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地理会考地图复习重难点突破

初中地理会考地图复习重难点突破

【解析】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交替、太阳的东升西落、地方时的差异等同一时刻,不同地方有时间差异的原因是因地球自转形成的。

故选A 。

【例2】读加拿大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球运动【重难点突破】【例1】家住北京的小明与定居美国的叔叔互通电话,小明:“叔叔,早上好”,叔叔:“小明,晚上好.”同一时刻,小明和叔叔打电话互致问候,为什么会有问候语中的差异?:(A.因地球自转产生C.因地球公转产生)B.两地气候不同D.两地季节不同初中地理会考地图复习重难点突破下列日期,加拿大白昼最长的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解析】本题以加拿大略图为背景,考查昼夜长短的判断。

北半球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加拿大位于北半球,故夏至日加拿大的白昼最长。

【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1.地球的自转(1)基本规律运动形式自转绕转中心地轴方向__自西向东__周期__一天__(约24小时)__昼夜__更替;地方时差(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太阳产生的主要地理现象东升西落(2)运动示意图地球自转方向的判定:①侧面平视——自西向东;②极地上空俯视——“北逆南顺”,即在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自转方向呈__逆时针__;在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自转方向呈顺时针。

北半球的逆时针方向与南半球的__顺时针__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3)概念辨析:昼夜与昼夜更替的区别①昼夜: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

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白昼,未被照亮的半球是黑夜,由此便产生了昼夜现象。

②昼夜交替: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也就不断更替。

知识点2.地球的公转(1)基本规律运动形式公转绕转中心太阳方向__自西向东__周期__一年__特点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产生的地理现象太阳直射点在__南北回归线__之间移动;__昼夜__长短变化;四季的差异;太阳高度和物影长度的季节变化;__五带__的划分(2)运动示意图时间节气太阳直射点位置昼夜长短3月21日前后春分赤道__全球昼夜平分__ 6月22日前后夏至北回归线(23.5°N)北半球__昼长夜短__,南半球__昼短夜长__;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__极昼__现象,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__极夜__现象9月23日前后秋分赤道全球昼夜平分12月22日前后冬至南回归线(23.5°S)北半球__昼短夜长__,南半球__昼长夜短__;北极圈以北地区出现__极夜__现象,南极圈以南地区出现__极昼__现象(3)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和昼夜长短变化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地公转。

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倾斜了23.5°),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使得太阳直射点以赤道为中心,最多可以向南或北偏移23.5°,即太阳直射点在23.5°N和23.5°S之间来回移动。

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上受太阳照射的情况不同,使得各地昼夜长短也不同。

如图以北半球为例进行说明。

【跟踪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全年昼夜等长的地区是()A.南北回归线之间B.赤道上C.南回归线上D.北回归线上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自南向北D.自北向南3.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它的范围比高纬度的范围(大、小)()A.寒带大B.温带小C.热带大D.寒带小4.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的是()A.北温带B.北寒带C.热带D.南温带5.我们每天看到太阳和星星东升西落,这是因为()A.太阳和星星围绕着地球转B.地球自西向东自转C.地球自东向西自转D.地球自西向东围绕太阳转6.下列一些自然现象,不是地球公转造成的是()A.昼夜长短的变化B.四季变化现象C.极昼极夜现象D.昼夜交替现象7.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A.夏至日B.春分日C.冬至日D.秋分日8.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A.热带B.北寒带C.北温带D.南温带9.地球上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属于()A.北温带B.南温带C.热带D.北寒带10.当地球处在夏至日的位置时()A.太阳直射南回归线B.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C.北回归线上正午物体影子为一年中最短D.南回归线上正午物体影子为一年中最短11.地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是()A.亚洲B.非洲C.欧洲D.南极洲12.地球自转是()A.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B.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C.绕着太空不停地旋转D.绕着北极星不停地旋转13.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A.先看到日出B.后看到日出C.时刻晚D.同时看到日出14.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有()A.四季的变化B.昼夜现象C.五带的划分D.昼夜更替【参考答案】1-5BBDCB6-10DACCC11-14ABAD地球与地球仪【重难点突破】经纬度与半球的判读【例1】读巴西略图,完成以下问题。

亚马孙河入海口的经纬度是________。

【解析】本题以巴西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利用经纬网定位。

根据经纬度变化的规律来看,经度向东增加为东经,向西增加为西经。

纬度向北增加为北纬,向南增加为南纬。

亚马孙河入海口所处的经线度数为50°,且向西增大,纬线度数为0°。

因此,亚马孙河入海口的经纬度是(0°,50°W)。

【例2】读加拿大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加拿大位于()A.东半球、北半球B.东半球、南半球C.西半球、北半球D.西半球、南半球【解析】本题以加拿大略图为背景,考查半球的划分。

首先确定南北半球,根据海陆的名称和分布,以及40°和60°两条纬线的度数向北增加,可判断加拿大地处北半球。

经度向西增加,所以加拿大大致位于60°W 与140°W 之间。

因此,加拿大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

【基础知识梳理】知识点1.纬线和经线纬线经线形状都为圆圈都为半圆指示方向指示__东西__方向指示__南北__方向长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缩短,到两极缩成一点。

南北半球同纬度的纬线等长。

赤道为最大纬线圈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分布各条纬线平行,南北半球对称分布各条经线的两个端点在南北极点交汇;任意两条相对的经线均可组成一个经线圈,都可以把地球分成两个半球数量无数条无数条知识点2.纬度和经度纬度经度起点赤道(0°纬线)——把地球平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纬线__本初子午线__(0°经线)——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划分方法以赤道为起点,向南向北各划分90°;赤道以北为北纬,赤道以南为南纬;南北极点为90°。

__0°—30°__为低纬度地区,__30°—60°__为中纬度地区,__60°—90°__为高纬度地区本初子午线以东为东经,以西为西经,向东向西各划分180°,东西经180°经线重合代号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1)纬度的分布规律(2)经度的分布规律知识点3.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1)划分东、西半球南、北半球划分方法以__160°E__和__20°W__所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成东、西两个半球以__赤道__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图示(2)半球的判读:按照“先南北后东西”的原则,先确定南北半球,再确定东西半球。

北纬都在北半球,南纬都在南半球。

小于20°的西经和小于160°的东经,位于__东__半球,大于20°的西经和大于160°的东经,位于__西__半球。

0°经线位于东半球,180°经线位于西半球。

亚欧非大陆主要位于东半球,美洲大陆主要位于西半球。

【跟踪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地球是我们的家园,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A.“大洋一号”科考船环球航行成功返回B.“神十”上拍摄到的地球照片C.电视塔越高,收视范围越大D.日食时,月面上的地球阴影为圆弧2.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A.①—③—②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3.下图实验能够揭示的地理事实是()A.天圆如张盖B.地球是个圆C.地方如棋局D.地球是个球体4.与120°E正相对的经线是()A.60°EB.60°WC.120°WD.80°W5.属于中纬度的是()A.15°SB.71°NC.22.5°ND.55°S6.划出地球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的界线分别是()A.赤道,0º和180º经线B.北纬30º纬线,20ºE和160ºW经线C.0º纬线,20ºW和160ºE经线D.赤道,20ºE和160ºW经线7.某点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该点是()A.经度0°,纬度0°B.经度180°,纬度0°C.东经160°,纬度0°D.西经20°,纬度0°8.下列地点中,位置符合东半球、北半球、高纬度三个条件的是()A.165°E,20°NB.21°W,47°NC.165°W,70°SD.15°W,65°N9.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31°N,103.4°E)发生了里氏8级地震,下列关于震中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龙卷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小强根据天气预报将龙卷风始发地M及运动方向在经纬网地图中作了标注。

据此回答10~11题。

10.M地的经纬度位置是()A.(29°N,112°E)B.(29°N,112°W)C.(29°S,112°E)D.(29°S,112°W)11.龙卷风移动的方向是()A.自北向南B.自西南向东北C.自南向北D.自东北向西南下图为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甲地的经纬度位置是A.(80°S,140°W)B.(80°N,140°W)C.(80°S,140°E)D.(80°N,140°E)13.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西半球和北半球的为A.甲B.乙C.丙D.丁读经纬网图,完成14—15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