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

当我们对其他人形成了一个印象之后,我们常常依据这个印象行动,而人们的行动又会使得他人按照人们对其的期望来行动。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的实验研究前面凯利的实验印象形成的结果―自我实现预言人际关系的原则真诚原则交互原则功利原则自我价值保护原则情境控制原则人际交往的原则(一)彼此尊重自尊:就是在各种场合自重自爱,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受到他人的侵犯;尊重他人:就是重视他人在人格、行为习惯与价值观等方面的与自己的差异,不以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人。

只有自尊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也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真诚的对待。

(二)真诚相待真诚待人是人际交往中最有价值、最重要的原则。

表面的交往所花费的心思要远远多于坦诚交往所花费的心思,而且这样的交往往往是不长久的。

真诚交往是人际交往得以延续和深化的保证。

倍受人们推崇的有益于人际交往的品质有真诚、诚实、忠诚、真实、信赖和可靠。

而评价最低的品质中,虚伪居首位。

真诚交往是人际关系得以巩固和发展的前提。

古人云:“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在交往中,只有彼此抱着心诚意善的动机和态度,才能相互理解、接纳、信任,感情上引起共鸣,使交往关系巩固和发展。

(三)主动共情所谓共情,就是能设身处地地体验他人的处境,对他人的情绪情感具有感受和理解力,能进入对方的精神世界,能将心比心地体会对方,并对对方的情绪作出恰倒好处的反应。

从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角度来看,共情就是能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不以自我为中心,能进行换位思考,从而充分感受对方的思想、情绪,使沟通的过程更加深入和顺畅。

言语沟通的关键技巧:认同赞美感激幽默倾听认同:最基本的沟通认同是接纳的基础,是一种基本的沟通技巧,是指在沟通中寻找共同的话题,接纳对方的某种看法。

赞美:人的心理需求赞美是对人类行为的一种激励和鼓舞,我们应该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去发现别人的长处,去真诚地赞美别人。

感激:人情的回报感激是一种回报,感激有多种形式,可以是物质的、精神的、行动的,感激会让对方感到你没有忘记他对你的关照、觉得他在你心目中有一定位置,从而更加愿意与你交往,形成良性互动。

幽默:解除尴尬的应变能力幽默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出色的语言艺术,也是一种机制的应变能力,特别是在尴尬的场合中它是一种润滑剂。

在人际交往中,幽默的言行往往会激发别人对你产生兴趣,还可以启发自己和别人的智慧。

如一位演员谢幕时被绊倒了,观众哄堂大笑,该演员却很机智地为自己解围说:“大家的<a name=baidusnap0></a>掌声</B>让我倾倒了,再次感谢!”从而化解了一个令尴尬的局面,大家也更欣赏他。

倾听:理解的前提在人际沟通中,有时听比说更重要,要正确理解别人,必须先听懂对方,要听懂则必须专注地听,不随便打断对方的谈话,并不时用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给对方简短的回应,不明白时要礼貌地询问对方真正的意思以免曲解别人的意思。

专注的倾听能使人感到自己的重要,能鼓励对方表达自己的想法,能促进真诚的沟通,产生良好的沟通效果。

倾听:理解的前提在人际沟通中,有时听比说更重要,要正确理解别人,必须先听懂对方,要听懂则必须专注地听,不随便打断对方的谈话,并不时用言语或非言语的方式给对方简短的回应,不明白时要礼貌地询问对方真正的意思以免曲解别人的意思。

专注的倾听能使人感到自己的重要,能鼓励对方表达自己的想法,能促进真诚的沟通,产生良好的沟通效果。

树立恰当的自我意识对不一致的问题进行讨论、协商,避免争论尊重别人地意见,避免直接指责直接指责,是一种对对方的否定,使对方处于强烈的自我防卫状态,其效果恰好与预期的目的相反,起不到你想要的作用。

用支持别人自我价值、尊重对方意见的方式相处,特别是当发现别人明显的错误时,应仍然用支持别人的方式证明自己的观点。

学会提醒别人,使别人感到我们并不认为他不聪明或无知。

“要比别人聪明,却不要告诉别人,你比他聪明”(卡内基)批评从称赞和诚挚感谢入手批评前先提到自己的错误间接提醒他人注意自己的错误以启发而不是命令来提醒别人的错误让别人保住面子你能做得到下面几点吗?讲述你在人际交往中曾经所遇到的困惑、窘境、难堪……及你采取的对策。

教学活动人际交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1 、喜欢与人交往,渴望友谊2 、与异性交往3 、交往具有社会性 4 、强化了交往的平等民主观念 5 、交往注重效率 6 、交往目的意识人际交往问题是大学生最为常见的心理问题,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许多时候,妨碍我们与别人交往的不是别人正是我们自己的不良心理。

扪心自问,你在与别人交往时是否有以下心理呢?自卑⊙自我中心“他们太讨厌了,没有人认真听我说话。

”“我说的这些真正是有哲理的,你们就听着好了。

”“你们不要再去说那些无聊的话题了,听我讲讲这个问题的最新的动态吧。

”“闭嘴,当我说话的时候。

”“”⊙孤僻心理“我才不与哪些地位比我低的人说话。

”“我讨厌别人来打扰我,我宁愿一个待在一个清净的地方。

”“要是世界上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一个人就好了。

”“”⊙多疑心理“你们这么热情是不是对我有所企图?”“现在的坏人多得很,我还是小心为妙。

”“这些人一看就像坏人。

”“”大学生交往的不良心理表现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不足太多,优势太少。

自傲心理总觉得自己优于别人,盛气凌人,自以为是,不愿与人为伍。

自恋心理过分地自我关心,自我欣赏,抱怨别人不重视他或(她)。

害羞心理过多地约束自己的言行,表情羞涩,神情不自然,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被动。

封闭心理把自己的真情实感和欲望掩盖起来,过分地自我克制,使交往无法深入。

恐惧心理感到紧张、担心和害怕,以至于手足无措,语无伦次。

孤僻心理行为怪癖、偏执,为人孤独,不愿与人交往。

交往中的不良心理刻板心理喜欢把人按某种类型来划分,而不是根据这个人的本身。

投射心理“以已之心,度人之腹”。

自己善良(自私)就认为别人也善良(自私)。

泛化心理把对方的某一优点或缺点无原则地加以泛化。

所谓“一好(丑)遮百丑(好)”逆反心理对对方的言行不加分析地反抗和抵制,使双方关系紧张。

随意心理过于放纵自己的情绪,随心所欲。

情绪变幻莫测,使人难以适应。

大学生人际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远离父母的孤独、陌生的环境,使大学生对“人际交往”产生前所未有的渴求;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朝夕相处的寝室室友、不同年级的老乡、不同院系学生组织的校内团体,使大学新生的人际交往环境一下子变得复杂多样;与此同时,分数已不再是惟一的追求目标,学生们思考的内容更为丰富,对人际交往中的细节也更为在意;近两年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属“自我中心型”,凡事都想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不顾及他人感受,缺乏包容心。

在这个崇尚“吸引眼球”的时代,学生们往往过分关注自己的形象,总觉得自己一举一动都会引起旁人的注意,对别人的反应过于敏感。

不能理解他人的交友原则,找不准自己的位置,缺少真诚的沟通与交流,因而觉得别人虚伪。

缺乏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存在人际交往的认知偏差……大学人际关系四种类型1 、人缘型2 、首领型3 、嫌弃型4 、孤独型人缘型学生人格特质的等级顺序依次为:尊重、关心他人,对人一视同仁、富有同情心;热心团体活动,对工作非常可靠和负责;持重、耐心、忠厚老实;热情、开朗,喜爱社交、待人真诚;聪明,爱独立思考,成绩优良,乐于助人;独立自治并有谦逊品质;有多方面兴趣与爱好;有审美眼光与幽默感,但不尖酸刻薄;斯文、端庄、仪表美。

我国学者黄希庭研究出的人缘型学生与赚弃型学生:嫌弃型学生人格特质的等级顺序依次为自我中心,只关心自己,不为他人的处境和利益着想,有极强的妒忌心;对团体工作缺乏责任感,敷衍了事或虚浮不实,完全置身团体之外;虚伪、固执,爱吹毛求疵;不尊重他人,操纵欲、支配欲强;对人淡漠、孤僻、不合群;有敌对、猜疑和报复的性格;行为古怪、喜怒无常,粗暴、粗鲁、神经质;狂妄自大、自命不凡;成绩优良却不肯帮助他人,甚至轻视他人;自我期望很高,气量狭小,对人际关系过分敏感;势利眼、巴结奉承;不用功,不求上进;兴趣贫乏;生活散漫。

1. 接近性吸引“远亲不如近邻”你知道什么因素影响人际吸引力吗?2. 相似性吸引“物以类聚,人以群分”3. 需求互补吸引“郎才女貌,男刚女柔”利益需要、能力特长的互补性格或作风上的互补(一)情境因素距离与交往频率结群女生比男生更喜欢结群体验我们喜欢那些喜欢我们的人,以及能给我们令人愉快和惬意体验的人。

因此我们不会喜欢那些总是向我们诉苦或诉说负面情感和体验的人。

人际吸引的条件(二)个人特质因素1. 外表和容貌多项研究表明,外表越吸引人,就越为人喜爱。

尤其是表现在初次见面的第一印象过程中。

阿伦森和西格尔等的研究表明:漂亮妇女比不漂亮的妇女对男人的影响更大,人们倾向于帮助外貌美丽的妇女。

而且,当一个男人与一位漂亮妇女在一起和与一位不吸引人的妇女在一起时,人们对这个男人的评价也是不一样的,人们更喜欢与漂亮妇女在一起的男人。

2. 才华和能力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比较聪明的人容易受到人们的喜欢,一个人越有能力,人们就越喜欢他。

才华与能力可能比外貌更为重要。

可能是人们与有能力的人在一起,可以少犯错误,觉得更安全。

但也有些研究指出,在一个解决问题的小组中,那些被认为最有能力的人,并不是最讨人喜欢的人。

3. 个性品质个性品质具有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而且这种吸引力比前面几种更为持久、稳定、深刻。

(三)相似和互补除了以上因素外,交往对象的熟悉程度,态度的类似,兴趣爱好价值观的一致,需要和个性的互补、相互尊重等因素都影响人际吸引的深度和强度。

相似性美国心理学家纽科姆的研究互补性互补性多发生在交情较深的朋友、恋人和夫妻间。

(四)爱情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影响人际关系的心理效应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影响印象形成的心理因素有: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 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印象形成的结果―自我实现预言指的是在信息呈现顺序中, 首先呈现的信息比后来呈现的信息在印象形成中占更大的权重。

即:“一回生,二回熟,三回成朋友”。

它对人们的交往发生很大的定向作用。

首因效应好坏产生的影响因素价值定向经验水平需要程度首因效应有时,最近、最后产生的印象,往往是最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