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如何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请你谈谈“给定资料1-3”对做好这方面工作有哪些启示。
(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不超过300字。
(本题分值:20分)我的答案:关于如何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结合材料我得到了如下启示:1.基层文化建设应在保留当地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建设,比如牛街的改造保留了其清真文化的特色,生活习惯与建筑风格都与穆斯林的习惯一致。
2.在基层文化改造中注重保护历史文物并尽力使其重现魅力,比如牛街清真寺的改建。
3.基层文化建设应以民生为前提,牛街的商业性改造方面既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形成了一道文化风景。
4.基层文化建设应注重非物质文化的继承,创新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得到延续,比如白猿通臀拳。
5.基层文化建设应注重对居民科技文化水平的提高。
6.基层文化改造工作中文化管理部门应该多吸取社会各方面人士的意见,提高创新性。
参考答案:所述资料对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工作的启示有四点:一是做好文物的修缮工作。
文物的修缮应以保持布局完整和突出民族风情为原则,在利用现有条件和历史文物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并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完善。
二是注重文物传承和申遗。
给予文化遗产继承人支持,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传承并积极推进对具备申报非遗条件的文物的申报和保护。
三是注重提高村民文化素质。
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动员和引导群众多读书,如播放农业科技电影、开展农家书屋读书活动、在社区宣传栏宣传《论语》等传统文化,来丰富村民文化生活,提高其文化素质。
四是加强社区文化管理工作。
由专人专职负责村文化站的日常管理,制定文化站管理制度,提高村文化站利用率。
【第2题】根据“给定资料4-6”,请你概括目前汉语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
(15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条理清楚,全面准确不超过200字。
(本题分值:15分)我的答案:目前汉语环境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教育过程对外语重视程度超过汉语导致学生汉语能力弱。
2.英语在国际上处于主导地位,很难动摇。
3.国内对外文盲目使用,对流行的西方文化盲目崇拜在商业、学术、汉语发展方面都有所体现,严重污染了汉语的生态环境。
4.汉语使用过程中随意简化汉字,任意生造字,滥用省略语等现象屡见不鲜。
5.民众对汉语不够热爱,特别是年轻人对古典文化资源的舍弃和漠视不读古代经典,不懂文言,再加上大量不合规范的网络语言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对汉语形成巨大冲击。
参考答案:我国汉语发展正处在英语大行其道,汉语日渐式微的环境中。
具体表现为:从主观因素看:一是崇尚外来文化,学生家长盲目要求孩子从小要学英语,日常生活中人们盲目使用外来语言;二是年轻人不尊重国家语言文字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从客观因素看,一是教育部门强制性普及英语教育;二是某些部门在招生、就业等方面以是否掌握英语为招收标准的不良导向;三是具有“国际普通话”优势的英语的强势入侵,严重污染了汉语生态环境。
【第3题】根据“给定资料7”,指出法国在保护本土文化方面有哪些做法值得借鉴。
(10分) 要求:条理清楚,全面准确,不超过300字。
(本题分值:10分)我的答案:结合材料法国在保护本土文化方面有下列做法值得借鉴。
1.在文化对外贸易政策中坚持保护本国文化利益的立场。
2.借助媒体工具,对媒体的节目内容进行偏重法语的比例限制,保证法语在国内的地位。
3.政策支持本土影视业的发展,以抗衡国际强势文化的入侵。
4.加强与外国的文化交流,以它国作为文化展示平台。
5.号召国内企业对宣传本国文化做贡献,以针对这些企业的优惠作为对支持本土文化宣传的鼓励与补偿。
参考答案:法国在保护本土文化方面值得借鉴的做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加大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力度。
一是设立文化部主管文化产业发展,重视资金投入;二是在对外贸易中坚定文化产品的特殊性,拒绝文化产品等同其他商品流通;三是通过立法限制法语中使用外来语,在其互联网上进行广告宣传的文字必须要译成法文,对不能定时定量播放法语歌曲或电影的机构处以一定罚款。
其次,积极吸取其他民族文化长处。
广泛收藏和展现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作品,颁布支持电影业发展计划,增强本土文化竞争力。
再次,合理推介本国文化。
通过驻外使馆、设立海外文化中心来推介法国文化,大力发挥企业和各类专业协会的力量宣传法国文化,并适当给予补偿。
【第4题】假如你是H县文化局的干部,要在有村官和社区工作人员参加的培训班上做一次关于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讲座,结合“给定资料8”中提供的信息,你认为应该重点讲哪几方面的内容?(20分) 要求:紧扣“给定资料”,分条作答,观点明确,有针对性,不得照抄原文。
不超过300字。
(本题分值:20分)我的答案:结合材料,我认为我应该重点讲解以下内容。
1.美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强势地位和美国为了对其他国家进行文化渗透所做的事情,提高大家的文化危机意识。
2.强调我国渊源深厚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文化财富,使参与培训的人员产生强烈的民族文化自豪感。
3.讲一下最近几年有些国家抢夺、偷窃我国文化财富的行为,更突显我国已有的文化财富不可估量的价值和使参训人员产生正义感。
4.讲解我国几十年以来的文化政策的走向,使参加培训人员的有所了解。
5.最近几年我们文化实力得到提升的表现使参训人员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前景充满希望和自豪从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答案:本次讲座应该重点讲三个方面的内容:一、繁荣我国文化的重要性。
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树立良好形象和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开办孔子学院以及莫言获诺贝尔奖等事件是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的体现,为我国提升国际形象和影响力作出了一定贡献。
二、我国文化的现状和问题。
面对美国鼓吹“全盘西化”、大力进行文化输出,我国的民族文化显得消极被动,甚至被国外利用、否定和掠夺。
三、繁荣我国文化采取的措施。
利用好新闻媒体,客观、公开地传达政府决策和反映社情民意。
做好基层文化建设,完善文化站管理,努力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大力传承传统民族文化,为丰富我国文学作品以振兴文化产业、提升国家形象积累素材。
【第5题】五、请以“让……大放异彩”为题,写一篇内容充实的文章。
(35分) 要求:(1)用恰当的文字替换“让……大放异彩”中的省略号部分,是指构成一个完整具体的文章标题;(2)主题应与“给定资料”相关,但素材不必拘泥于“给定资料”,要结合生活中的具体感受,切忌空谈政策;(3)观点鲜明,结构完整,语言流畅;(4)字数800-1000字。
(本题分值:35分)我的答案:让中华文化大放异彩在中国经济实力不断提高,国际地位今非昔比,“中国”这个词汇在国际上被频频提起的今天,世界将更多的好奇的目光投向有5000多年渊源的中华文化上。
如何让中华文化大放异彩,为国家实力的增强添上一双有力的翅膀,成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中华文化在国际上并不是主流文化,而当今国际文化的竞争又非常的激烈,强大的文化渐渐地影响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文化,中华文化也同样面临着危机。
不断有中华文化被其它国家歪曲占为己有的新闻出现,中国国内外国文化流行到影响了中国人的语言习惯、价值观、审美观乃至汉语的发展。
如何发展中华文化使其更加强大,有很多工作需要做。
有很长的路要走。
挖掘基层文化宝藏,使中华文化大放异彩。
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文化比较多样性,在基层往往埋藏着独具特色的文化宝藏。
北京牛街的改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街巷狭窄,市政基础设施落后,低矮破旧的危房连成片的景象中其实埋藏着浓郁的穆斯林民族风情。
在广阔中国的其它地方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农村的风情民居就有山西窑洞、客家围屋、傣族竹楼、内蒙蒙古包等等,各有特色;特殊的地理风景也多在农村或者山区等基层,黄土地的大气、黑土地的肥沃、红土地的特别都是可以利用的基层文化宝藏。
更不用说无数的历史文化宝藏也多在民间,基层文化开发的前景灿烂。
重视文化的商业价值,使中华文化大放异彩。
中华文化有太多遗产都在中国动乱、贫困的历史特殊时期的消失了,非常让人痛心与惋惜。
而今也有太多的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没有继承人和缺乏发展资金而面临失传的危险。
所以为了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发掘文化的商业价值非常重要。
多多利用媒体和影视作品的巨大宣传作用,使中华文化被中国大众和国际友人所了解所喜欢,比如产生巨大效应的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
利用现在的先进高新技术辅助文化产业的兴起与发展,比如在互联网商业的帮助下,传统手工艺品可以不受地域的限制买卖方便。
文化的大放异彩还离不开集体的智慧,所以政府的政策导向应该偏向集思广益,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想法。
不同地域文化发展的成功案例互相交流学习,使文化发展思路更科学。
奥运会的成功、莫言的获奖为中华文化的传播提供了很好的机会,相信经过我国从各方面的努力,中华文化大放异彩指日可待。
范文:让民族文化大放异彩文化建设是一个国家树立良好形象和提升软实力的重要手段。
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建设,十七届六中全会为此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孔子学院的海外扩张等都反映了我国文化建设取得的骄人成绩,为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民族文化发展落后,尤其在对外文化贸易中存在较大的“逆差”,民族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威胁,因此,必须重视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让民族文化大放异彩。
加大保护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外来文化的大量涌入,使民族文化受到冲击;我国部分民众崇尚外来文化,年轻人随意简化汉字,破坏了我国文化的传统,这些都反映了我国文化发展环境的恶化。
因此,应加大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力度,一方面在对外贸易中坚定文化产品的特殊性,拒绝文化产品与其他商品等同起来自由流通。
另一方面要加强立法。
通过立法限制外来文化的涌入,缓解外来文化对民族文化的冲击;要求国内媒体必须担负起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的职责,积极引导群众来感受民族文化魅力,促使群众的文化觉醒,转变群众崇尚外来文化的观念。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扭转“文化逆差”。
面对外来文化冲击,民族文化显得还击乏力,巨大的“文化逆差”体现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薄弱。
文化要发展光靠“保护主义”是不行的,必须寻求产业图强,才能在文化贸易中拥有自己的立锥之地。
图强应该从基层文化建设开始,因此,要加大资金投入,扶持本国文化事业的发展。
如大力保护和修复民俗古街、古建筑,打造民族文化旅游产业;与此同时,应积极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提升民族文化的竞争力,扭转对外文化贸易“逆差”。
加强文化对外交流,扩大中国文化的影响。
端午被申遗、“四大发明”被否定和掠夺,中国民族文化越来越多地被他国利用和掠夺。
这反映了我国对民族文化的宣传力度不够,国际社会对中国民族文化缺乏了解。
因此,必须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支持重点媒体面向国际发展和文化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鼓励海外中资机构、孔子学院等团体组织承担更多的人文交流项目,积极推介本土文化,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