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的对策研究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的对策研究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问题的对策研究张三丰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I摘要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

这一提法预示着新一轮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即将全面展开。

回顾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历程,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改革之路——混合所有制。

混合所有制的实践从改革开放开始,党和国家第一次在理论上提出混合所有制是在党的十五大上。

对混合所有制的理论总结,使我们冲破了“姓社姓资”的思想藩篱,勇敢地探索中国经济的发展之路;对于混合所有制的探索和实践,使我们找到了发展国有企业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道路。

站在新的时代起点上,如何在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更好地进行国有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

本文针对这一问题,首先总结了与混合所有制相关的一些理论观点,以使我们对混合所有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接下来回顾了过去三十多年,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历程,同时应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分析了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现状。

紧接着从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两个角度,归纳了目前我国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所面临的一些困境。

接着介绍了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英国和美国,在国有企业管理和改革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

最后,在前文的基础上,从七个方面提出了本文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困境,政策建议IIAbstractSinc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18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using the method such as the cross-shareholding or mutual integration of the state capital, collective capital, private capital, to develop mixed-ownership economy has been an important form of realization of the basic economic system. This indicates that the new round of mixed ownership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is about to unfold.Over the past thirty years of the reform proces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he way we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Chinese state-owned enterprise reform, mixed ownership. From the begin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with the practice of mixed ownership, the Party and the State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mixed-ownership on the 15th Party Congress for the first time. Summary of the theory of mixed ownership, enabling us to break through the barriers of "socialism and capitalism", bravely explore the road of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rought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mixed ownership, we find the correct way to develop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nd construct socialism in the market economy. Standing on the starting point of a new era, how to sum up the lessons of the past on the basis of better mixed ownership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s worth thinking..Aiming at this problem, the paper summarize som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associated with mixed ownership in the beginning, so that we have a preliminary understanding of mixed ownership. Then the paper review China'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process of mixed ownership in the past thirty years. Then withthe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and statistical methods ,the paper analyz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ixed ownership reform. Then from the state capital and private capital two angles, the paper summarized some of the current plight of mixed ownership reform in the face. Then introduced some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 management and reform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the Western countries, especially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 Finally, on the basis of the former text , the paper put forward seven policy recommendations for China’s mixed ownership reform.Keywords: State-owned enterprises, Mixed ownership, Reform dilemma, Policy RecommendationsIII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I)第1章绪论 (1)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1 研究背景 (1)1.1.2 研究意义 (2)1.2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研究综述 (2)1.2.1 国内关于混合所有制经济早期研究 (2)1.2.2 对国外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研究 (3)1.2.3 中国国有企业进行混合所有制的对策研究 (4)1.3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4)第2章混合所有制的形成与相关理论概述 (6)2.1 混合所有制的形成 (6)2.2 混合所有制的理解及其与股份制之间的关系 (7)2.3 混合所有制与产权制度改革 (11)第3章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历程与现状 (15)3.1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历程 (15)3.2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发展现状 (19)3.2.1 样本选择 (20)3.2.2 样本分析及结论 (20)第4章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面临的困境 (23)4.1 国有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的困境 (23)4.1.1 存在大量自然垄断行业 (23)4.1.2企业制度不健全,治理结构不合理 (24)4.1.3 资产定价问题与对“国有资产流失”的担忧 (26)4.1.4 旧观念和旧利益难以根除 (28)4.2民营企业参与混合所有制的困境 (28)4.2.1 市场准入门槛高 (28)4.2.2获取控股权机会少 (29)4.2.3投资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护 (30)第5章主要发达国家国有企业的管理和改革 (32)IV5.1 西方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 (32)5.2 英国国有企业的私有化(股份制)改革 (33)5.3 美国的国有企业管理 (34)5.3.1 国有企业的外部管理 (34)5.3.2 国有企业的内部管理 (35)5.4 小结 (36)第6章我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对策建议 (38)6.1 完善市场机制,健全法律体系 (38)6.2 分析实际情况,探索改革良方 (39)6.3 夯实治理结构,提高运行效率 (39)6.4 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外部监督 (40)6.5 及时总结经验,化解不利风险 (41)6.6做好顶层设计,加快改革创新 (41)6.7 鼓励公众参与,共享改革红利 (42)参考文献 (43)V第1章绪论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 研究背景混合所有制这一命题在我国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

1993年11月召开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随着产权的流动和重组,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财产混合所有的经济单位,这将导致新的财产所有结构的出现。

这是财产混合所有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共产党的报告中,这一表述虽然没有明确提出混合所有制的概念,但是预示着。

这种财产所有结构。

已经新生。

混合所有制经济概念首先明确提出是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上: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而且也包括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这一表述不仅对公有制经济进行了重新的定义,扩大了公有制经济的范围,更重要的是它肯定了混合所有制经济这一新经济形态,破除了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的意识形态障碍,为混合所有制在我国的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进入新世纪,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各种所有制经济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党和国家也在理论上不失时宜地发展着混合所有制这一不断成长的产权结构。

党的十五大四中全会初步划定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国有企业的范围和方式,宜于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国有企业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优势企业,发展的方式是通过规范上市、中外合资和企业互相参股等,最终改为股份制企业。

十六大将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国有企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除极少数必须由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以外的所有国有企业。

十六大三中全会以及十七大也分别对混合所有制经济进行了强调和部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