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统指标在网络优化时,话统指标是分析网络性能的基本依据。
常用的指标有拥塞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等。
这些指标是网络规划质量的外在表现。
无线覆盖质量、信道容量、小区参数是影响网络质量的内在原因。
话统分析就是从这些外在的现象分析出影响网络质量的内在因素。
不过移动通信网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如无线覆盖统计、回声、单通或双不通是无法通过话统测量的。
网络优化时必须还要结合路测,信令分析,告警信号等方法综合分析。
在进行实际的话统分析之前,至少得到一周的话统数据。
其中包括BSC整体性能测量,小区性能测量的TCH 性能测量,SDCCH性能测量,小区间切换性能测量。
这些是评价基站侧网络质量的基础部分。
其他还要根据具体情况登记一些相关任务。
根据话统数据的特性,话统分析是从BSC整体性能测量到小区性能测量,从主要指标到次要相关指标分析这样逐步细化的过程。
首先从BSC整体性能测量了解整个网络的大概性能。
整体指标中首先了解全网的TCH话务强度、TCH掉话率、SDCCH掉话率和拥塞率、BSC内小区间切换成功率等。
根据网络特点一般将网络分为覆盖型网络和容量型网络。
前者指乡村和公路等覆盖范围大用户量少的网络;后者指城市这样基站密集的大容量网络。
对不同网络应有不同的考查标准。
容量型网络其掉话率、切换成功率、寻呼成功率指标一般都好于覆盖型网络。
从TCH话务强度和TCH设计容量可以了解网络整体的负荷,负荷较重的网络各项性能都会下降。
TCH拥塞率计算公式常有变化。
切换性能对于网络其他指标如掉话率、话音质量和干扰都有影响,所以也是话统分析的重要方面。
对于切换成功率比较低的情况下,看无线切换成功率是否也比较低。
从这里判断是属于无线传播的问题还是容量或其他地面设备的问题,然后在进行详细分析。
其次观察寻呼成功率和立即指配成功率。
寻呼成功率是寻呼成功次数除以MSC发来的寻呼次数。
这个指标间接反映无线覆盖情况。
要注意GSM规定寻呼消息具有重发机制,但这个重发机制是在MSC侧还是BSC 侧由各生产厂商自定。
因此在寻呼性能实际性能相同的情况下,在BSC 侧实现重发的网络A接口统计的寻呼成功率会更高。
立即指配成功率反映出移动台接入网络时的性能,一般要求指标高于95%。
从以上这几个指标可以了解网络的大概性能,这些指标都是用户在使用中能明显感知好坏的指标。
要注意的是在查看百分比这种相对性指标的时候,还要同时关注指标中的绝对次数。
百分比指标有时会掩藏部分小区的问题。
了解整网指标后,如果某些指标有异常,下面就要分别对每个小区的指标进行分析。
可以取周一到周五工作日的忙时话统数据进行分析。
一般定义忙时为上午10:00到11:00。
但是在实际优化工作中每天最大话务量经常出现在下午17:00到19:00。
可以取两段时间中的数据进行平均作为原始数据。
首先确认这些指标异常是普通现象还是个别现象。
如果是普遍现象,就要从网络规划角度对覆盖、容量、频率计划、小区参数方面进行分析。
如果是个别小区异常,应登记相应的话统子项来进行详细分析,并注意搜集告警消息、人为操作和外部事件信息来综合判断。
对于话统分析无法判别的情况,结合路测和信令分析仪综合分析。
下面对各种常见网络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1.1 掉话率高的分析MSCBSC掉话是由于上下行链路质量下降到无法保持正常通话而断开的现象。
由于用户移动和无线传播的不确定性,系统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掉话的现象。
我们通过话统分析和优化来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
当发现整体性能/C1报表的掉话率有异常时,通过查找TCH性能统计先区分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分析具体是某几个小区的掉话率比较高还是所有的基站掉话率都比较高,而导致整体性能中掉话率的异常。
对于普遍性的问题从规划的角度对覆盖、小区参数、频率计划进行检查,分析链路预算是否满足要求,上下行无线链路失效计数器设置是否合理,网络干扰是否过大。
另外还要对BSC的硬件设备进行检测比如时钟。
然后要对网络的无线覆盖情况进行路测。
如果是个别小区掉话特别严重而导致整体掉话率异常,先根据话统确认排除设备故障造成的掉话。
设备故障检查包括A接口电路,BSC内各模块,ABIS接口电路和基站4大部分,见下图。
设备问题常伴随告警消息,可以辅助参考。
在实际工作中,ABIS口的微波传输和基站射频器件引起的故障较多,特别是TRX板和CDU。
排除设备故障原因后,下面分干扰、覆盖和切换三个方面对无线接口的掉话进行分析。
1、干扰分上行干扰和下行干扰。
从小区性能测量中的空闲TCH落入的干扰带数量可以分析上行干扰的情况。
落入干扰带一和二中都认为是正常的。
对于采用紧密频率复用的网络,落入干扰带三也可以部分接受。
这里要综合考虑跳频、PBGT切换和覆盖控制。
对于落入干扰带四以上就要仔细查找干扰。
网内干扰一般随着话务量的增长而加大。
通过接收质量测量任务和接收电平测量任务可以看到有干扰时通话中话音质量的等级增大。
从小区间切换性能测量中可以发现因为质量差切换所占比例升高。
同时切换失败重建也失败的次数增多。
2、覆盖造成掉话主要指两方面原因:覆盖不足或上下行不平衡。
接收信号强度不足可以从功控测量任务中的平均接收电平和功率等级来判断,当发射机功率达到最大输出而接收电平仍很低时,说明存在覆盖不好的区域。
同时可以参考掉话时的平均接收电平和质量。
通过TA值的分布可以估算用户分布半径。
通过观察邻小区的接收信道强度可以分析小区覆盖情况,一般结合路测来详细分析。
上下行不平衡也会造成掉话,常常伴随射频器件的故障或线缆连接的问题。
从上下行平衡测量任务,功控测量任务和掉话测量任务这三个任务中可以分析上下行不平衡的情况。
此时还注意观察告警消息和用户投诉。
3、由于切换失败造成移动台不能切换到最好小区,有可能造成掉话。
这种情况通过分析高掉话小区切换的平均接收电平和出小区切换成功率来确认。
越区覆盖和目标小区拥塞都有可能造成这种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用户移动时由于切换失败造成在原小区通话质量持续下降直到掉话。
需要通过话务均衡和增加邻小区关系来解决这种掉话。
SDCCH掉话率偏高的分析和TCH类似。
SDCCH作为点对点的信令信道比话音信道对干扰更敏感。
一般通过调整接入门限和降低干扰来改善掉话率。
1.2 TCH拥塞率的分析TCH拥塞率的计算有不同算法。
原来采用的是TCH占用失败次数除以TCH占用请求次数,现在中国移动考核指标中已经将分子改为占用遇全忙次数,中国联通仍保留原来的占用失败。
因此对于不同网络TCH拥塞根据不同原始指标计算。
以下仍按照原来的计算公式进行分析,将真正的拥塞记为“占用遇全忙”。
当发现整体性能/C1报表的拥塞率有异常时,通过查找TCH性能统计先分析具体是哪几个小区的拥塞率比较高,此时可以详细分析该小区的TCH性能统计中的各个功能子项来发现问题,同时还有结合告警来发现是否存在传输、时钟、硬件方面的问题。
首先根据BSC整体性能测量中的TCH话务强度和BSC内的TCH配置容量分析负荷。
一般以每信道超过0.8ERL为超忙小区。
1、通过话统小区TCH性能测量任务,检查TCH拥塞率是否因遇全忙拥塞。
若真正是由于话务量过大导致,预测其真正话务量,看是否能通过其他小区分担话务。
如果超出优化调整能力建议运营商扩容。
对于话务均衡采取的调整措施可能不符合无线路径损耗最小的原则。
常用的方法有调整覆盖范围,调整接入门限、CRO和切换门限,打开负荷切换。
若非遇全忙拥塞,继续往下检查。
2、分析拥塞小区的TRX是否工作正常。
上行通道损坏或性能下降会造成移动台驻留该小区而无法接入,从而造成较多的占用失败导致的拥塞。
入小区切换性能测量会发现有较多的向这个小区的切换失败。
通过接收电平性能测量或接收质量性能测量任务查询小区内的每个TRX状态,查询同一TRX上下行测量报告数是否异常来确定是与哪一个载频相关。
4、再分析拥塞率是否与干扰有关,即检查干扰带一~干扰带五,此时该小区受干扰其掉话率也会相应的有点高,SDCCH拥塞率也会相应提高,随机接入性能测量中的RACH可能会有拥塞,立即指配成功率下降。
5、由于实际情况不同,有些小区拥塞是由于覆盖过大造成的。
查询功控平均电平和掉话时的平均电平和TA来分析其TA值和接收电平的关系,并结合路测判断其覆盖范围。
查询邻小区TCH可用率确认是否邻小区故障造成本小区拥塞。
通过上下行平衡性能测量判断是否下行大于上行造成移动台无法正常占用TCH。
6、频繁的切换也可能造成TCH信道的拥塞。
查询切换次数和呼叫占用成功次数,看其比例是否合适;查询切入和切出的比例,看是否切换不合理导致某小区的拥塞。
图1-21.3 SDCCH拥塞率分析SDCCH拥塞率主要是指话务量大造成的拥塞。
这个指标首先要看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
如果是普遍现象首先要分析位置更新定时器参数设置是否合理,其次计算SDCCH容量是否满足系统要求。
关于容量的计算参考容量规划指导书。
一般以每两TRX分配一个SDCCH8作参考。
对于个别拥塞现象从设备、位置区和干扰三个方面分析。
1、设备方面先查看BSC整体性能测量的TRX完好率和SDCCH性能测量中SDCCH可用率。
其次观察TCH 性能测量中TCH信道激活NACK/TIMEOUT次数。
从而确定是否单板故障引起。
2、SDCCH承载位置更新的消息。
位置区规划不好会造成频繁的位置更新从而引起SDCCH拥塞。
观察位置区规划和实际路测,分析位置区边界是否设置在用户量大的区域。
观察这些边界处的小区SDCCH占用请求次数中位置更新的比例是否过大。
方法是查询SDCCH性能测量中成功的SDCCH占用次数(位置更新)占SDCCH占用成功次数的比例。
优化措施一是改动这些小区的位置区规划,二是增大小区重选磁滞。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可以考虑打开SDCCH动态分配功能。
比如在某网络中基站覆盖区域有铁路穿过。
每当火车经过该基站覆盖范围会有大量位置更新。
这种情况可以采用动态分配SD解决。
3、干扰也会造成SDCCH拥塞。
特别是站间距较小BCCH频率规划质量不好的网络,系统可能会收到较多的干扰随机接入信号,网络为每一个随机接入分配SDCCH信道,会造成拥塞。
话统中立即指配成功率降低,寻呼成功率降低,随机接入性能测量中RACH可能有过载。
图1-31.4 切换成功率低的分析切换成功率的分析比较复杂,牵涉到容量、覆盖、时钟、信令、设备甚至移动台。
所以要根据实际情况仔细分析。
1、如果是所有的小区切换成功率比较低,要从切换特性参数,A接口电路,BSC时钟来查问题。
2、过滤出切换差的小区。
如果网络属于不同厂家设备配合,首先判断对接方面是否有问题,这主要通过查询切换性能测量里面BSC间切换成功率和BSC内切换成功率进行对比。
一般BSC间切换成功率低,但不会低太多。
这方面需要追踪BSC间信令和数据配置,不同厂商之间的无线链路预算和时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