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TRIPS知识产权案例 PPT
TRIPS知识产权案例 PPT
案例2. BYD与SONY的专利纠纷
案件发展:
2003年7月8日(攻)
日本索尼公司在事先没有进行任何谈判的情况 下,一纸诉状将比亚迪告到了东京地方法院, 指控比亚迪在2001年、2002年日本 CEATEC展览会上展出的两款锂离子电池侵犯 其特许第2646657号(以下简称“657专利 ”)、特许第2701347号两项日本专利权, 请求禁止比亚迪向日本进口、销售最主要的6种 型号的锂离子充电电池。
对,制定合理的政策导向,
采取更加开放的措施来应
对这一挑战。
THANK YOU!
比亚迪向东京地方法院递交答辩书及相关证据 38份,请求确认不侵犯索尼的专利权。在整 个诉讼过程中,比亚迪提交的辩论文件和证据 材料将近200份,共计5 000多页。
通过认真研究日本的专利法律,并获取大量的 证据对两项专利进行仔细分析
认定“657”专利并非有效专 利
比亚迪确定了明确的诉讼战略
(1)积极应诉,证明自己并没有侵犯索尼专利 (2)从根本上提出索尼的专利无效,釜底抽薪 ,使其不攻自破。
案例2. BYD与SONY的专利纠纷
比亚迪高层(含知识产权部)召开紧急 会议,进行应诉战略部署。之后,比亚 迪在日本聘请了著名律师团队,由公司 知识产权部组织负责组织应对诉讼,由 相关技术、市场部门给予充分配合。 研究起诉状及涉案专利文本,并和自己 的产品进行比较。
确信并未侵犯索尼的专利权
2003年10月8日(守)
2004年3月19日(反守为攻)
比亚迪向日本特许厅提起专利无效宣告请求, 请求宣告索尼的657专利无效。
主张657无效的理由
(1)不具备新颖性,违反日本专利法第29条 第1项第3号规定
(2)不具备创造性,是同行业技术人员易于发 明的,违反日本专利法第29条第2项规定,
(3)请求范围和发明的详细说明记载不充分, 不满足日本专利法第36条第3项和第4项规定 的要件
知识产权协定(实践篇)
案例1 美国zippo VS 浙江恒星
案例2. 比亚迪与 SONY的专利 纠纷
【案情简介】
(一)2006年
5月16日
美国芝宝制造有限公司(ZIPPO,简称“芝宝公司”)和芝宝商 标公司(Zippmark)以“打火机外观设计图形商标”为依据,向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USITC)提出申请,要求启动“337调 查”程序,并且要求ITC发布普遍排除令和禁止令。
2005年1月25日(逆转)
日本特许厅作出裁决,宣告657专利无效。
2005年3月2日(SONY的垂死挣扎)
索尼不服日本特许厅对其657专利作出的无效裁 决,向东京知识产权高等法院(日本知识产权高 等裁判所)提出上诉,请求撤销日本特许厅的裁 决,维持其657专利有效。
2005年11月7日
针对657专利无效上诉案,东京知识产权高等法 院作出判决:“驳回原告(索尼公司)的请求。 诉讼费用由原告承担。”
6月15日
ITC正式发布了ZIPPO打火机“337调查”立案的通知,进入 法定调查程序。
6月17日
温州市烟具协会召开理事紧急扩大会议,因应诉费用过高协 调无果。迫于应诉答辩时间有限,恒星烟具公司单方应诉。
9月15日
其他应诉方尚未提交不应诉理由 ,ITC行政法官签发了第8号行政 命令,根据ITC规则第16条裁定其 他应诉方缺席。
2005年12月2日
索尼向东京地方法院递交撤诉请求书,撤销所有 对比亚迪的指控。至此,由索尼在2003年7月8 日在日本本土提起的诉讼,以我国公司比亚迪获 得全胜告终。
比亚迪反诉日本索尼 专利无效案是我国企业首 次在境外赢得针对跨国公 司提出的专利无效案件, 而该案也因此被评为 “2005年中国知识产权 十大案件”
(二)2007年
7月18日
ITC正式裁决,通过了美国ZIPPO公司提起的“337调查” 申请,签发了对进口美国侵权打火机的普遍排除令。作为该 案中惟一一家应诉的中国企业,恒星烟具出口美国的打火机 产品不受ITC排除令的影响。
案例2. BYD与SONY的专利纠纷
当事人:
原告:日本索尼公司 被告:深圳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按照日本专利法,如果在专利侵权诉 讼期间,一方针对争议专利提出无效申请 ,法院应当暂时中止审理案件而等待日本 特许厅的裁决结果。而一旦该争议专利被 裁决无效,侵权之诉自然无法得到支持。
对于这次比亚迪针对657专利提出的 专利无效申请,索尼可以说是稳如泰山, 就连外界媒体也称比亚迪的无效申请是“ 不计风险的挣扎”。
消
1.加大了的制度建设和管理成本
极 影
2.提高了技术产品的价格水平
响
3.增加发展中国家社会就业和企业转型的压力
1.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
积
极
2.促进发展中国家的技术扩散
影
响
3.促进技术密集部门的外国投国家带来负 面影响的同时,也会带来 收益。我们应该冷静地面
经验总结
一.自主创新,未雨绸缪
拥有自己的核心专利技术是应 对跨国公司专利壁垒的根本
二.釜底抽薪,反守为攻
选择正确的诉讼策略是化解知 识产权诉讼的法宝
三.谁是谁非,证据为真
收集确凿有力的证据是赢得知 识产权诉讼的关键
知识产权协定(总结篇)
TRIPS对发展中国家 的积极影响
TRIPS对发展中国 家的消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