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知识资料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知识资料

中药学专业知识
LOGO
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一、考试介绍 执业药师考试时间:2013年10月19日、20日 考试科目: 科目所占比例: 科目考试时间:2.5小时 考试题型:最佳选择题(每题目1分)、配伍选择 题(每题目0.5分)、多项选择题(每题目1分)。 中药学部分:60分 A(24题、24分)、B(48题、24分)、X(12题、12分) 中药药剂学部分:40分 A(16题、16分)、B(32题、16分)、X(8题、8分) 卷面分值:合计100分。及格标准:60分
第二章 中药的性能
【大纲要求】
二、 中药 的性

(一)性能
1.主要内容
(二)四气的主要依据 1.确定依据
2.所示效用
(三)五味
3.指导意义 1.确定依据
2.所示效用与临 床应用
3.气味配合
(1)药性理论的内容 (2)中药防治疾病的机理
(1)确定四气 (2)四气与所疗疾病的关系
(1)寒凉性所示的效用 (2)温热性所示的效用
源、采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 学科。
第一章 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
大纲要求:
大单元
小单元
细目
要点
一、历代本草代表 (一)宋及其以前 作简介
1.神农本草经 2.本草经集注
3.新修本草 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1)作者 (2)成书年代 (3)学术价值
(二)明清以后
1.本草纲目 2.本草纲目拾遗
三品。
• 该书不仅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 大成,将本草学的发展提高到一个空前的 高度,而且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 地质、采矿等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对世 界医药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做出了举 世公认的卓越贡献。
• 6.《本草纲目拾遗》 作者:赵学敏,成书于乾隆三十年。
专为补遗、正误《本草纲目》而作, 载药921种,其中《本草纲目》未收载的 716种。
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1)确定五味的主要依据 (2)五味与所疗疾病的关系
辛味、甘味、酸味、苦味、咸味、 涩味、淡味的效用与临床应用
(1)气味配合的原则与规律 (2)气味配合与疗效的关系
(四)升降浮沉 1.确定依据 (1)确定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 (2)升降浮沉与所疗疾病的关系 2.所示效用 (1)升浮性所示效用 (2)沉降性所示效用 3.临床应用 (1)顺其病位用药 (2)逆其病势用药 (3)据气机运行特点用药 4.影响因素 升降浮沉转化的条件
• 4.《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作者:唐慎微
• 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 代的本草代表作。
• 书稿初成于公元1082年,定稿于公元 1108年以前。全书共30卷,载药1746种,
附方3000余首。
• 5.《本草纲目》 明代,李时珍,公元1578年,共五十二
卷,卷首附图1100余幅,载药1892种。 自然属性,分为十六部,六十类,不分
草著作的编写模式。
• 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初步确立了综合性 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的是
• A.《新修本草》 • B.《本草经集注》 • C.《本草纲目》 • D.《本草纲目拾遗》 • E.《神农本草经》
• 答案B
• 3.《新修本草》

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
本草代表作。书成于公元659年,是我国历
(五)归经 1.基础与依据 (1)归经的理论基础 (2)归经的确定依据 2.表述方法归经的表述方法 3.指导意义归经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六)有毒与无毒 1.特性“毒”的特性 2.确定依据确定中药有毒无毒的依据 3.影响因素影响中药有毒与无毒的主要因素 4.不良反应的原因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 5.使用注意使用有毒中药的注意事项
其他名著《本草备要》《本草从新》 《本草求真》《本草再新》《植物名实图 考》。
总结了16~18世纪本草学发展的新成就
• 7.新中国的本草《中华本草》
当代本草代表作。由国家中医药管理 局主持,南京中医药大学总编审,全国60 多个单位500余名专家历时10年编纂的划时 代巨著。
8980种。 全面总结中华民族两千多年来传统药 学成就,集中反映20世纪中药学科发展的 综合性本草。
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誉为世
界上第一部药典.

以《本草经集注》为祖本,继承并多
有创新,新增药物120种,共850种;书中
除本草正文外,还增加了图谱,并附以文
字说明,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
的先例。
• 比欧洲的纽伦堡药典早887年。
• 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是 • A.《新修本草》 • B.《本草经集注》 • C.《本草纲目》 • D.《本草纲目拾遗》 • E.《神农本草经》 • 答案A
3.中华本草
(1)作者 (2)成书年代 (3)学术价值
• 1.《神农本草经》 奠定了中药学的理论基础。各论载药365种,
以上、中、下三品分类。 该书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
就,是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为本草学的发展奠 定了基础。
•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是 • A.《本草经集注》 • B.《本草纲目》 • C.《神农本草经》 • D.《证类本草》 • E.《新修本草》 •
• 导言 ■考什么?——各论比例高,功能主治是重
点;
■如何讲?——突出重点,引导学习; ■如何学?——抓住重点,博闻强记。
总论(6分)
• 中药和中药学的概念: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中药
的认识和应用,是以中医学理论为基础。其品种
繁多,发展至今已达12800余种。
•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
答案 C
• 2.《本草经集注》 陶弘景著,南北朝,载药730种。 在《本经》基础上,补充了大量药物采收、鉴
别、炮制、制剂、“诸病通用药”、“服药食忌”等。

首创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法:玉石、草木、虫兽、
果、菜、米食等。

系统、全面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内容,反映
了魏晋南北朝的主要药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
• A.隋唐朝 • B.魏晋南北朝 • C.清代 • D.明代 • E.宋金元朝 • <1>、《本草纲目拾遗》为哪个朝代的本草代表作 • 答案C • <2>、《本草纲目》为哪个朝代的本草代表作 • 答案D • <3>、《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是哪个时期的本草代
表作
• 答案E • <4>、《新修本草》是哪个时期的代表作 • 答案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