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日照市发展港口物流业的分析及建议(易先进地理科学080260033)摘要:日照是黄海之滨新兴的港口城市。
地处中国大陆海岸线中部,山东省东南部,山东半岛南翼。
北依青岛,南临江苏省连云港,西接临沂,东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
日照港是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诞生、成长起来的新兴沿海港口,1982年正式开工建设,1986年投产运营,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沿海20个主枢纽港之一,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蓬勃发展和港口向“以物流为中心”的第三代港口的过度,向着港口现代物流业成为日照港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日照港口物流业发展分析一照港物流业的发展现状一)物流总量逐年增长2003年开通了日照港至韩国平泽港的客箱班轮航线。
2010年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2.27亿吨,位列大陆沿海第九大亿吨大港,山东省第二大亿吨大港,与青岛港联手打造的集装箱码头年吞吐量达到106.1万标箱,增长29.2%。
港口远期规划已获国家批准,规划建设深水泊位280个,年吞吐能力达到6亿吨。
二)物流企业蓬勃发展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为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独立法人企业,注册资金2.1亿元,总资产6亿元。
经营范围包括:矿石、煤炭等大宗散货贸易,船、货代理,集装箱拆装箱,陆路货物运输,水路客货运输,港口工程建设,仓储及配载等业务。
公司具有自营和代理进出口,国际国内船代、货代,国际集装箱运输(海关监管)等资质,为土石方工程专业承包三级企业,国家道路运输三级企业。
三)物流园区不断扩大公司还建有洗煤厂、矿石加工厂,在临沂建有“无水港”。
公司申请设立的日照保税物流中心(B型),规划占地1500亩,于2008年12月26日获得海关总署、财政部、税务总局、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正式批准,目前一期工程(260亩)现已建设完成,于2009年9月3日正式通过验收封关运营。
四)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2006年,公司经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中国船代协会、中国港口协会等9家行业组织的“第三届中国物流百强企业”的严格评选,成为全国100家物流企业,排名第53位。
2007年以来,公司连续三年被日照市人民政府表彰为日照市外贸先进企业。
2009年被山东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对外贸易百强企业。
公司成立以来,同港口腹地大型钢铁企业(上海宝钢、山东日钢、莱钢、济钢等国有大中型企业100余家)和国外矿石供应商(巴西、澳大利亚、南非、印度等国的矿石供应商以及俄罗斯、澳大利亚、朝鲜等国的煤炭供应商)开展了广泛合作,初步建立了以矿石、煤炭分销、配送为主的,集矿石加工、配煤及洗煤业务为一体的散货物流供应链。
同时,公司眼光向外,先后考察开发了蒙古国煤矿、菲律宾铬矿等项目,业务范围延伸到了海外。
二发展因素分析一)优势因素1 港陆优势日照港已成为全国矿石运输系统第一层次港口,全国煤炭运输南部大通道出海口,全国最大的散装水泥中转基地,中国北方第二大粮油加工中转基地,长江以北最大的木材接卸集散地和规模最大的液体化工集散地,集装箱内贸基本港和外贸支线港,国家规划的大型石油、天然气中转储运基地,在国家生产力布局和大宗散货运输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2 区位优势日照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位于环太平洋经济圈、泛黄海经济圈、中国沿海经济带与新亚欧陆桥经济带的结合部,是中西部沿桥地区的便捷出海口和对外开放窗口。
日照处于山东省重点规划建设的半岛城市群和鲁南经济带的结合部,是两大经济区域的组成城市,是鲁南经济带的唯一出海口,是山东未来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极。
“两港通四海、一桥系欧亚”,港口、铁路、公路、航空构建起日照的便捷交通网。
3 经济腹地优势依托港口优势,临港工业快速崛起。
以钢铁、能源、机械制造、船舶修造、浆纸、食品加工、粮油加工、木制品加工、石油化工等为基本框架,初步形成了日照特色的临港工业体系,工业主导地位得到确立并日益突出,经济结构实现了战略性调整。
2010年,38家临港工业骨干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税、利润分别为954.6亿元、75亿元、53.9亿元,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量的43.4%、36.5%、37.7%。
临港工业将以“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发展模式。
加快冶金、石油化工、能源、浆纸、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和修造船等临港工业的发展步伐,依托钢铁、汽车发动机、造船等骨干项目,加快培育关联配套产业,努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4 资源优势日照港拥有石臼和岚山两大港区,港区湾阔水深,陆域宽广,气候温和,不冻不淤,建港条件十分优越。
现有生产性泊位49个,泊位等级达到30万吨,通过能力超过1.5亿吨。
5 港口设施优势公司拥有集卡车、自卸车等各类大型运输工程车辆120余台(套),开辟有日照----华南集装箱航线、日照----韩国平泽客货班轮航线,可进行船代、货代、运输一条龙服务。
6发展机会(1)、国际产业发展所带来的机遇。
从国际产业发展趋势看,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资源、能源、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将持续上升,这必将对能有效降低成本的物流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实施。
从政策形势看,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国家将物流业列入了十大振兴产业,并制定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必将进一步加大对物流业的政策支持和投入的力度。
(3)、鲁南经济带的发展。
从发展现状看,随着鲁南经济带和新亚欧大陆桥的建设发展,鲁南临海产业区的规划实施,日照市独特的港路、区位优势将得到进一步凸显,区域经济合作将进一步加快,物流业发展的空间必将得到进一步拓展。
特别是经过多年的发展,日照市物流业已拥有良好的基础,物流社会化、专业化趋势加强,整体竞争实力不断提升。
(4)、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对港口的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以原料和能源工业为中心的“重化工业时期”,在这一阶段,能源消耗较大。
据有关部门预测,到2020年,我国煤炭在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将保持在65%左右。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中原崛起等战略的实施,必然引起对钢材、电力尤其是煤炭的需求。
能源结构的变化,将直接影响未来我国沿海煤炭、天然气、石油等的运输需求。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将来沿海煤炭运输仍有相当大的增长空间。
二)劣势因素1、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当前,物流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正在进一步加剧,物流业作为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物流市场需求急剧萎缩,运输和仓储等的价格和利润大幅度下降,一大批中小物流企业经营困难。
据2009年1月份的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创几个月来的新低,港口货物吞吐量同比下降5.7%。
公路运输价格略有下降,运价指数为70.1,比上月下降1.1个百分点。
据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王佐分析,目前已有超过四成的物流企业利润下降,甚至部分地亏损,区中小型物流企业开始退出物流市场。
从总体来看,国际金融危机不但给物流产业本身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冲击,而且也给其它产业的物流服务也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2、各港口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
日照港的主要竞争对手是青岛港和连云港,由于这三个港口之间的距离均在100公里左右,因而其经济腹地存在着较大的交叉性,港口之间的货源竞争非常激烈。
另外,我国环渤海湾港口群建设的迅猛发展,特别是天津港、河北省的黄骅港、曹妃甸港的快速发展,使我国北方铁矿石进口和煤炭的输出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将对日照港的腹地形成较大的压力,并面临着日趋复杂的竞争局面。
3、与外国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已有越来越多的外商来我国合资建设并经营码头,外国企业将会凭借其先进的管理技术、丰富的运作经验和低廉的竞争价格,同国内的物流企业展开激烈的竞争。
4、国际船舶大型化趋势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将对海上运输的大型化、规模化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必须对港口的功能进行革命性的变革。
与此同时,国际船舶大型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对大型深水泊位(如20万吨以上的原油泊位、10万吨以上的煤炭、矿石泊位)的需求将更为急切。
5、人才短缺。
由于专业物流人才,特别是物流运作方案的规划设计人才的缺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日照港口物流业的发展。
鉴于物流管理的系统性、复杂性,要求现代企业中的物流管理者不仅要精通物流管理技术,而且要熟悉生产工艺设备、生产工艺流程及市场需求的知识和信息,掌握企业内供应链流程、企业前向的制造供应链流程、企业后向的销售供应链流程;不仅要是运输和仓储“行家里手”,而且还要熟悉软件程序及IT系统,以适应网上交易的需要。
日照市作为新兴的沿海港口城市,建市的时间较短,开港的时间也不长,物流业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港口物流业人才奇缺,尤其是缺乏物流系统规划的高级管理人才。
三、加快日照市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一)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划,促进产业发展。
1、要进一步理顺和完善港口物流业的管理体制。
成立推进现代港口物流业发展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全市港口物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形成推动港口物流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要进一步明确各物流相关部门的职责,落实责任,并将其列入年终综合绩效考核。
2、立足于日照的区位、港口、腹地、货源优势,对全市港口物流产业的发展进行准确定位,将港口物流业作为作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来抓,以此来带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3、以近期出台的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为指导,按照城市的产业布局、功能定位以及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聘请专家尽快研究编制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总体规划。
在此基础上,对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已经编制的《日照港现代综合物流发展规划及其实施方案研究报告》进行修订完善,形成全市的港口物流业专项发展规划,为全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宏观指导。
4、要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层次分明、体系完整的物流业发展格局。
发挥港口优势,推动日照港区物流园区、岚山港区物流园区和煤炭、矿石、木材等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建设,吸引国内外大公司在鲁南临海产业区建立采购、物流配送和商品交易中心,拓展港口物流功能。
(二)以港口为龙头,加快建设现代国际物流体系。
要紧紧抓住国际物流网络形成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完善日照港的物流服务功能,使日照港成为国际物流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1、加快港口开发建设步伐。
市财政每年要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支持港口的建设。
要整合港口岸线资源,统筹规划使用。
进一步加大投入,并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加大资本市场融资的力度,加快矿石、煤炭、油品、集装箱码头的建设,促进港口的集约发展,提高港口的吞吐能力,打造物流发展基础平台。
2、进一步完善港口物流功能。
以国际上最先进港口作为参照系,紧紧围绕煤炭、矿石、粮食、木材、液体化工及集装箱等具有比较优势的物流服务项目,着力构建集采购、海运、陆运、储存、分拨、配送为一体的完整供应链,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的物流服务,打造具有竞争力的集装箱航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