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体育教育学生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实践

体育教育学生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实践

体育教育学生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实践在全球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中国科教兴国战略和教育教学革新方案实行的背景下,培养现代化社会的高素质的人才非常重要。

只有拓宽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因此,本研究通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习情况对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进行实证考察和分析,探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体系和实践能力培养中的现状,结合社会、用人单位对体育专业人才的要求,构建体育教专业学生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并提出了相对应的培养对策,以期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体系和能力的培养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的研究与实践。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本研究通过学校图书馆、中国知网,查阅收集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等相关文献,为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专家访谈法以专家访谈形式访问有关专家和教师,听取他们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构成,征求他们的意见与建议。

1.2.3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武体科院的体育专业2014级、2015级学生为调查对象。

制作了关于《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和实践能力研究》的调查问卷,随机向学生发放问卷160份,回收154份,有效问卷150份。

回收率96.3%,有
效率97.4%。

1.2.4数据统计法运用Excel电子表格,对回收调查
问卷原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的认识
2.1.1知识的构建知识结构,是指知识的内部构成情况,
它是由独立的知识单元和学科组成的,包括各知识之间的联系、作
用和比例,以此形成的整体功能。

并且具有层次性、动态性、比例
性和整体性”。

2.1.2实践能力的构成本研究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
能力主要从四个部分展开:体育教学实践能力、体育训练实践能力、体育竞赛实践能力、体育科研实践能力。

2.2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实证考察--
以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为例
2.2.1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武汉体育学院体育科技学院体
育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该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身
心素质、较高的文化品质和科学素养、较强的体育专业基本知识、
基本技能和教育教学能力,能胜任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课余训
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管理、体育科学研究、适应素质
教育要求和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专业化应用型人才。

课程设
置的特色:坚持全面发展,贯彻术科与学科的协调发展理念,构建“厚基础、强技能、重实践”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拓
展课程体系。

2.2.2实习情况武体科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实习培训是
学校统一安排,实习期为2个月,实习后的考核是根据平时的考勤
和最后的公开课,教师对评判学生教学能力进行评价。

根据实习发
现20%的学生的实习日志都是在实习之后在写,在这种情况下学
生针对自己在教学能力和理论层面不能及时的反馈。

2.2.3课外活动武体科院的课外活动主要有校运会、专项
积分赛、基本大赛、基本技能大赛、社团活动等几个部分,课外活
动缺乏多样化。

73%的学生都愿意参加,14%的学生对课外活
动不敢兴趣。

学生对课外活动的积极性有待提高。

2.2.4毕业范文通过对老师和学生的访谈,发现武体科院
学生部分在撰写毕业范文时,学术匮乏,无从下手,甚至连研究方
法都知之甚少,这也是影响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重要
部分。

2.2.5社会实践根据调查,武体科院体育教育专业部分学
生有较好的社会实践的经验,他们或是勤工俭学、或是锻炼能力、
或是选择利用自己的课外实践去做义工。

在整个社会实践的过程中,不但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专业知识的不、技能的掌握如何?还可
以不断反思总结,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

2.3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的
构建
2.3.1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体系构建根据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证考察分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知识分为一般
教育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学科理论知识、从事其他体育工
作的知识四个层的十个方面进行构建。

如下表1所示。

2.3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力结构的构建
根据《教师专业标准(试行》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同时结
合社会、用人单位对体育专业人才的要求以及体育学科本身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