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学通论习题集

法学通论习题集

法学通论》习题集容,比重在85%以上;B.诉讼法(含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以及行政诉讼法);C. 商法、经济法、行政法、国际法;D. 法制史不考察。

理论法学系《法学通论》教研室目录第一章法学基本理论 (1)参考答案 (7)第二章宪法 (14)参考答案 (20)第三章刑法 (26)参考答案 (36)第四章刑事诉讼法 (44)参考答案 (48)第五章民法 (52)参考答案 (61)第六章商法 (69)参考答案 (73)第七章民事诉讼法 (77)参考答案 (81)第八章经济法 (86)参考答案 (90)第九章行政法 (94)参考答案 (99)第十章行政诉讼法 (105)参考答案 (108)第十一章国际法 (113)参考答案 (114)附录一近年来考试真题 (116)附录二参考书目 (163)附录三推荐书目 (165)第一章 法学基本理论5、法的历史类型的划分主要是按照法律的7、法的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其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是 (A 、人口 D 社会生产方式8、在一个国家里, 由部门法组成的一个国家法律的有机整体称为 (1 / 116、单项选择题1、法作为规范,指令人们应为之事、可为之事和不可为之事,给人 们的( )提供共同的标准尺度,为调整社会关系提供基本的框架。

A 、思想B 、精神C 行为D 语言2、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史基本观点认为没有法的社会形态是(A 、原始社会B 、 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C 资本主义社会D 、社会主义社会 3、大陆法系国家的法律渊源主要表现为(A 、成文法B 、 ) 判例法C 习惯法D 、不成文法 4、以下法官可以创造法律的国家是(A 、法国B 、 德国C 英国D 、 日本A 、适用范围B 、 制定和实施的主体C 经济基础和法所体现的阶级意志D 、制定和表现的形式 6、法的主要内容包括()A 、权利B 、 权力C 义务D 、权利、权力和义务 B 、环境C 气候B 法律体系 D 法的历史类型9、 “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 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是以下哪位名人所 言( )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洛克D 卢梭10、 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基本方略是在 ()A 、 1982年宪法B 、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C 党的十五大D 党的十六大11、我国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体是()A 、司法机关 C 公检法机关 12、 人权中的首要权利是(A 、经济权利C 生存权与人身人格权 13、 西方司法独立原则的核心是A 、司法权独立 C 审判独立14、 狭义的法的适用是指(A 、执法 C 司法15、依据法的作用的形式与内容的不同,我们可以把法划分为()A 、规范作用与社会作用B —般作用与具体作用C 整体作用与局部作用D 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A 、法系 C 法学体系B 广大人民群众 D 中国共产党)B 社会和文化权利 D 政治权利和自由)B 司法机关独立 D 司法人员独立)B 守法 D 违法16、国家赔偿的主体是(A、公安机关)B人民检察院C人民法院D国家17、导致法律关系变化的诸如遗嘱、公证、结婚等属于()A、法律行为C法律事件B法律规范D法律规则18、在我国,通常意义上的立法是指()A、法的制定或认可B法的修改和补充C法的废止D法的立、改、废活动19、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主要是指()的平等。

A、立法C司法B执法D守法20、以下属于我国社会主义法的适用的基本原则的是()A、司法公正原则B权力制约原则C合宪性原则二、多项选择题D权利与人权保障原则21、法主要出自国家,国家造法的方式主要包括()A、制定B认可C签约E、司法判决D国家惯常行为22、我国法学界普遍认为法的基本特征包括()A、法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B、法以行为规范为主,其内容涉及法律权利、权力和义务C、法主要出自国家,由国家制定或认可D、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E、法具有更广泛的普遍约束力23、法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人文原因B地理原因C、阶级原因D社会生产力的发展E、社会分工和商品交换24、大陆法系的别称有()A、民法法系C、日尔曼法系E、成文法法系B罗马法系D法典法系25、人权中属于基础权利的是()A、政治权利B生存权利C、经济权利D社会权利E、文化权利26、普通法系的别称有()A、罗马德意志法系B英美法系C判例法系D不成文法系E、英吉利法系27、法的政治作用即维护阶级统治的作用主要包括()A、调整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间的关系,镇压敌对阶级的反抗B、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C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D调整统治阶级与同盟者之间的关系E、调整对外关系,保证国家主权的完整、国家的安全,防御外来干涉和侵略,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28、构成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部门法包括()A、宪法和法律C刑法和军事法规E、诉讼程序法B民法和经济法D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29、法律的规范作用包括()A、规劝和号召B指引和教育C评价和预测D强制E、借鉴和仿效30、当代中国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表现为()A、依法治国是治国理念上的重大突破B、依法治国是执政方式上的历史性转变C依法治国是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D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E、依法治国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31、法的作用的局限性体现在()A、法只是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方法,不是惟一的方法B、法的作用不是无限的C、法律的稳定性与灵活性之间的矛盾D、法律毫无作用E、法的作用的发挥受到与法律相应的配套技术、措施、制度的限制32、我国依法治国的客体主要是()A、国家事务B经济和文化事业C家庭和婚姻关系D邻里和友谊关系E、社会事务3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基本要求有(5 / 116A、正确B合法C及时D合理E、公正3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关系的客体是()A、公民B物C行为D法人E、精神财富35、能够引起法律关系演变的可以是()A、犯罪行为B公民的出生C某甲放弃权利D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和内容的变化E、某甲继承财产36 、在我国,国家赔偿的范围包括()A、民事赔偿B行政赔偿C刑事赔偿D商事赔偿E、精神赔偿三、名词解释37、法的历史类型38、法系39、法的制定40、合宪性原则41、法律关系42、法的预测作用43、依法治国44、法律权利四、简答题45、法产生的一般规律有哪些?46、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法律部门?47、法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有哪些?48、人权的内容有哪些?49、我国立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50、“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内容有哪些?51、法律关系的客体有哪些?52、中国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意义有哪些?五、辩析题53、大陆法系和普通法法系的异同有哪些?六、论述题54、试述法律关系及其构成。

55、试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适用的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单项选择题1、C2、A3、A4、C5、C6、D7、D8、B9、B10、C11、B12、C13、C14、C15、A16、D17、A18、D19、C20、A、多项选择题21、ABCDE22、BCDE23、DE24 、ABCDE 25、CDE26、BCDE27、ACDE28、BCE29 、BCD 30、ABCE31、ABCE32、ABE33、ABC34 、BCE 35 、ABCDE36、BC三、名词解释37、法的历史类型:是指按照法所赖以建立的经济基础和法所体现的阶级意志的不同对法所作的分类。

38、法系:是指按照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法律的历史传统和形式上的某些特点对法所作的分类。

39、法的制定: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专门性活动。

40、合宪性原则:是指有立法权的立法机关在创制法律的过程中,必须以宪法为基础和依据,必须同宪法相符合、相一致。

41、法律关系:是指根据法律规范产生的,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或权力义务关系。

是经法律规范调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的特殊形式。

42、法的预测作用:是指人们根据法律规定可以预先知晓、估量相互间怎样行为及行为的后果,从而对自己的行为作出合理安排的功效。

43、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 依宪法和法律规定, 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 管理社会事务, 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 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44、法律权利:是权利人或主体依法享有的具有这样或不这样行为,或要求他人这样或不这样行为的某种资格、能力和自由。

四、简答题45、法产生的一般规律有哪些?答:法产生的一般规律是:1)由个别调整到规范性调整、由规范性调整到法律调整的过程。

(2)法的产生经历了由法的自发调整发展为自觉调整的过程。

(3)法的形成经历了由习惯到习惯法、又从习惯法到制定法的的发展过程。

(4)法的产生经历了法与宗教、道德不分,到法与宗教、道德分开的过程。

46、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包括哪些法律部门?答: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包括以下法律部门:(1)宪法;(2)行政法;(3)军事法;(4)刑法;(5)诉讼法;(6)民法;(7)商法;(8)经济法;(9)环境法;(10)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47、法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有哪些?答:法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维护人类社会基本生活条件。

(2)维护生产和交换的秩序。

(3)组织社会化大生产。

(4)确定使用设备、执行工艺的技术规程,以及有关产品、劳务、质量要求的标准,以保障生产安全、防止事故,保护消费者的利(5)推进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

(6)推进社会民主化、平等化,促进社会民主法律化、规范化,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7)保障和推进对外开放、对外交流,促进国际经济合作与文化交流,促进和维护世界和平、世界发展与进步。

48、人权的内容有哪些?答:人权的内容包括以下三大类:(1)生存权利、人身人格权。

(2)政治权利和自由。

(3)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49、我国立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我国立法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至上与民主立法原则。

(2)权利与人权保障原则。

(3)权力制约原则。

(4)合宪性原则。

(5 )实事求是原则。

50、“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内容有哪些?答:“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法律对于全体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社会出身、宗教信仰、财产状况等,都是统一适用的,所有公民依法享有同等权利并承担同等的义务。

(2)任何权利受到侵犯的公民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不能歧视任何公民。

(3)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要保证诉讼当事人享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不能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在刑事诉讼中,要切实保障诉讼参与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