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期中检测试卷四一、选择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1. 经济繁荣、社会秩序安定为文学的兴盛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良好的创作环境。
下列诗句不能折射唐朝经济发展的是()A .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B .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C .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D . 昔在建城市,盐酒谷夜喧2. 中国传统文人耻言营利,认为一涉及“经营”,就是对人格的一种贬损,而明朝王阳明基于“满大街都是圣人”,指出商人“虽终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更有一些士人以儒家理论去指导经商活动。
这反映出明清时期()A . 传统四民观念的彻底崩溃B . 程朱理学官方正统地位的丧失C . 社会动荡士人谋生的艰难D . 经济发展促成社会观念的更新3. 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宣布解除海禁,允许民间“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
“隆庆开关”标志着()A . 重农抑商政策发生了重大的转变B . 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开通C . 民间海外贸易活动有了合法地位D . 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渐趋萎缩4. 纵观中国历史,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从内陆地区为中心到运河为中心,再到晚清以沿海为中心的演变。
下列对此现象的述评,准确的是()阶段中心史实结论第一阶段内陆①以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农业经济较发达④经济中心的转移主要取决于政治中心的变动第二阶段运河②大运河的开通,促进洛阳、扬州成为商业都会第三阶段沿海③受工业文明击,上海等沿海新型城市兴起A . ①②③B . ①②④C . ①③④D . ②③④5. 宋代土地所有权转换加速农民的地位也有了些变化,不再世代依附于某地主,隶属关系相对松弛。
宋代社会关系的这变化()A . 是土地兼并的根源B . 影响坊市制度的崩溃C . 使拜金逐利风气盛行D . 有利于工商业发展6. 牛郎织女的传说反映出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是()A . 小本经营B . 分工明确C . 铁犁牛耕D . 男耕女织7. “汽车大王福特”“石油大王洛克菲勒”“钢铁大王卡内基”等美国企业家辈出于()A . 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B .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C .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D . 垄断资本主义时期8. 1814年,世界上第一辆蒸汽机车的发明者是()A . 瓦特B . 史蒂芬孙C . 富尔顿D . 莱特兄弟9. 1500年之后,大西洋突然成为最大、最多样化的贸易网络中心。
欧、非、美三大洲以大西洋为中心形成了三角贸易,它给非洲带来的消极影响是()A . 人丧失大量精壮劳动力B . 推动社会近代化进程C . 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D . 唤醒民众反殖民斗争10. “就是这样。
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毎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力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
”材料中“海上第一强国”是指()A . 葡萄牙B . 西班牙C . 荷兰D . 英国11. 在英国工业革命过程中,大量的棉纺织厂在城市中得以兴建,其关键因素是()A . 大型发电厂的兴建B . 交通工具有了重大突破C . 城市居民购买力强D . 改良蒸汽机的投入使用12. 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在工业生产领域出现了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的革命性变化历史上称之为第一次业革命。
这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最准确的说法应该是()A . 导致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锥形开始出现B . 促成欧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C . 推动欧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建立D . 推动世界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的建立13. 19世纪中期,清政府曾有三次临时性遣使,即1866年斌椿随赫德前往欧洲的观光性访问,1868—1870年蒲安臣使团的“世界性出使”,1870—1871年崇厚因“天津教案”而进行的法国之行。
这些举措()A . 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B . 是主动融入世界的尝试C . 增强了对外交往的信心D . 加深了中国的民族危机14. 1882年,英国商人比尔兹利在年度财务报告中沮丧地写道:“我们的航运公司今年亏损额达到了400万两白银,法国的轮船公司也大致如此。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李鸿章先生蒸蒸日上的轮船招商局。
”材料反映洋务运动()A . 实现了国家与民族的独立和解放B . 促进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完全解体C . 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D .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15. 1878年,朱启昂创办贻来牟机器磨坊,开天津机磨面粉之先河。
该企业创办的有利条件是()A . 自然经济的消失B . 清朝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C . 洋务运动的诱导D . 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16. 张謇创办大生纱厂,不仅在筹建期间曾借用公款,而且开厂以后还依仗清政府,取得了“二十年之中,百里之内,不准别家设立纱厂”的垄断权。
1904 年,上海纺织业资本家朱畴拟在祟明岛增设大有公司,清政府商部竞出面替张謇加以阻止。
以上材料从实质上反映了()A . 张謇创办的企业带有官办性质B . 封建势力阻碍了民族工业健康发展C . 民族资本家之间的自由竞争日趋激烈D . 实业家利用政府权力提高商业竞争力17. 1927—1936年,我国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无论是原来较为发达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还是新兴的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都有较大发展。
其原因是()A . 民族资本家爱国热忱的推动B .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C . 欧洲列强对华经济侵略的放松D . 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18. 地主阶级领导的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A . 没有彻底变革落后的生产关系B . 没有坚强的领导核心C . 创办洋务企业的官员腐败D . 帝国主义的阻挠和压制19. 1949年以后,中国出现的第一个城市化阶段是1949年到1959年的10年。
这个阶段中国城市人口从5765万人增加到9949万人,增幅为72.58%.其主要原因是()A . 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B . 大炼钢铁运动在全国的进行C . 一五计划中优先发展重工业D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20. 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粮食产量由1978年的3.05亿吨增长到1984年的4.07亿吨。
农业生产实现高速增长的原因是()A . 农业生产合作化的推进B . 农村人民公社的发展C . 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施D . 乡镇自办企业的兴起21. 1953—1957年我国不同经济类型工业产值变化(单位:亿元),这表明当时我国()年份全民所有制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公私合营企业私营工业个体工业1955281.441.671.972.781.11956383.8120.1191.10.38.31957421.5149.2206.30.46.5A . 工业生产严重急躁冒进B . 资本主义工业改造基本完成C . 工业布局逐步趋向合理D . 初步形成了独立的工业结构22. 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
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一在民国初年得到显著发展,1953年后一度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
出现材料中广告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A . 经济困难,物资匮乏B . 计划经济,政府控制C . 改革开放,经济发展D . 特区建立,广告兴起23. 1956年,在《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一书中毛泽东写道:“小社人少地少资金少,不能进行大规模的经营,不能使用机器。
这种小社仍然束缚生产力的发展,不能停留太久,应当逐步合并。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大社体制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是()A . 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B . 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C . 公有制在农村建立起来D . 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24.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首先在农村试行经济体制改革的省份是()A . 广东、福建B . 山东、河南C . 安徽、四川D . 广东、四川二、材料题(共3小题,满分52分)25. 绘画、图片、票证等既是不同时期一幕幕人们生活场景的展现,又是当时社会状况的写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南都繁会图》,这幅历史长卷生动地描绘了明永乐年间南京秦淮河两岸的盛况。
画卷中街市纵横,店铺林立,车马行人摩肩接踵,标牌广告林林总总。
两岸建筑有:佛寺、官衙、戏台、民居、牌坊、水榭、城门,层层叠叠;茶庄、金银店、药店、浴室,乃至鸡鸭行、猪行、羊行、粮油谷行,应有尽有。
河中运粮船、龙舟、渔船往来穿梭,还有从内秦淮河拐出的唱戏的小船……材料二:有图片描述了光绪年间黄浦江畔的街景:房屋多为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囱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
……大厦商铺、中西邮局、洋行、海关、银行、电报局、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
……这里修建了许多教堂,在众多的外国领事馆的小教堂,都有钟楼和高耸的十字架。
还有一些以营利为目的“蕃菜馆”“面包房”“咖啡店”出现,许多身着西装的中国人在此出入。
(1)《南都繁会图》又被称为“明代的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材料反映的如此繁华的经济状况为什么没有完成社会转型?(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上海的社会生活状况有哪些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变化出现的原因。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幅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他在不过三代人的时间里,改变了整个英格兰的面貌:从家庭手工业过渡到大工厂生产,从手工劳动过渡到机器劳动,从乡村社会过渡到都市化社会……——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下面是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情况表。
1870年1900年企业总数(个)808669产量(吨)320000029500000投资额(美元)121000000590000000材料三:19世纪末的经济发展,再加上海洋运输和铁路上的交通革命,培植出一种真正的世界经济。
到1900年时,欧洲人从阿根廷和澳大利亚进口牛肉和羊毛,从巴西进口咖啡,从智利进口硝酸盐,从阿尔及利亚进口铁矿石,从爪哇进口蔗糖。
欧洲资本同样投向了海外,以建设铁路、矿山、电厂和银行。
——摘编自杰克逊·斯皮尔伯格《西方文明史》(1)依据材料一,指出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回答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发生的变化。
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据材料三,概括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形成这一特点的具体原因?2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瑞蚨祥1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蚨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