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30 织物悬垂性试验
一、目的要求
掌握之外悬垂性的实验方法。
测定代表性织物的悬垂性能。
二、试验设备和试样
织物悬垂性测定装置或织物的悬垂性实验仪、剪刀。
不同品种的代表性织物若干块。
三、基本知识
织物因自重面下垂的性能称为悬垂性。
它反映织物悬垂程度和悬垂形态。
悬垂系数是指试样下垂部分的投影面积与原面积相比的百分率,它是描述织物悬垂程度的指标。
对于某些群类织物、舞台帷幕等都应具有良好的悬垂性。
织物悬垂性的测定原理(见图30—1)是将一定面积的原形织物试样1放在一定直径的小圆盘2上,织物依自重沿小圆盘周围下垂成均匀折叠形状3。
然后从小圆盘上方用平行光线照在试样上,得到一水平投影图。
根据试样投影面积与小圆盘面积之差的比值计算出悬垂系数。
悬垂系数越小,表示织物越柔软,悬垂性能越好;反之织物越硬,悬垂性能越差。
为了快速与正确的测定,现已有利用光电原理可以直接读数的悬垂性能测定仪,其仪器原理如图30—2所示。
织物试样放在支持助上,试样自然下垂,在支持柱下方装有抛物面反光镜3,并将点光源4装于反光镜焦点上,有反光镜射出的一束平行光线照射在试样上,因试样下垂程度不同时,对光的遮挡能力也不同。
柔软的织物下锤程度,遮挡光线少,硬挺的织物下锤程度小遮挡光线多未被遮挡的光线又被位于上方的另一个抛物面反射镜5反射,而再另一个反射镜的焦点上装有一光电管6,把反射聚焦光线的强弱变成电流的大小。
如织物柔软,电流大,悬垂性好。
用悬垂系数小来表示。
如织物硬挺,电流小,悬垂性差,则用悬垂系数大来表示。
四、试验方法与程序
(1)取织物试样一块,用剪刀裁取圆形试样。
(2)剪取与试样大小相同的制图纸,在天平上承重。
(3)将圆形试样放在小圆盘上,使试样的中心与小圆盘中心对准,并用圆形盖板压住
(4)打开电灯,并校正其高度,在不使试样产生虚影的条件下将电灯固定。
(5)再试样下放好制图纸,用铅笔将投影的图形绘下来,然后剪下图形,再次称重,并按式(30—1)计算悬垂系数。
(6)实验室采用自制设备测定悬垂系数时,图形试样尺寸在实验时具体规定。
如果采用YG81型织物悬垂性测定仪时。
试样夹持盘直径为12cm,而裁取的圆形试
样直径为24cm。
五、试验结果计算
织物悬垂系数按下式计算:
F=(G2-G3)/(G1-G3)×100(%)
式中:G1——与试样相同大小的纸重(mg)
G2——与试样投影图相同大小的纸重(mg);
G3——与夹持盘相同大小的纸重(mg);
思考题
织物的悬垂性与织物结构有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