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次世界大战历史专题复习

两次世界大战历史专题复习


5.为社会主义创造条件,俄 国爆发了十月革命;
一战对中国的影响
一战后巴黎和会的召开,中国外交失 败引发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 史舞台)
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进 入“黄金时期”。
大生纱厂
张謇 实业救国的末代状元
二战对中国的影响
1945中国代表团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
1.二战中,中国做出巨大贡献,国际 地位提高,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 国之一。
1939 1940. 1941. 1941.12 .9.1 4—5 6
1942.1 1942.7— 1944.61945.5 1945.9 1943.2
2.你认为二战进程分为那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




世界
国 德军 国

反法

突 进攻 突

西斯
斯大 曼 德
日本
袭 北欧 袭
——《历史论坛》
历史专题复习课
两次世界大战
一、梳理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展线索 二、构建重大史事逻辑 三、综合探究历史问题
一、梳理两次世界大战的发展线索
学习的难点、困惑之处
1.我认为两次世界大战有许多相同之处,如果稍不 留意就会弄混。 2.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不清楚。
记忆 理解
3.两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政治格局是难点。(15人)
结果 性质 重要会议
战后世界政治 格局 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以德为首的同盟国胜利 非正义的掠夺性质 一战后召开: 巴黎和会、凡尔赛会议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 济发展不平衡 经济大危机 轴心国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 1939.9.1德国突袭波兰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雅尔塔会议 以美苏为首的两级格局

同盟
林格 底 国
签署
波 和西 苏

的形
勒战 登 投
投降
兰欧




陆降

1939 1940. 1941. 1941.12 .9.1 4—5 6
1942.1 1942.7— 1944.61945.5 1945.9 1943.2
开始
扩大、演变为全球 性战争
反法西斯的 形式发生了 根本转折
反法西斯战 争走向胜利
二战爆发根本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近二十年,资本主义 发展极不平衡,德国随着其经济军事实力的迅 速增长,强烈要求从英法美战胜国手中夺取殖 民地和市场,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严重的经济危机引 起了政治危机,德国和日本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加剧
4.战争很残酷,为什么还有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战中凡尔登战役 5.二战进程的时间顺序比较难记。(5人) 6.记不住一战的交战双方,画示意图很难?
方法 掌握
7.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很难写。(4人) 8.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
价值 判断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交战双方 开始标志 主要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
结果 性质 重要会议 战后世界政治格局
相同点 不同点
一战
二战
1.根本原因:都是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 平衡导致。
2.核心参战国:德国
3.影响方面相同点: 都给人类造成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
客观上都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性质不同:一战是帝国主义掠夺性质的战争。 二战是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
战后世界国际格局不同: 一战后形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后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级格局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交战双方 开始标志 主要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 济发展不平衡
萨拉热窝事件
【示意图】
结果 性质 重要会议 战后世界政治 格局 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 济发展不平衡
经济大危机
任务一:设计地理方位示意图——把握空间概念
不符合地理 方位的位置
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不同: 一战后成立国际联盟
二战后成立联合国
【课标】 一战: 1.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等;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了解 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 2.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 3.通过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理解列宁领导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的重要历史意义。 二战: 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进程、《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等国际会议,理解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 艰巨性和胜利原因。
不能体现之间 相互的关系
他们的问题出在哪?
“读史不明地理则 空间概念不确定,譬 诸筑屋而拔基础也”
——梁启超
历史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时间和空间



三国协约




三国同盟






规律总结:设计地理方位示意图的原则
1.要以线条、符号、文字和简笔画来表示历 史知识内容。 2.符合地理方位位置 3.将众多历史现象正确分类,用简洁直观的 方式表达历史事物之间的关系。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雅尔塔会议
二、构建重大史事逻辑
探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形成的过程
所谓世界格局是指在国际舞台的 主要政治力量从自身的利益出发,在 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制约所形成的一 种稳定的结构状态,一种力量对比态 势,包括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军事 格局等。
探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格局形成的过程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20—30年代)
一战后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 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德、意、日法西斯的暴行
建立秩序 秩序解体 走向战争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强制”和平
走向战争
反思
启 示
20年休战
二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两级格局的形成过程


两 级 格 局
多 极 化 趋 势

两极格 两极格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雅尔塔会议 以美苏为首的两级格局
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战争 历时 参战国家 卷入人口 伤亡人数 经济损失
第一世界大战 4年
30多个 15亿多 3000多万 3400多亿美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6年
60多个 17亿 8000多万 5万亿美元
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一战
影 1.给各国人民带来沉重的灾 难。
合作探究 : 1.设计“隋朝运河示意图”。 2.设计“北宋、辽、西夏政权并立示图”。 3.设计“清朝疆域方位示意图”。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交战双方 开始标志 主要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 济发展不平衡 萨拉热窝事件
【示意图】
1914.7奥匈帝国向塞 尔维亚宣战
凡尔登战役
结果 性质 重要会议
响 2.世界格局发生变化:形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 1.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一次空 前的浩劫。
2.世界格局发生变化:形成了以美 苏为首的两级格局。
3.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3.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国
(五四运动)
家赢得了独立:中国、非洲国家)
4.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进步。 4.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
【教学目标】 1.知道两次世界大战的基本史实(主要进程) 2.分析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区分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了解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灾难及 对世界格局的影响。 3.能用一分为二的史观评价历史事件。 4.树立热爱和平的观念和忧患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发展实业和教育一直被张謇视为爱国救亡和民族复兴的两大根 本,于是,张謇又努力兴办学堂。张謇主办的通州师范是我国 第一所师范学校,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师范教育专设机关的开 端。
战后世界政治 格局 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以德为首的同盟国失败
非正义的掠夺性质
一战后召开: 巴黎和会、凡尔赛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 济发展不平衡 经济大危机 轴心国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
雅尔塔会议
任务二:运用年代尺——梳理史实
1.请你将下列历史事件写在年代尺的对应位置。
斯大林格勒战役、德国突袭波兰、日本签署投降 书、诺曼底登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日 本偷袭珍珠港、德国突袭苏联、德国进攻北欧和 西欧、德国投降

局形成 局瓦解

任务四:绘制历史示意图——建立知识结构
A
B

(1)图一的空缺处应该填上什么内容? (2)图二的A和B处应该填上内容? (3)请你尝试绘制一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政治格局演变示意图。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交战双方 开始标志 主要战役
第一次世界大战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 济发展不平衡 萨拉热窝事件
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
1.怎样理解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 是指导致事物发生变化的最本质的原因,在诸多原因
中起关健作用、决定作用的最重要的原因。
直接原因(一般也是导火线) 是指对事物的发生发展起到最直接的推动,并直接促成
其发生变化的原因。
一战爆发根本原因
国家名称 英国 法国 德国
一战后: 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确 立了战后新秩序。
二战后: 形成了以美苏为首的两级格局。
一战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的过程
1.巴黎和会与《凡尔赛和约》
保留德国牵制 法国 维护世界霸权
英首相 劳合﹒乔治
对德复仇 欧洲霸权
法首相 克里蒙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