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1 沉积环境
页岩气藏形成的主体是富有机质页岩,它主要形成于盆地相、大 陆斜坡、台地凹陷等水体相对稳定的海洋环境和深湖相、较深湖相以 及部分浅湖相带的陆相湖盆沉积体系[3],如FortWorth盆地Barnett组沉 积 于 深 水 (120 ̄215m)前陆盆 地 , 具 有 低 于 风 暴 浪 基 面 和 低 氧 带 (OMZ)的缺氧厌氧特征,沉积营力基本上通过浊流、泥石流、密度流 等悬浮机制完成,属于静水深斜坡盆地相[4]。生物成因气的富集环境 不同于热成因型页岩气。富含有机质的浅海地带,寒冷气候下盐度较 低、水深较大的极地海域,以及大陆干旱-半干旱的咸水湖泊都是生 物成因气形成的有利沉积环境;而缺氧和少硫酸盐是生物气大量生成 的生化环境。在陆相环境中,由于淡水湖相盐度低,缺乏硫酸盐类矿 物,甲烷在靠近地表不深的地带即可形成。但由于埋得太浅,大部分 散失或被氧化,不易形成气藏。只有在半咸水湖和咸水湖,特别是碱 性咸水湖中,可以抑制甲烷菌过早地大量繁殖,同时也有利于有机质 的保存。埋藏到一定深度后,有机质分解,使PH值降低到6. 5 ̄7. 5范 围时,产甲烷的细菌才能大量繁殖。这时形成的甲烷就比较容易保 存,并能在一个条件下聚集成气藏。
2 生烃条件
(1)热成熟度(Ro)。美国五大页岩气系统的页岩气的类型较 多,既有生物气、未熟-低熟气、热解气,又有原油、沥青裂解气据 (Curtis,2002)[5],这些类型的天然气形成的成熟度范围较宽,可以 从 0.400%变化到2.0%,页岩气的生成贯穿于有机质生烃的整个过 程。不同类型的有机质在不同演化阶段生气量不同,页岩中只要有烃 类气体生成(Ro>0. 4%),就有可能在页岩中聚集起来形成气藏。
137
2011年第2期
石油地质
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黄 菲① 王保全②
( ① 中 法 渤 海 地 质 服 务 有 限 公 司 ② 中 海 石 油<中 国 > 有 限 公 司 天 津 分 公 司 渤 海 油 田 勘 探 开 发 研 究 院 )
摘 要 页岩气藏为自生自储型气藏,它的生烃条件、储集条件、保存条件相互影响,息息相关,热成熟度和有机碳含量控制页 岩的生气能力,而有机碳含量还影响页岩的储集性,是增加页岩孔隙空间的重要因素;页岩气藏储层致密,孔隙度和渗透率极低,裂 缝的存在会提高储层的渗透率,矿物成分影响其储集性能,其中粘土矿物有利于增加微孔隙,并且增加岩石对天然气的吸附能力,而 石英和白云石脆性较大,则有利于增加储层中的裂缝,并且对水力压裂造缝有利;页岩气藏对保存条件的要求较低。
(收稿日期:2010-12-21)
(接117页)时通讯,同时采用光电隔离技术,使模块的抗干扰能力 进一步加强。
(5)光电复位开关的工作原理分析。在液位检测系统中,根据 光电开关通断来清零。当检测系统电源停电时,需要对系统重新标定 清零。具体操作是:摇动滑轮,使浮球上升,在浮球到达油罐的最高 处时,把手放在光电开关处,此时光电开关为“断”状态,光电开关 Z指示灯变亮,光电开关信号被送到计数器,计数器此时清零。检测 系统把该位置视为最高点,再摇动滑轮使浮球下放,当浮球在液面保 持平衡时,系统根据计数器所计数值计算出此时液面的实际高度。
生物成因气一般形成于成熟度较差的岩层中。密执安盆地 Antrim生物成因型页岩的Ro 仅为0.4% ̄0.6%[6] ,未进入生气窗,页岩 Ro越高,TOC越低,越不利于生物气的形成。而福特沃斯盆地 Barnett页 岩 热 成 因 型 气 藏 的 页 岩 处 于 成 熟 度 大 于 1 . 1 % 的 气 窗 内 , Ro值越高越有利于天然气的生成。所以热成熟度不是判断页岩生烃 能力的唯一标准。
(2)有机碳含量(TOC)。有机碳含量是评价页岩气藏的一个重 要指标, 多数盆地研究发现页岩中有机碳的含量与页岩产气率之间 有良好的线性关系[7],原因有两方面:①是因为有机碳是页岩生气的
物质基础,决定页岩的生烃能力,②是因为它决定了页岩的吸附气大 小,并且是页岩孔隙空间增加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页岩新增游离气 的能力。如Antrim黑色页岩页岩气以吸附气为主(70%以上),含气量 1.415 ̄2.83 m3/t,高低与有机碳含量呈现良好的正相关性。Ross等的 实验结果表明,有机碳与甲烷吸附能力具有一定关系,但相关系数较 低(R2=0.39)。他认为在这个地区有机碳与吸附气量关系还可能受其 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粘土成分及含量、有机质热成熟度等。
关键词 页岩气 有机碳含量 热成熟度 储集条件 保存条件
页岩气是指主体位于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以吸附或游离 状态为主要存在方式的天然气聚集为典型的“原地”成藏模式 [1],页 岩气大部分吸附在有机质和粘土矿物表面,与煤层气相似,另一部分 以游离状态储集在基质孔隙和裂缝孔隙中,与常规储层相似。页岩气 藏按其天然气成因可分为两种主要类型:热成因型和生物成因型,此 外还有上述两种类型的混合成因型[2]。北美地区是全球唯一实现页岩 气商业开发的地区。目前北美地区已发现页岩气盆地近30个,发现 Barnett等6套高产页岩。2008年,北美地区的页岩气产量约占北美地 区天然气总产量的13%。至2008年底,美国页岩气井超过4.2万口; 页岩气年产量600亿方以上,约占美国当年天然气总产量的10%。目 前,美国已发现页岩气可采储量约7.47万亿方。Fort Worth盆地密西 西比系Barnett页岩气藏的成功开采掀起了全球开采页岩气的热潮。美 国涉足页岩气的油气公司已从2005年23家增至2008年60多家;欧洲石 油公司纷纷介入美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页岩气作为一种非常规油气 藏在国内也逐步受到关注。
3 储集条件
(1)矿物成分。页岩中的矿物成分主要是粘土矿物、陆源碎屑 (石英、长石等)以及其他矿物(碳酸盐岩、黄铁矿和硫酸盐等), 由于矿物结构、力学性质的不同,所以矿物的相对含量会直接影响页 岩的岩石力学性质、物性、对气体的吸附能力以及页岩气的产能。粘 土矿物为层状硅酸盐,由于Si-O四面体排列方式,决定了它电荷丰 富、表面积大,因此对天然气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并且不同的粘土矿 物对天然气的吸附能力也不同,蒙皂石吸附能力最强,高岭石、绿泥 石次之,伊利石最弱。石英则增强了岩石的脆性,增强了岩石的造缝 能力,也是水力压裂成功的保证。Nelson认为除石英之外,长石和白 云石也是黑色页岩段中的易脆组分。但石英和碳酸盐矿物含量的增 加,将降低页岩的孔隙,使游离气的储集空间减少,特别是方解石的 胶结作用,将进一步减少孔隙,因此在判断矿物成分对页岩气藏的影 响时,应综合考虑各种成分对储层的影响。
(2)储集空间。页岩气除吸附气吸附在有机质和粘土矿物表面 外,游离气则主要储集在页岩基质孔隙和裂缝等空间中。虽然页岩为 超致密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极低,但是在孔隙度相对较高的区带, 页岩气资源潜力仍然很大,经济可采性高,特别是吸附气含量非常低 的情况下。页岩中孔隙包括原生孔隙和次生孔隙。原生孔隙系统由微 孔隙组成,内表面积较大。在微孔隙中拥有许多潜在的吸附地方,可 储存大量气体。裂缝则沟通页岩中的孔隙,页岩层中游离态天然气体 积的增加和吸附态天然气的解析,增强岩层渗透能力,扩大泄油面 积,提高采收率。一般来说,裂缝较发育的气藏,其品质也较好。美 国东部地区产气量高的井,都处在裂缝发育带内,而裂缝不发育地区 的井,则产量低或不产气,说明天然气生产与裂缝密切相关。实际 上,裂缝一方面可以为页岩中天然气的运移提供通道和储集空间,增 加储层的渗透性;另一方面裂缝也可以导致天然气的散失和水窜。
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薄层砂
微相;在中期图2(c、d), Nhomakorabea湖盆范围扩大,河道的水体变
深,水动力变弱,水下分流河
道发育变弱,沉积物的粒度变
细。可见,水体能量与河道的
展布具有重要的耦合关系。水
体能量越强,河道冲刷能力就
越强,河道就越发育。水体的
图3 兴隆台油层沉积模式图
能量越小,河道冲刷能力就越小,河道发育局限。综合以上的研究成
3 液位检测系统在现场应用情况及误差分析
因为浮球液位检测系统是根据力平衡原理来设计的,所以,摩擦 力的影响是导致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在该系统中,采用了精密轴承 组成的导向滑轮组,并由精密链条导向,以最大限度减小滑轮摩擦 力,使系统的摩擦力降至约1N。系统同时采用了钢带牵引浮球,钢
带的热膨胀系数很小,因此其拉伸变形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液位检测系统在现河联合站的实验检测结果如下表:
(2)湖平面的相对变化控制了沉积微相的展布。兴隆台油层沉 积时期,盆地正处在扩张期,湖平面处于不断的上升阶段,沉积物的 供给速率相对比较低,这为研究区目的层主要发育水下的扇三角洲前
缘沉积创造了条件。
4 结论
(1)辽河油田杜229块兴 隆台油层扇三角洲主要发育水下的扇三 角洲前缘亚相沉积,而扇三角洲平原和前扇三角洲在研究区未见。扇 三角洲平原进一步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分流间浅滩、分流间薄层 砂、河口坝以及分流间洼地等5种微相类型。
(2)自下而上,研究区兴隆台油层总体表现为湖泊扩张,由浅 水到深水的逐渐演化过程,水下分流河道和分流间薄层砂为主要沉积 相带,也是研究区主要储油相带,是目前剩余油分布的主要区域。
(3)辽河油田杜229块兴隆台油层扇三角洲沉积主要受古地形、 边界同生断层以及湖平面的相对变化等因素控制。
参考文献 [1] 任德生,刘立,陈江,等.辽河坳陷西部凹陷曙北地区古近系层序地层 格架[J].石油勘探与开发,2004,31(1):48-50 [2] 于兴河.碎屑岩系油气储层沉积学[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 [3] 刘宝珺主编.沉积岩石学[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80 [4] 裘怿楠,陈子琪.油藏描述[M]. 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6 [5] 包连纯,支印民,段宪余,等.曙一区兴隆台油层超稠油油藏地质特征 及成藏条件分析[J].特种油气藏,2000,7:1-3 作者简介 于景锋(1982-) ,硕士,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 东),现从事油田开发研究工作。
(3)储集物性。页岩的物性对产量有重要影响。在常规储层研 究中,孔隙度和渗透率是储层特征研究中最重要的两个参数,这对于 页岩气藏同样适用。据美国含气页岩统计,页岩岩心孔隙度小于 4% ̄6.5%(测 井 孔 隙 度 4% ̄12%), 平 均 5.2%; 渗 透 率 一 般 为 (0.001 ̄2)×10-3μm2,平均40 .9×10-6μm2。 页岩中也可以有很大的孔 隙度,并且有大量的油气储存在这些孔隙中,如阿巴拉契亚盆地的 Ohio页岩和密歇根盆地的Antrim页岩,孔隙度平均为5% ̄6%,局部可 高达15%,游离气可以充满孔隙中的50%。页岩的基质渗透率很低, 但在裂缝发育带,渗透率大幅度增加,如在断裂带或裂缝发育带,页 岩储层的孔隙度可达11%,渗透率达2×10-3 μm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