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定边059309209会计学论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杨瑞李秀琴二零一五年八月二十日毕业论文任务书一、题目:论企业财务风险的分析与防范二、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本论文从企业财务风险方面着手解决中小企业的隐患,保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地发展。
三、主要技术指标:财务风险、企业四、进度与要求:6月19日参加动员会,与指导教师见面6月20日-6月30日论文调研,确定题目,填写任务书7月1日-8月20日论文写作修改五、主要参考书及参考资料:[1] 刘娟:《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问题的探析》,江西财政大学报刊.2009;[2] 张飞赵桂香黄晓璐:《浅谈建立有效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中南内刊.2006年95期;[3] 王旭:《企业筹资风险的控制机对策》,中国财经.2009年16期;[4] 王筱江:《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措施》,国际商务财会.2009年1期;[5]李燕:《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分析及其控制》,会计之友(J).2008年5月;[6] 陈燕余蓉:《论变动成本法与安全成本法的区别》,中国管理信息化(J).2009年10月6期;[7] 李咏梅杨洋:《财务风险管理研究探析》,财会通讯(J).2009年10月第3期;[8] 中国会计师协会:《财务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M).2009;[9] 中国会计师协会:《中国集团经济》,2011年27期;[10] 中国会计师协会:《金融经济》,2013年第10期。
学习中心:榆林定边班级:059309209 专业:会计学学生:杨瑞指导教师:李秀琴摘要中小企业是社会经济发展中一支具有重要地位的经济力量,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中小企业必须面对着极其复杂而又不断变化的经营环境,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财务风险成因措施企业目录摘要 (Ⅲ)目录 (Ⅳ)绪论 (Ⅴ)第一章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特征 (1)1.1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 (1)1.2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 (1)第二章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 (1)2.1在筹资方面,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 (1)2.2在投资方面,部分企业投资决策随意性大 (2)2.3在资金营运方面,难以加速营运资金的周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 (2)2.4在收益分配上较少考虑资本结构问题 (2)第三章财务风险存在的成因分析 (3)3.1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 (3)3.2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 (3)3.3财务管理可控范围的局限性 (4)3.4体制因素 (4)3.5市场因素 (4)第四章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及措施......................................................... 4. 4.1我们应构建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 (4)4.2对资金使用过程中资金成本风险进行控制 (5)4.3建立财务预测机制和预警系统 (5)4.4结合实际采取适当的风险策略,防范财务风险 (5)4.4.1回避风险策略 (6)4.4.2控制风险策略 (6)4.4.3转移风险策略 (6)4.4.4分散风险策略 (6)第五章总结 (6)参考文献 (7)致谢 (8)绪论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的经济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
一个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业绩如何,必然会体现在该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状况和结果上,表现为财务状况的好坏和财务成果的大小。
企业财务风险包括财务成果和财务状况的风险。
财务成果即收益财务状况即企业的偿债、营运、获利等能力。
财务风险与资金的筹措、运用、管理以及安全密切相关,对其理解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财务风险通常被称为筹资风险,它是企业在筹集资金过程中,由于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而导致的风险。
广义财务风险是指在企业的各项财务活动中,由于外部环节及各种难以预计或无法控制的因素影响,在一定时期内企业的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财务收益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第一章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特征一、企业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企业作为一个财务主体必然面临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导致企业财务机制不稳定并可能带来财务损失,必须对财务风险加以控制;同时企业完全消除财务风险是不现实的。
因此,企业在确定财务风险控制目标时不能一味追求低风险甚至零风险,而应本着成本效益原则把财务风险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二、企业财务风险具有不确定性风险作为一种现象,其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然而具体到某一事件,风险是否发生以及程度强弱又是不确定的。
所以说,由于具体风险的发生和程度受有限因素的影响,如果对具体风险的相关因素充分了解并有效控制,则可以控制具体风险的发生和程度。
第二章我国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表现企业财务活动一般分为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资金营业和收益四个方面,相应地,财务风险就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营运风险、收益分配风险。
一、在筹资方面,企业资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普遍存在我国资本市场善不够发达,资金筹资手段不够丰富。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长期资本构成及其比列关系。
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
中国大部分生产经营资金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接入资金。
据有关部门统计80%以上企业既有自有资金投入也有银行贷款,65%的企业表示,企业负债的主要来源是银行贷款或非金融机构贷款。
有的企业资产负债率80%以上,还有的甚至超过100%。
一旦市场销售缩减,很难靠借新债还旧债的方式维持资金运转。
从企业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减少,短期负债过多,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很大。
企业过分依赖银行,当出现支付危机时,一方面使自己失去信任而加大其欠债风险,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
二、在投资方面,部分企业投资决策随意性大在企业中,不顾自身的能力和发展目标,热衷于铺新摊子,盲目投资,造成严重损失的的例子比比皆是。
企业在进行任何一项投资之前,都应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只有在综合考虑各项因素的基础上,当投资项目所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为正时才是可行的。
盲目追求外延式扩张及所谓多样化经营,未经深入调查研究便乱上投资项目,走向破产也就不足为奇怪了。
由于投资者对投资风险的认识不足,决策失误及盲目投资导致一些企业产生巨额投资损失。
三、在资金营运方面,难以加速营运资金的周转,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现代社会企业间广泛存在着商业信用。
一些企业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市场占有率,大量采用赊销方式销售产品,据有关部门统计,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居高不下,很多企业应收账款占流动资金的比重达50%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20%的水平。
企业直接相互拖欠货款现象严重,造成许多企业应收账款长期挂账,难以收回,甚至成为坏账。
据专业机构统计分析,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企业逾期应收账款总额一般不高于10%,而在我国,这一比例高达60%以上。
另一方面,在中国企业流动资产中,存货所占比重呢相对较大,存货的存在一方面可以防止存货的不足,保证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需要,另一方面,存货作为一项重要的资产,其品种繁多、数量较大,占用资金在企业资金总额中的比列往往较高,存货占用的资金较多,占用的时间较长,则存货的成本就越大。
资产长期被债务人和存货占用,使得企业缺少足够的流动资金进行再投资或归还到期债务,严重影响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安全性。
四、在收益分配上较少考虑资本结构问题股利分配政策不仅影响企业相关的各方面的利益,而且与公司的筹资问题和资本结构问题密切相关,涉及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在我国,由于企业为了长期稳定发展,一般较注重积累,而不倾向于导致企业现金流出的现金股利分配方式;较注重企业的经营成果,即利润指标,而对股价关心较少,从而在收益分配上与国际惯例差距较大。
与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股利政策相比,我国上市公司较少分配现金股利,代之以配股货送红股的分配方法,这在有意无意间助长了证劵市场上的投机气氛,无助于投资者形成正确的投资理念。
不仅如此,我国股利政策的指定性也往往无章可循,股利分配方案常常朝令夕改,令投资者无所适从。
第三章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财务风险存在的前提条件是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我国企业财务的成因很多,包括企业可控的及不可控的,企业内部及外部的等等,而且各种不同种类的财务分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具体内容如下:一、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
在现实工作中,我国许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
风险意识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导致决策失误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
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实现财务决策的科学化。
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三、财务管理可控范围的局限性管理过程中存在大量的主观判断,财务管理依据的信息也是不完全的,企业进行财务预测、决策和控制依据的会计报表、财务分析、经营分析、市场分析等信息都只可能尽量接近真实情况而不能反映事实,管理依据的不可靠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存在。
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常常会遇到不同财务分析方法定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的情况,这是决策人员就要判断哪个方法更科学,哪个方案更可行,大量的判断也决定了财务风险的存在。
四、体制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等体制性不稳定性风险是企业、政府、社会及个人所共同面临的最大外部风险因素之一。
五、市场因素企业产品销售市场风险是影响企业现金流和企业财务风险的主要风险之一。
第四章企业财务风险防范及措施一、我们应构建科学的财务决策机制建立科学的财务决策体制的核心是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决策程序的构建问题。
要在充分发挥民主,并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以系统分析方法为手段,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使决策者的主观意志与客观实际达到完美统一。
为了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性,必须建立一个由专家、技术人员、管理者和职工代表参加的决策领导机构,这是企业进行正确投资决策的关键,必须有一支作风好、技术硬、懂管理、会经营、有创新能力的决策者队伍。
决策者对风险的自控是指决策者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努力克服自身缺陷,提高自身认知水平,充分掌握所需信息,严格按照科学决策的标准与程序来实施决策。
决策者的自控核心是提高自身决策水平,其中的关键环节是根据决策的特点来改善自身的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减少自身的失误。
而就群体决策而言,除了每个参与决策者做好上述工作外,还应针对群体决策的特点,合理确定决策群体的规模,加强决策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并明确各自所应承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