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选用感冒药【摘要】:目的浅谈常用抗感冒药的作用和应用特点,以便临床合理选用。
方法学根据各种抗感冒药的处方组成,对其作用特点及应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结果不同的抗感冒药适用于不同症状的患者。
结论感冒患者应根据症状,合理选用感冒药,避免滥用及重复用药。
【关键词】:抗感冒药合理选择应用感冒和流感在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冬、春季较为多见。
儿童、老人、营养不良、体质虚弱、妊娠期妇女、疲劳和生活规律紊乱者均为易感人群。
根据病原体、传播和症状的不同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上感)和流感。
感冒俗称伤风,由多种病原体(鼻病毒、腺病毒、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感染所致。
感冒的传播途径有两种:1、直接接触传染;2、由感冒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鼻液、打喷嚏或咳嗽产生的气溶胶)而传染。
如感冒者以其鼻涕污染手或室内物品,再由此到达易感者的手,进而接种于鼻粘膜。
此外,人们对感冒病毒的易感性也受许多因素(环境、体质、情绪)的影响。
感冒发病较急,全身症状可有畏寒、疲乏、无力、全身不适,有时有轻度发热或不发热、头痛、四肢痛、背部酸痛、食欲不振、腹胀、便秘等。
严重时可继发细菌感染,但普通感冒不会造成大的流行,亦少见并发症。
流感系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极易造成大流行,往往在短时间内使很多人患病。
并发症较多(如肺炎、心肌炎、哮喘、中耳炎),老年人和体弱者易并发肺炎。
流感发病急骤,表现为全身酸痛、周身不适、食欲不振、乏力、高热、头痛、畏寒等;上呼吸道症状可能有流涕、鼻塞、喷嚏、咽痛、干咳等,典型病程约一周。
但感冒多为自限性,如无并发症,一般经4—10天痊愈。
由于感冒发病急促,症状复杂多样,迄今尚无一种药物能解决所有问题,抗感冒药大多数是非处方药,虽然药品名称不同,但药物组成类似,药物作用大同小异。
他们多是复合制剂。
抗感冒药是临床医师最常用的药物,而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今后将有更多的人自行选择抗感冒药,目前市售的抗感冒药品种繁多,如何指导患者选择抗感冒药,提高抗感冒药的疗效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这是医务工作者必需认真关注的一件事情。
目前,临床感冒用药品种多,用量大,随着大量新药、特药的不断涌现,老药新药的不良反应问题、安全性问题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
就其目前感冒患者日益增多,特就应用感冒药浅谈自己粗浅见解。
抗感冒药在我国和其他国家都是使用最多的药物类别,不仅是家庭的常备药,也是患者可以在药店随时买到的药品。
据报道 1998年全球在非处方药市场中,抗感冒药药物的销售额占第二位。
因此,正确应用本类药品和充分认识其不良反应对社会、家庭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了解感冒药的成分及作用常用感冒药的组方搭配如下:(1)、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安乃近等)。
对乙酰氨基酚虽为老药,但由于其退热效果明显,作用温和,对胃肠道刺激小,对老人幼儿安全性大,使用方便,在正常用量和正确使用下,无严重的不良反应而越来越多受到人们的关注。
对乙酰氨基酚是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不良反应较少,该药主要是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前列腺素的合成,以及阻断神经末梢的冲动而产生镇痛作用,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达到解热作用。
(2)、抗过敏药(如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组胺药可使下呼吸道的分泌物干燥和变稠,减少打喷嚏和鼻腔溢液,同时具有轻微的镇静作用。
(3)、鼻粘膜血管收缩药(如盐酸伪麻黄碱等)减轻鼻腔粘膜血管充血,解除鼻塞症状。
(4)、镇咳药(如右美沙芬、咳平等)右美沙芬是中枢镇咳药,用于感冒等引起的咳嗽,可缓解干咳症状。
(5)、抗病毒药(如病毒灵、金刚烷胺等)抑制腺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等复制。
金刚烷胺对亚洲A型流感病毒有抑制活性,抑制病毒核酸脱壳,影响细胞和溶酶体膜,干扰病毒的早期复制,使病毒增殖受到抑制。
(6)、中枢兴奋药(咖啡因)可以加强解热镇痛药的疗效,也可以拮抗抗组胺药的嗜睡作用。
还有人工牛黄、牛磺酸、葡萄糖酸锌、维生素C等药物。
二、谨防抗感冒药的不良反应解热镇痛药物用量过大或两次服药的间隔时间过短,会使患者出汗过多体温突然下降而发生虚脱。
比如安乃近退热效果比较强烈,易引起高热病人的大汗淋漓或休克、粒细胞减少等严重不良反应,尤其不利于老年人应用。
此类药物长期使用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和视物模糊等症状,其中阿司匹林可引起胃肠道出血,诱发和加重溃疡。
服用感冒通(含双氯灭痛)其可破坏胃粘膜屏障的脂蛋白,使H反弥散导致胃粘膜损伤引起出血,胃溃疡者更易发生。
同时感冒通还可以造成贫血、过敏性休克和血尿及肝肾功能损害。
快克和新速效感冒片都含有金刚烷胺,其半衰期为9~15小时,长期服用会产生蓄积,另外因其兼有震颤麻痹作用,用量过大使人注意力受到影响。
含有麻黄碱、伪麻黄碱的感冒药可使血压升高,脉压加大,甲亢、心脏病、高血压、动脉硬化、青光眼、糖尿病肺气肿和精神抑郁等疾病的患者不易使用。
康泰克口服后可因其血压升高和眩晕。
对乙酰氨基酚作为感冒药的主要成分,一般剂量极少引起不良反应,除个别病例可发生缺铁血红蛋白血症及皮疹、荨麻疹过敏反应。
各种不良反应一般均与大量长期用药、过量用药或伴有肝肾功能不全等异常情况有关。
长期大量用药可发生血小板减少症及肝脏损害。
对服用含有抗过敏药制剂者,不宜从事驾车、高空作业或操作精密仪器等工作。
含有右美沙芬的制剂对妊娠初期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这些都是人们用药时应该考虑的问题,趋利避害,结合自身的情况选择正确的药物,正确的剂量,合理应用。
三、避免重复用药重复给药或过量给药当心中毒。
许多不同的感冒药中含有相同的药物成分,如日夜服白加黑、泰诺、银得菲、康力诺、等感冒药中均含有解热镇痛药;快克、新速效感冒片、酚咖片等感冒药中均含有伪麻黄碱;感冒灵冲剂、感冒清、泰诺等感冒药中均含有扑尔敏等。
若患者治疗心切,盲目的联合应用这些药,必然使对乙酰氨基酚、伪麻黄碱、扑尔敏等药物使用过量而产生各种毒副作用。
非处方药具有安全、有效、经济的特点,但并不意味着这类药物的使用不会发生不良反应,若使用不当会引起过量。
如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两种药物重复使用,或在一个给药间隔内多次给药都可以使对乙酰氨基酚剂量过大,损害肝脏,增强对骨髓的抑制作用,其严重者可导致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别是老年人尤其要避免。
四、避免滥用药物许多人由于对某些药物的依赖性导致滥用药物,自觉或不自觉的常年服用含有解热镇痛药成分的感冒药,导致脸如土黄色,手足不自主运动等症状。
事实上这是一种以持续性并不断加大用药剂量为特征的自行性药物摄入行为,是一种慢性中毒的成瘾状态,对机体可造成严重损害。
五、注意抗菌药不是感冒药首先要明确抗生素对导致感冒或流感的病毒均无作用。
但病毒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当感冒时,病毒在咽喉部繁殖引起发炎,咽喉部细胞失去抵抗力,细菌会乘机繁殖,并发机会性细菌感染(如化脓性扁桃体炎、咽炎、支气管炎和肺炎),表现为高热不退、呼吸急促、疼痛、咳嗽、咳痰等症状。
此时往往要服用抗生素(如氨苄西林、头孢氨苄、红霉素、阿奇霉素)。
抗生素不作为常规用药,可根据感染的病原体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治疗。
对于弱、幼、老人及患有心肺基础疾病易合并细菌感染者,可经验用抗生素。
因为目前我国临床上抗生素的滥用已经非常严重,各种细菌的变异大大的增加了对抗生素对导致的抗药性。
感冒一般为良性和自限性,病程多在一周左右,无严重症状者可不用或少用药。
注意休息,多饮白开水、橘汁水或热姜汤水,并避免过度疲劳和受凉。
平时应到室外活动,增强身体的御寒能力,依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常开窗户,注意室内通风和清洁,勤晒被褥。
常做深呼吸换气。
感冒药连续服用不得超过7日,服用剂量不能超过推荐的剂量,老人可服用推荐剂量的四分之三量,如果一周内感冒症状没有缓解,需及时到医院检查,防止病情加重。
六、除了在用药方面要多加注意外,平时还要注意预防感冒的发生。
比如,在热得满头大汗时,不要用冷水冲头或洗冷水澡。
睡觉时不要对着电扇吹个不停,否则醒来后就容易感冒。
不要将空调开得过久,注意室内外温差不可过大。
在家里,能不用空调就尽量不用。
饮食中注意不能只吃清淡食物,而减少蛋白质的摄入量。
如果整天呆在家中陪着电视机度日,或者过分繁忙,长时间持续工作或过度疲劳等都会造成人体的免疫功能减低,导致感冒的发生。
因此,建议人们在早晚日照不强烈时,要坚持进行户外锻炼,以增强身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能力。
总之,安全、有效、经济、适当是合理用药的四原则,由于不合理的自我药疗,往往容易引起药源性疾病的产生和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人们用药一定要明确诊断,掌握病情,一旦感冒采取正确的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用药品种以少为佳。
在治疗中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抗感冒药引起的副作用大多较轻微、可逆,但选择时应注意:1应严格按药品说明书或遵医嘱服用,或在执业药师的指导下应用,忌超量、忌长期服用。
2一般不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感冒药合用。
3疗程要适当,停药要及时。
参考文献[1] 中华医药[2]新兴医药研究[3]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4] 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特非那定—罗红霉素【病史摘要】患者,女,32岁。
因“支气管哮喘合并感染” 应用特非那定、罗红霉素。
【处方】特非那定片 30 mg 2/d 口服罗红霉素胶囊0.15 g 2/d 口服【分析】因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如罗红霉素、克拉霉素、阿奇霉素等)能改变第二代抗组胺药(如阿司咪唑、特非那定等)的代谢,升高其血药浓度,有引起尖端扭转型室速的危险。
【建议】特非那定和罗红霉素不宜合用。
可把特非那定改换为赛庚啶,不过易引起嗜睡和精神性运动行为降低,对驾驶人员、高空作业和机器操作人员均应限制使用。
也可把罗红霉素改换为其他类别的抗菌药物,如阿莫西林。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垂体后叶【病史摘要】患者,女,56岁。
因“咳嗽、咳痰12年,咯血3h”入院。
诊断:支气管扩张,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并大咯血。
【处方】5%葡萄糖注射液 500ml垂体后叶注射液20U 静脉滴注 1/d【分析】垂体后叶含加压素,加压素能收缩小动脉,对大咯血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垂体后叶也能引起冠状动脉收缩,可导致心肌缺氧,故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禁用。
酚妥拉明可扩张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减少回心血量,起到“内放血”的作用。
10~20mg 加入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静脉滴注,连用5~7d。
适用于对垂体后叶禁忌者,用药过程中注意监测血压。
【建议】本例不宜应用垂体后叶,可用酚妥拉明代替垂体后叶治疗大咯血。
左氧氟沙星—硫糖铝【病史摘要】患者,男,53岁。
因“腹泻1d”就诊。
既往有“慢性胃炎”病史6个月。
诊断:①急性肠炎;②慢性胃炎。
【处方】左氧氟沙星胶囊0.5g 2/d 口服硫糖铝片 1.0g 3/d 口服【分析】左氧氟沙星可在胃肠道中与铝、镁离子形成不溶性螯合物,使其吸收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