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的功能和作用六
是指博物馆通过收藏有价值信息载体和整理传播信息所发挥的社会作用。
也就是说当提博物馆的功能时实际是说博物馆对社会的作用或效能。
由于各个时期、不同国家以及不同类型的博物馆在保存对象、传播范围上有所差异,因此博物馆所发挥的社会效能也各有侧重。
博物馆的功能是随着社会的演进和博物馆自身的发展而不断扩展、延伸和完善的。
现代博物馆已发展成为一个多功能的社会公共文化设施。
第二、博物馆功能的内容
具体而言,博物馆的功能包括如下:
第一、保存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
保存可以说是博物馆最基本的功能。
博物馆是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最佳保存场所,外国的那些各种国家公园和中国的那些风景名胜游览区实际是露天博物馆。
保存这个功能和博物馆的收藏职能密切相关,收藏是目的,保存是结果;收藏是行为,保存是功效。
古代宫廷的收藏最初的目的可能不是为了保存,但是客观上保存了文化遗产。
在今天,收藏在博物馆来说已经目的明确,就是为了保存人类社会发展及人类环境的见证物,职能和功能统一起来,主、客观达到了和谐。
但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到,中国是文物大国,但不是收藏大国,我们的博物馆馆藏量还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博物馆无法比较。
我们在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我们还存在问题,博物馆保存功能的发挥还有很大空间。
第二、提供休闲娱乐。
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就是所有的享受(无论物质和精神),都由少数的贵族向多数的大众演化,博物馆也如此。
最先开放的博物馆仅仅接待那些有身份的贵族游客,到了后来,大众旅游兴起之后,博物馆的参观者身份才大众化,平民化。
世界上有千奇百怪各种博物馆,这些博物馆存在的理由就是它们满足了人们对各种新奇事物探知的诉求。
我们都说“真、善、美”是人们精神世界追求的总目标,博物馆就是展示真、善、美的场所。
博物馆的休闲娱乐功能和博物馆陈列展览职能密切相关,寓教于乐这个成语应该是博物馆展陈设计的座右铭,也是检验博物馆这方面功效的基本尺度。
博物馆的展陈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前提下必须面向观众,尽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要注意研究建筑与陈列、内容与形式、设计与制作、管理与服务、观众与环境的和谐统一,力求营造最佳展示效果。
博物馆举办展陈的前提是人家要看什么而不是相反,即“我”展陈什么“你”看什么。
第三、辅助教育。
大家都说博物馆是学校的第二课堂,也就是说博物馆具有辅助学校教育的作用。
这个说法至今仍旧是成立的。
但是不完全,博物馆不单单是学校
的第二课堂,而且还是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第N个课堂。
参观博物馆的家庭团体日益增多,让学前幼童体验博物馆已经成为西方国家的一种风气。
另外,相当多的成年人不是被组织“组织”到博物馆参观的,自由参观的个体化、小众化呈现一种发展的趋势。
博物馆教育学的研究重点放到了如何检验博物馆辅助教育功能上,于是,博物馆观众研究在各个国家蓬勃发展,博物馆学的研究由“物”的重心转到“人”的重心上来。
第四、信息中心。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网络把世界紧密联系到一起,博物馆数字化的结果就是把博物馆和公众紧密联系起来,扩大了博物馆服务对象,增添了博物馆功能,使博物馆(我这里专指数字化博物馆)和数字化档案馆、数字化图书馆并列成为当今的三大信息中心之一。
在互联网上,通过搜索网站“google”可以搜索到数以百万计的博物馆方面的信息,中文资料和外文资料都有,这极大丰富了研究视野,为那些对博物馆感兴趣的人提供了方便。
人们可以足不出户看世界上那些著名的和不著名的博物馆,可以阅读大量的包括博物馆学在内的各种图文资料。
“museum”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和人们贴近。
曾经有人担心博物馆上网会流失观众,但调查表明,数字化的博物馆只能增加人们对博物馆进一步了解而不会减少实际参观的观众量。
第三、努力发挥博物馆的功能
博物馆的功能我们归纳如上,接下来就是谈谈如何努力发挥博物馆的功能了。
我们在上面多次说博物馆的功能和博物馆职能密切相关,其实就寓涵了下面要表达的意思,就是通过加强实施博物馆的职能、更新观念是发挥博物馆功能的最好途径。
首先,是更新收藏观念,把收藏范围由“古董”范围扩大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呼吁重视当代重大历史事件见证物的收集,现在觉得还不够全面,还要注意对转型时期社会的方方面面的典型见证物进行收集,例如中央现在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措施,东北的博物馆同仁就要从保存东北早期工业历史见证物角度收集现当代文物,最近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征集一个美国生产的早期蒸汽机车头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以至于有上万人冒雨跟踪看运输这件工业文物到博物馆!这告诉我们观众对当代文物是有兴趣的。
博物馆的政府管理部门也可以利用政策引导,把某一有见证作用的废弃的工厂作为“原生态博物馆”或者“工业遗址博物馆”保存下来,东北有不少20世纪30年代的工业机械设备,工厂设备更新过程中对失去使用价值的设备要有选择地征集到博物馆中来,丰富博物馆工业文物
的不足。
这样做的结果我想一定能发挥博物馆的保存功能。
其次,为观众推出更多更好的展陈。
现在中国的博物馆每年推出的展陈,仅文物系统的就多达8000余个。
这些还不够,还要再多推出更多的展陈。
我们要尽量避免那些简单说教的图片式的低水平的展陈,在数量增加的基础上,向好的精品
的展陈方向努力。
精品陈列的评比要科学化、系列化。
要多设单项奖,如博物馆展陈的前言,一向没有人太关注,我们可以设立最佳前言写作奖,甚至可以出版最佳前言集推广示范。
精品陈列评选成就了一批社会上的装饰公司,在肯定他们的作用之外就是要从他们身上有所取,让其赞助精品陈列图集印刷,最终降低单册售价。
第三、加强对服务标准化和服务对象的研究。
博物馆服务标准化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现在有些博物馆的硬件——卫生间已经达到旅游管理部门要求的星级标准,我们要制定我们自己系列的服务标准,例如展室空气洁净度、温湿度都要有范围限制。
讲解员作为博物馆的形象大使要着装标准化、举止文明化、讲解个性化,有的博物馆规定365天除天气原因外每天讲解员都要在博物馆门前举行早晨操练仪式,值得推广。
博物馆观众的满意度测量要成为一种制度。
我们要借鉴外国的博物馆公共项目评估做法,在中国建立博物馆社会评估机制,定期开展博物馆自评和他评,并把社会的评估用报告书形式公开出版,以达到社会监督作用。
第四、积极推进数字化博物馆建设。
现在中国大陆有相当一些博物馆有了自己的网站,其他馆在国家有关部门推动下也积极进行藏品数字化过程,为博物馆上网进行前期准备。
我国家文物局要在适当时机提出把数字化博物馆建设作为博物馆工作的中心环节。
在筹建博物馆网站过程中要注意一点的就是要把开放的数据库建设放在中心位置考虑。
要使用net.ASP技术构架网站,不采用过去那种非得专业人员或者专门的部门来做更新网页工作。
使博物馆保管、展陈和社会教育等业务部门人员自己更新自己的版块,这样观众可以看更新率高的网页(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藏品部征集的新藏品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在网络上浏览到)。
另外,外文网页建设要加强,不能和中文网页相差太大。
我们不指望说博物馆网站超过那些门户网站的浏览访问量,但至少要有更多的人把这种网站放在收藏夹中。
100年前张謇建设了中国第一个自己的博物馆,在这个蝴蝶效应下100年后的今天博物馆世界大家庭已经蔚为大观,只要博物馆人不懈努力,博物馆的功能一定得到加强,博物馆一定有光辉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