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癌症中医治验●贲门癌】【癌症中医治验●食管癌】

【癌症中医治验●贲门癌】【癌症中医治验●食管癌】

【癌症中医治验•贲门癌】+【癌症中医治验•食管癌】贲门癌是消化道常见肿瘤之一,居肿瘤发病率第二位。

多发生在40 岁以上的男性,全国各地都有发现,以北方省市较多,而山区农村发病率尤高。

本病属于中国医学噎膈的范畴。

历代医家对本病论述颇多,且逐步趋于完善。

特别在对其病因的论述上,找到许多诱因,为进一步研究探讨贲门癌的防治提供了论据。

病因病机】其病因多系内伤七情,特别是忧思恚怒。

忧思则伤脾,脾伤则气结运化失权,水液代谢不得疏导,遂聚而为湿痰;恚怒则伤肝,肝伤则气郁,气为血之帅,气滞则血液不得畅行,日久则血瘀。

故情志不畅则脏腑气机升降失调,其次是物理因素刺激。

如平素习惯进食粗快,喜进热烫食物及硬食,有烟酒嗜好,创伤,慢性溃疡等。

由于多食辛辣燥热之品,积热灼阴,以致津伤血燥,日久瘀热停留,阻于贲门,遂成噎膈。

影响气血津液之运行,日久湿痰瘀血阻于贲门,则食难下咽。

由于发病原因不同,病人体质强弱,年龄太小各异,所以体征表现亦不同,故在辨证上有以下类型:按病期可分为气滞、血瘀、痰凝、热毒型。

按病理可分为①腺癌,包括粘液腺癌、单纯癌(硬癌和髓样癌)和各种分化不良的腺癌。

多见。

② 腺角化癌。

③鳞状细胞癌和其他。

贲门癌的转移以贲门淋巴结和胃小弯淋巴结转移为最多见。

症状与体征】咽下阻挡是贲门癌的必具症状,但非贲门癌的早期症状。

一旦出现吞咽困难明显时,证明管壁僵硬,管腔狭窄,已属晚期。

早期症状一般是胸中不适,有轻微的烧灼感,胸背痛且重,疲倦乏力,厌食,消瘦,继之喉内似有异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

这些症状可能由于食管的痉挛、浸润或肿胀所引起。

晚期症状吞咽极度困难,吐涎沫,大便干燥,食后胃脘不适,有胀痛感。

这些症状主要是管腔极度狭窄,唾液不能很快入胃,存留稍长,变为粘液吐出。

久吐耗阴导致津液枯竭,出现大便干燥,甚者粪如羊粪。

病灶向浸润而及胃底,胃体或胃小弯的淋巴结时,则有腹部胀痛或隐痛,反胃吐逆暖气等。

由于肿瘤侵犯其他脏器和淋巴结转移,在颈部、锁骨上可扪及淋巴结。

诊断】(一)X线诊断:是最方便最实用的方法之一。

我院曾作300 余例食管癌钡餐造影的统计,诊断符合率达80%以上。

但有些早期无食管粘膜损伤或只侵及粘膜下层者,还难以发现病变。

因此有可疑食管癌的病人,必须及时、反复作详细而全面的检查。

应特别注意钡剂通过的轻微停滞,尽管蠕动的减弱和粘膜的微小异常。

钡餐宜稠,采取卧位多轴检查仍难确诊时,应结合其他方法如脱落细胞检查等,并应建立随访观察。

二)脱落细胞学检查:此法简便易行,痛苦少,危险性小,且用性率高,配合x 线检查,可以显著地提高诊断率。

本方法用于普查具有许多优点。

(三)食管镜检查;对于确定病变部位、明确癌肿性质确有帮助。

唯痛苦较大,目前虽有纤维镜之改进突破,但仍有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除努力改进检查仪器,更须钻研操作技术,使其更趋完善。

四)放射性同位素检查:由于恶性肿瘤组织对S2 磷代谢较正常组织吸收磷多的原理,故用来对肿瘤作辅助诊断检查。

鉴别诊断】本病应与功能性障碍,食管外压迫及食管良性狭窄等鉴别。

功能性吞咽障碍,诸如延髓病变,重症肌无力,食管功能性痉挛等,结合病史及x 线检查等可以鉴别。

贲门痉挛、食管炎和食管下端良性狭窄,以及贲门失弛等症均需与本病鉴别。

预防】未病先防与既病防变的思想,早在《内经》中已有记载。

《索问•四气调神大论》说:“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

”因此除积极摸清发病原因外,特提出几点预防措施。

一)注意精神的调摄。

保持心情舒畅,尽量减少不良的精神刺激和过度的情志变动,对防止癌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大力宣传防癌常识,提倡戒烟戒酒,进餐要细要慢,多吃新鲜蔬菜。

三)建立防癌网,由党政军民组成普查大军,突破三早(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争取没有晚期癌症病人。

四)保护环境。

排除废气、废水、净化空气、水源,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

治疗】贲门癌的治疗和其他肿瘤一样,必须是中西医结合和其他综合治疗方法,才能提高治愈率及生存率。

目前最重要的是如何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问题。

中医中药治疗:利用现代医学手段明确诊断,运用中医四诊作出辨证分型,并制订治疗原则。

早期若自觉胃脘满闷,消化迟钝,胸骨后有烧灼钝痛,尤其是老年人,应考虑到本病。

如兼大便干燥,咳吐白沫之症,多属“三阳气结”。

治宜润燥养血,兼顾上中二焦、清热解毒、滋阴降火。

疏肝理气等。

方用当归、芍药、熟地、麦冬、二母,五汁(藕、芦、梨、蔗、姜)、竹沥、韭汁煎服。

并多饮牛羊乳为佳。

成方如清养启膈汤,启膈散、参赭培气汤、滋阴救焚汤等,皆有相当功效。

切忌辛温助火,辛香燥烈,劫阴助阳,耗散津液。

若误为宿食不消,阻碍于中,杂剖乱投,虽则见效一时,然脾气损耗,胃液尤枯,病势加剧,屡致不救。

若属于身体虚弱,机能减退者,酌加党参、沙参、柿霜、栝楼皮,丹参,枳壳、谷芽、麦芽等。

若属膈塞不利,脾胃气虚者,六君子加丁香、沉香,壮脾土以生元气,呕吐者异功散加当归、石斛益土以抑阴火。

胃火内膈而饮食不得入者,四君子加酒芩、酒连清火养胃。

如过服润剂及养血之品,有伤于中州者,治法亦勿越此。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要注意治本,开关,治标三个问题。

治本-消肿瘤。

在辨证施治原则上,综合选用减轻症状的方剂,配合抗癌药物,如神农丸、治癌散、将军散、抗癌乙丸、硇砂散等辨症加减,配合应用依然不能离开辨症施治,治疗大法不外热者清之,结者散之,虚者补之,切忌大攻大毒,辛温助火。

开关-突然关闭,水液不入。

食管贲门癌病人经常时好时坏,有时反复。

有时因精神冲动突然关闭,服用二红液配合针灸,输液,经过以上处理,短时间即可缓解。

治标-减轻症状,辨病施治。

气滞者,调中理气,培土生津,温化痰滞。

方用:青黛6克,丹参、当归、赭石、枳壳、厚朴各9 克,陈皮、生半夏、革蔻、木香各6 克,谷芽,双花各15 克,砂仁6 克,甘草3克。

水煎服。

热毒者,滋阴降火,和肝理气。

方用:龙胆草 6 克,公英,地丁、山豆根、元参、生地,栀子,连翘各10 克,青皮、木香各6 克,板蓝根、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15 克。

水煎服。

痰凝者,辛开苦降,助阴益阳,建脾益胃。

方用:赭石,旋复花各15 克,生半夏6 克,生水蛭9 克,蜈蚣2 条,生牡蛎、芦根、海浮石、台参各15 克,鸡内金、麦芽、苏子、竹茹各9 克。

水煎服。

血瘀者,培补元气,升降阴阳。

初期体质好,宜开瘀行血,后期宜养血润燥。

方用:太子参、大黄、芒硝、桃仁,归尾、土鳖虫。

为末,蜜丸,每日3 次,每次9 克。

抗癌乙丸,是清热解毒抗癌药。

处方:黄药子、草河车、夏枯草、白藓皮、败酱草各30 克,山豆根60 克。

制法:共为细末,练蜜为丸,每次9 克,每日3 次。

将军散,为宽中理气,消肿祛瘀之剂。

处方:硼砂9 宽。

硇砂12 克,朱砂6 克,大黄、砂仁、芒硝。

人参、紫菀各15 克,蛤粉、柿霜各9 克,白砂糖60 克,蜈蚣10 条。

制法:共为细末,每次2-3 克,每日3 次,饭后白开水冲服。

二红液,为开关之用,有降逆润燥的作用。

处方:生姜(捣汁)、红糖、蜂蜜各250 克,加水2000 毫升,混合煮沸过滤后,埋地下1 周以去火毒,取出备用。

每次30毫升,每日3 次。

开道散,治食道梗阻,用于开关。

处方:硼砂60 克,硇砂6 克,礞石15 克,沉香,冰片各9 克。

制法:共研细末,每次1 克,每半小时1 次。

含化。

二)手术治疗,化疗和放射治疗与中医中药相结合治疗,无疑对提高疗效发挥其重要作用。

医案】3l 例。

1、翟XX.男,40岁,职工,1958年12月25日入院。

X线号43412 。

病史:下咽阻挡感年余。

患者于1957 年9 月偶感硬食噎,水冲即下,2 个月后,每饭都噎,逐渐加重,同时吐粘液多,胸背痛,大便干燥。

9 月到某医院钡餐x 线透视,见食管贲门部狭窄,充盈缺损,诊为食管贲门癌,转我院门诊检查后,收入住院。

检查:面色黧黑,舌红苔白薄欠润,消瘦明显,脉象细数。

双侧腋下有3-4 个淋巴结肿大、坚硬,尚活动,不痛。

钡餐X线拍片,示食管下段相当贲门部长约 2.5厘米狭窄,充盈不良,缺损,其上段明显扩张,蠕动消失。

印象:食管贲门癌。

辨证:气滞血瘀,毒郁蕴结。

治以清热解毒,利气宽膈,活血破瘀。

方药:(1)潞参9 克,赭石15 克,金银花30 克,云苓12 克,归尾10 克,生半夏6 克,寸云15 克,知母6 克,蜈蚣3 条,雄黄O.6 克(冲服),水煎服。

(2)沙参,赭石各15 克,青黛6克,知母10 克,云苓15 克,石斛12 克,山药15 克,知母10 克,竹茹9 克,水煎服。

两方交替服用,均冲服神农丸6-15 粒,晚1 次。

两个月后,钡餐x 线拍片对照,瘤体明显缩小,长1 厘米,粘膜光滑,无缺损,吃普通饭无阻挡。

1959 年11 月l7 日,食管镜检查,食管下段充血,触之易出血,食管狭窄部分消失。

带药出院休养,间断服药2个月,停药观察。

曾8 次通信随访及两次来院复查良好。

1960 年恢复整日工作。

按语:此例服药较长,属中度敏感征象,以其情绪乐观,性格温柔,不甚急躁,且配合较好,故无反复,经久治服药,胃气一直健年笔者去西安市参加全国第二届肿瘤会议时,携带本例患,者的x 线片和病理片请与会代表和日坛医院胡振样教授会诊,结论为:食管癌下段硬化型。

好,终获痊愈,与其耐心及脾胃基础佳有其主导作用。

1959 2、宋XX,男,52岁,工人,1963年9月入院,X线片号2245 。

病史:进行性吞咽困难半年,于1963 年5 月中旬开始,进食有阻挡感,食物吞咽缓慢,之后需用水冲下;继之吐涎沫多,胸背痛,大便稍干色黑。

6 月份经某医院行食管镜检查后,咽噎更加严重,时有呕吐,9 月份收住我院。

过去有胃痛史数年,口腔溃疡且反复发作数年。

检查:面黄消瘦,舌绛苔黄、裂纹,并有多个溃疡面,锁骨上摸到多个肿大淋巴结。

脉沉细数。

钡餐X 线拍片,示贲门部狭窄僵硬,约有3.5 厘米,充盈缺损,胃底未见侵犯。

印象:贲门癌。

辨证:阴虚燥热,治以清热利湿养脾。

方药:辽沙参、紫丹参各15 克,霍石斛、云茯苓各9 克,淮山药15 克,枇杷叶、青竹茹各9 克,胆南星、生半夏各6 克,广陈皮10 克,空白叩3 克,薏苡仁12克,谷芽,麦芽各10 克,生甘草3克,水煎服;神农丸10-15 粒,晚1次;将军散3-5 克,日3次。

经治疗77 天一度平稳,出院之后,反复发作,每年秋末即加重,胃痛,消化迟钝。

又住院2 个月调养缓解出院,如此达三四年之久,先后4次住院均用中药调治,下咽逐渐通畅,曾恢复整日工作。

1964-1965 年病情稳定,进普通食物顺畅,恢复整日工作。

1966年4 月因病又发作,咽噎,腹痛,关节痛,进普通食物不顺,仅能进软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