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快哉亭记
苏辙
【自主预习】
作家作品
苏辙,字子由。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仁宗嘉祐二年(1057)与苏轼一起中进士。
不久因母丧,返里服孝。
嘉祐六年,又与苏轼同中制举科。
当时因“奏乞养亲”,未任官职,此后曾任大名府推官。
熙宁三年(1070)上书神宗,力陈法不可变,又致书王安石,激烈指责新法。
熙宁五年(1072),出任河南推官。
元丰二年(1079),因“乌台诗案”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
元丰八年,旧党当政,他被召回,任秘书省校书郎、右司谏,进为起居郎,迁中书舍人、户部侍郎。
哲宗元祐四年(1089)任吏部尚书,出使契丹。
还朝后任御史中丞。
元祐六年拜尚书右丞,进门下侍郎,执掌朝政。
元祐八年,哲宗亲政,新法派重新得势。
绍圣元年(1094),他上书反对时政,被贬官,出知汝州、袁州,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后又贬循州等地。
崇宁三年(1104),苏辙在颍川定居,过田园隐逸生活,筑室曰“遗老斋”,自号“颍滨遗老”,以读书著述、默坐参禅为事。
死后追复端明殿学士,谥文定。
文题背景
元丰二年(1079),苏辙因其兄作诗“谤讪朝廷”罪被捕入狱。
他上书请求以自己的官职为兄赎罪,不准,牵连被贬,监筠州盐酒税。
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了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还写了一首以快哉亭为题材的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辙则为它作记以志纪念。
【自主咀嚼】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
【江:指长江。
西陵:西陵峡,又名夷陵峡、巴峡,与巫峡、瞿塘峡合称为“长江三峡”。
始:开始。
得:得到,引申为进入。
平地:平坦的地势。
】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湘、沅,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其:代词,指代长江。
流:水流。
奔放:古今异义词,疾驰。
肆大:指水势开阔浩大而无阻当。
南:名词作状语,在南边。
合:汇合。
湘、沅:湘水、沅水,是湖南境内的两条主要河流,向北流入洞庭湖,汇入长江。
北:名词作状语,在北边。
汉、沔:即汉水,发源于陕西宁强县境内,古称沔水,流经汉中,故又称汉水,流至汉口注入长江。
益:更加。
张:张大,扩张,此指水势大。
】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
【至于:同义复词,到。
浸,灌:意思都是“注”。
这里形容江水浩荡的样子。
相若:相似。
】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张君梦得:张怀民,字
梦得,清河(今河北清河)人,苏轼友人。
元丰六年贬谪黄州,初到时寓居承天寺,曾与苏
轼一道夜游黄州承天寺,苏轼作《记承天寺夜游》记其事。
谪:贬官。
即:靠近。
庐:住宅。
之:助词,的。
为:建造。
以:表目的的连词,可译为“用来”。
览:观赏。
胜:美景。
名:名词活用为动词,为动用法,给(为)……取名。
】
【译文】长江流出西陵峡,开始进入平坦的地势。
它的水势开阔浩大,在南边汇合湘江、沅江,在北边汇集汉水、沔水,它的水势更加阔大了。
到了赤壁下面,江水浩荡,和大海相似。
清河县的张梦得先生,贬官居住在齐安,在靠近他的住宅的西南面建了一个亭子,用来欣赏长江上的美景,我长兄子瞻给亭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快哉”。
第一段:交代“快哉亭”的建造和命名。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
【盖:句首发语词,不译。
之:助词,不译。
所见:所字结构,看到的范围。
所,代词,与其后面的动词构成所字结构,可译为“……的……”。
舍:古代长度单位,一舍等于三十里。
涛澜:波澜。
开,显现。
阖(hé):通“合”,闭藏、消失。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
【昼:名词作状语,在白天。
则:连词,就,下同。
楫:划船的短桨。
这里代船。
出没:隐现。
其:代“快哉亭”,下同。
夜:名词作状语,在夜晚。
鱼龙:泛指一般的水族动物。
悲啸:悲鸣。
倏忽:很快地,忽然。
动、骇:均为使动用法,分别为“使…波动”、“使…害怕”。
这是说景色变化万端,能使见者心惊,并不是说景色可怕。
】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乃:却,竟然。
得:能够。
玩:欣赏,观赏。
几:矮的桌子。
席:座具。
举:抬起。
足:足够。
】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夫之舍皆可指数。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武昌:今湖北鄂州。
诸:众。
行列:名词作动词,成行成列。
消:消失。
舍:房屋。
指数(shǔ):指点着
数出来。
】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
【所以……者:……的原因。
此句为判断句。
】至于长州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骛,
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至于:表示另提一事。
长州:泛指江中长形沙洲。
滨:水边。
故:旧的,从前的。
墟:遗址。
曹孟德:曹操。
孙仲谋:孙权。
睥睨:斜着眼睛看,谓伺机夺取。
周瑜、陆逊:均为三国时吴国大将。
骋骛:纵横驰骋。
流风:遗风,前代流传下来的好风尚。
称快:使动用法,使……称快。
】
【译文】站在亭子里看到的范围很宽,从南到北可以望到上百里,从东到西可以望到三十里左右。
长江波涛汹涌,风云时开时合。
白天有来往的船舶在它的前面时隐时现,晚上鱼类在它的下面悲鸣,江面景象变化迅速,令人心惊目骇,不能久看。
现在却能够坐在亭子里的茶几旁座位上欣赏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看个够。
向西眺望武昌一带山脉,岗峦起伏,草和树木成行成列,每当烟雾消失,太阳出来,渔翁和樵夫的房屋,都可以一一指着数出来。
这就是取名“快哉”的缘故啊。
至于长江中的沙州岸边,古城的遗址,那是当年曹操、孙权争夺的地方,周瑜、陆逊纵横驰骋的战场,他们遗留下来的风采和遗迹,也足以使世人称快。
第二段:写亭以“快哉”命名的原因。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昔:以前。
从:使……跟随。
宋玉:战国时楚国大夫,辞赋家,相传是屈原的弟子。
楚襄王曾与宋玉、景差共游兰台,宋玉作《风赋》记游赏之乐。
景差:战国时楚国大夫、辞赋家。
于:到。
兰台之宫:即楚台,楚宫苑名,故址在今湖北钟祥。
飒:风的声音。
披:敞开。
襟:衣襟。
当:迎着。
快:痛快。
哉:语气词,啊。
寡人:诸侯自称。
庶人:百姓。
共:共同享受。
耶:表疑问的语气词。
】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独:只是。
雄风:宋玉在《风赋》里把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民之雄风”,并对二者作了对比性的描写,意在反映王侯生活的奢靡和贫民生活的悲惨。
耳:语气词,罢了。
安:怎么。
得:能够。
】玉之言,盖有讽焉。
【盖:大概。
讽:讽刺。
焉:语气词,不译。
】夫风无雌雄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
【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异:差别。
而,表转折的连词,却。
遇:指碰上好机会,被重用。
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