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链分析报告

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链分析报告

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链分析报告
目录
第一节产业链简图及简析 (2)
第二节上游行业运行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2)
一、铁矿石行业分析 (2)
二、焦炭行业 (3)
第三节下游行业运行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7)
一、房地产行业 (7)
二、汽车行业 (8)
三、主要用钢工业行业 (9)
第一节产业链简图及简析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性产业,钢铁工业的上游包括铁矿石、焦炭、炼焦煤、废钢等生产原料,下游行业则包括建筑、汽车、船舶、装备等诸多行业。

可以说钢铁工业对国民经济中的许多领域都有影响,
是一个具有很高战略地位制造业部门。

数据来源:图1 钢铁行业产业链
第二节
上游行业运行及对本行业的影响
一、铁矿石行业分析(一)铁矿石进口量保持增长
矿价继续下滑2014年,我国铁矿石进口量93310万吨,全球铁矿石仍然维持供过于求的局面。

从数据来看,三大矿山的铁矿石产量继续增加,在当前全球钢铁行业没有明显好转的背景下,铁矿石需求量难以得到有效提升,过高的供给对矿价形成了较大的压力,铁矿石价格预期仍将呈现弱势运行状态。

铁矿石开采企业
煤炭开采企业
其他钢材原材料
生产企业钢铁生产企业钢铁消费企业资源开采
钢铁生产钢铁消费铁矿石贸易商
煤炭贸易商
其他钢铁原材料
贸易商钢铁贸易商图标说明:原材料物流
钢铁产品物流
钢铁贸易服务商
建筑行业(基建、房地产汽车制造装备制造
船舶制造等
数据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
图2 2014年铁矿石进口量及进口均价情况
(二)国产矿供应量逐月回升但全年增速低于上年
2014年,全国铁矿石累计产量151423.77万吨,同比增长 3.9%,增速比上年同期下滑6个百分点。

2014年,国内钢铁行业持续推进淘汰落后产能的进程,但产能过剩的局面仍然没有出现明显改善,难以有效拉动铁矿石需求量的回升,
国内铁矿石产量如果继续上升将逐步形成供过于求的局面,相关企业应注意控制铁矿石产量,避免陷入类似国际铁矿石过剩的艰难境地。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数据网
图3 2010-2014年中国铁矿石原矿量产量情况
二、焦炭行业
(一)焦炭产量呈下滑态势
2014年,全国焦炭产量47691.05万吨,同比减少0.04%,产量下滑幅度比上年同期扩大8.17个百分点。

2014年初开始,对钢铁和焦化行业环保问题的监
督和检查步步升级,逐渐加码。

根据目前的产量数据来看,在焦炭产能增加的情况下,通过环保的手段有效遏制了焦炭产量的扩张。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数据网
图4 2010-2014年中国焦炭产量情况
(二)焦炭价格有所下降
2014年,受房地产行业遇冷、宏观经济下行影响,国内钢铁价格持续探底,伴随煤焦产业持续的产能过剩,国内焦炭价格随之一路下行,上半年连续下跌近400元左右,跌幅近30%,至近7年来最低水平,国内焦炭市场走入漫长的低谷期,第二季度起价格止跌企稳,但弱势格局终难摆脱,市场疲态尽显。

1.1-3月份:宏观经济不景气,焦炭价格启动下行模式
国内焦炭贸易每年在四季度末一般会形成一轮“冬储”行情,焦炭价格往往由于下游用户的集中补库而被推高,次年1、2月份则由于下游冬储完成后采购节奏放慢,使焦炭价格一般表现出续涨乏力或冲高回落的特点。

2014年年初由于宏观经济低迷,钢铁行业呈现出旺季不旺的特征,传导至焦炭市场,焦炭价格未能延续2013年年末出现的短暂的回涨行情,反而因为钢材价格的大幅走低在
冬储结束后就急转直下。

由于钢材需求较弱而粗钢产量大幅攀升,市场供需矛盾加剧,焦炭原料市场开始受到较严重的打压,1月初,国内大部分钢厂开始连番下调焦炭采购价格,各地掀起一股前所未有的降价潮,并持续至春节后,至3月底价格跌幅逐步收窄,表现出趋稳迹象。

2.4月份:短期利好出现,市场止跌企稳
第一季度连续近400元的下跌幅度将国内大部分焦化企业推入长期亏损境地,3月份下游需求旺季的来临为市场带来一丝转机,钢材价格在4月初迎来一波较强势的上涨行情,带动市场氛围有所改观,各地长期跌跌不休的焦炭价格终
于呈现出企稳迹象。

当月中下旬起北方地区部分焦化厂开始小幅提涨,但下游用户的接受度并不高,而且短暂的利好因素并未能使长期低迷的焦炭市场彻底逆转,回顾2014年全年的一路下跌的主基调,这波反弹行情无论是上涨幅度、持续时
间还是影响范围都十分有限,几可以忽略不计。

3.第三季度:利好预期频频落空,市场进入弱势平稳期
在国内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国内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集中度低的矛盾长期存在,导致2014年上半年国内钢价屡创新低的同时,粗钢日产量仍在逐月攀升,第二季度末传统需求旺季结束之后,下游需求再度回落,继续延续至整个第三季度,国内焦炭产量自1月末一路攀升,至6月底达到4109万吨的历史高位,焦炭市场在行业产能过剩的大环境下维持长期的弱势格
局,随之国内焦化企业普遍通过降低开工率化解危机,第三季度焦企平均开工率降至近年低位,伴随着焦化厂库存走低及局部供需矛盾的缓解,市场表现出微弱的回暖迹象,国内主流市场焦化企业不失时机一再提涨,但钢材市场的稳步下探使焦炭市场的几次提涨均未能成功。

普钢指数自4月份至10月初总下跌幅度达到13.2%,钢价的长期走低终成下半年制约焦价反弹的最大阻力。

4.年底市场悲观氛围笼罩前路凶多吉少
第四季度焦炭市场整体延续了供需相对平衡的格局,两头承压的焦炭价格持续维持在难涨难跌的胶着状态,焦企方面普遍期望10-12月份冬储补库存阶段最终能带动价格回升,但自2013年起,焦炭价格走势的季节性特征表现出明显的
弱化,传统“冬储”对焦炭价格的拉动作用变得有限,2014年似乎更甚,钢厂由于下游需求乏力,对后期行情不抱乐观态度,对焦炭的采购心态更趋于理性和谨慎,市场并未出现大规模的集中采购活动,焦炭价格的上涨预期再度落空。

不过其中11月份APEC会议期间,内地启动覆盖范围更广的空气质量监控和空气
污染报告系统,河北及周边地区环保力度加大,钢材限产严重,10月中旬至11月初,钢材价格出现一波短期的强势回调,但最终对焦炭市场的拉动仍然十分有限。

一年时光伴着断断续续的希望与失望着在低谷中艰难捱过,焦炭市场终未迎来转机,及至年末,北方市场焦炭价格再度出现零星下调,利好因素缺席,悲观
压倒一切,预示2015年面临的局势将更加严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