训练 知识结构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 激活学生长时记忆中相关的原有 克服面对考官怯场的紧张感。 知识,促进新知识的有效学习。 Page 16 我国古代就有“以其所知,喻其
知 识 目 标
三、教学大纲——教学目标
能 力 目 标
能力目标是凸显大学语 文与高中语文区别的重要特 征。通过大学语文课的学习 ,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 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语 言交际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 力,从而为专业课的学习打 下坚实的基础。
பைடு நூலகம்、教学大纲——教学目标
大学语文这门课程具有 无可替代的人文精神的传布 、道德熏陶与思想教育的功 能,这种功能不能靠空洞的 说教,而要使学生在各个经 典文章的感染教育下,促成 思想境界的升华和健全人格 的塑造,培养其爱国情感与 高尚的道德情操。
第三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针对学生感兴趣的热门话题,结合课本知 识制造讨论话题,提出不同观点,引导学生 积极发言,并将心中的想法整理成文。
具体措施
四、课程的教法和学法——教学方法
学法
提问法 讨论法
教法
引导法
悬念法
情景设置法
自主探研法
四、课程的教法和学法——学法指导
学法
案例法 文章赏析
教法
引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