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工笔花鸟临摹
分 染
法
基本设色法
(2)高染法:高染法离开 线条,渲染结构突起的部位, 在某种意义上把西画素描的高 亮低暗反过来理解,如染鸟兽 头部和身体时,把鼓起的部分 染成重色,形成立体饱满的视 觉感受。在染人物时也时常用 色着染高的地方,如前额,鼻 梁,颧骨,下颌等。 染高处使 线更加突出,产生一种平面浮 雕的感觉。
基本设色法
2.统染法
统染 ,意即统一大片 的分染 。用统染方法 分出花叶之间大的层 次关系。
基本设色法
3. 罩染和平 涂法
在分染好的底色上笼罩一层 透明色彩的方法叫罩染。在 分染前先平铺一层底色叫平 涂,平涂多是用不透明的粉 质色。罩染和平涂时注意既 要有充足的水分,均匀平涂, 又不能使水分过多,在纸上 互相冲激。平涂石色时不易 均匀,要薄涂两遍才好
主要手段。分染时
最好练习一支手拿
两支笔交替进行晕
染
。
分 染
法
基本设色法
(1)低染法:渲染结构低下 去的部位,沿着勾好的叶脉,花 瓣渲染,将叶子或花瓣线条的一 侧染重。着染鸟兽也是一样,如 翅膀,尾巴羽毛上片压住下片的 阴影等等
在人物画中也比较常见,常 用于着染眉弓、鼻梁两侧、嘴角 、衣服褶皱处凹起的地方,低染 法紧贴着线条的一侧进行。 这种 染法的特点是绘出的效果有立体 感。
基本设色法
罩 染 法
(1)统罩法:罩色时从上到下不顾及墨线,不 要太浓。
基本设色法
罩 染 法
(2)勾填法:勾填法是先用墨勾出形象, 然后将颜色填到墨线当中去的方法。填色 时必须空出墨线、不透明的矿物颜料,使 色不侵墨,因矿物颜料覆盖力强。填色法 多用于描绘服装道具,永乐宫壁画大都用 勾填法绘制。
变
化
桃 花 明 陈洪绶
传统白描的表现技法
铁
丝
描 类
高古游丝描
:
无
粗
细
变
化
斜倚熏笼图(局部) 明 陳洪綬
女史箴图卷(局部) 东晋 顾恺之
传统白描的表现技法
铁
丝
描 类
琴弦描
:
无
粗
细
变
化
传统白描的表现技法
铁
丝
描 类
铁线描
:
无
粗
细
变
化
水滸葉子(部分) 明 陳洪綬
传统白描的表现技法
铁
丝
描 类
高古游丝描
FOR WATCHING
绘画萌芽期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饰有阴线双鸟饰纹的骨匕
绘画萌芽期
雁纹 春秋 蚌形银盒
从殷商时的凤鸟纹、卷龙纹到春秋时期的雁 纹,表现手法已从表现神秘感及图腾性质的 抽象概括走向写实风格,从而为花鸟画的发 展奠定的基础。
凤鸟纹 殷商 青铜器
绘画萌芽期
洛 神 赋 图 卷 (部分)东晋 顾恺之 以独立形式出现并具有明确主题的花鸟画作品始见于魏晋、南北朝期间,当时一些著名的人物画家也有 以花鸟为题材的作品,例如顾恺之的《凫雁水鸟图》、陆探微的《斗鹅图》、陶景真的《孔雀鹦鹉图》等。
鹰
石
边景昭、吕纪都为工笔图Leabharlann 花鸟大家,名重一时,明
但后继乏人
吕 纪
明清衰落期
清代 以有名的“清初六家”中的恽寿平的“常州派”为代表, 他继承和发展了徐崇嗣的没骨法,结合了徐、黄两派的技法,创 造出一代新的没骨技法,被誉为“写生正派”,其明丽秀润的特 色与宋代的工笔画有着不同的意趣。
墨 梅 图
清 恽 寿 平
工笔花鸟临摹
中国传统工笔花鸟画技法教学
制作讲授:陈 珊(讲师) 湘南学院美术系中国画教研室
传统工笔花鸟画
一、中国画的概貌及历史 题材内容----山水、花鸟、人物 表现形式----工笔、写意、兼工带写(小写意) 学习方法----临摹、写生、创作
二、工具材料 三、表现技法 四、作业要求
中国工笔花鸟画源流概述
绘画成熟期
雪竹文禽图 五代 黄荃
苹婆山鸟
绘画成熟期
苹 婆 山 鸟 五代 黄荃
写生珍禽图 五代 黄荃
雪 竹 图 五代 徐熙
绘画成熟期
宋芙 赵蓉 佶锦
鸡 图
苹 婆 山 鸟 五代 黄荃
瑞 鶴 图 宋 赵 佶
宋代是花鸟画大发展的时期。从北宋初到真宗、英宗时期, 花鸟画仍承袭黄家的工笔体制,以院体为主流,进一步向工 笔写实发展,笔法细腻,使工笔花鸟的水平达到了顶峰。
传统白描的表现技法
柳
叶
描 类
柳叶描
:
有
粗
细
变
化
八十七神仙卷(部分) 唐 吴道子
传统白描的表现技法
柳
叶
描 类
枣核描
:
有
粗
细
变
化
传统白描的表现技法
柳
叶
描 类
蚯蚓描
:
有
粗
细
变
化
重屏会棋图(局部) 五代 周文矩
传统白描的表现技法
减
笔
描 类
折芦描
:
简
化
的
线
条
,
快
速
用
笔
传统白描的表现技法
减
笔
描 类
撅头钉描
赵 佶就是当时的代表人物,他继承了黄筌钩勒填彩,又兼
取徐熙、崔白、易元吉之长,兼收并蓄,“妙体众形”, 形成自己工整妍丽、精密奇巧的风格。
绘画衰落期
元代取消了五代、两宋 的画院制度,加之当时 尖锐的民族矛盾和阶级 矛盾,为文人画的兴起 提供了条件。虽然当时 师法两宋的院体工笔花 鸟画尚未中断,但已逐 渐衰落,许多先写工笔 的名家,如钱选、王渊 等人,后期也都转向水 墨花鸟画。
:
简
化
的
线
条
,
快
速
用
笔
传统白描的表现技法
减
笔
描 类
减笔描
:
简
化
的
线
条
,
李
快
白
速
行
用
吟 图
笔
宋
梁 楷
传统白描的表现技法
减
笔
描 类
柴笔描
:
简
化
的
线
条
,
快
速
用
笔
二祖调心 宋 石恪
传统白描的表现技法
减
笔
描 类
竹叶描
:
简
化
的
线
条
,
快
速
用
笔
传统白描的表现技法
减
笔
描 类
混描
:
简
化
的
线
条
,
快
速
用
笔
三驴图
工笔花鸟设色技法
工笔技法分类
白描
明张
白
陈 洪 绶
深 之 正 北
描 画 页
西
厢
图
卷
局 部
工笔技法分类
淡彩
桃 花 明 陈洪绶
工笔技法分类
淡 彩
花 鸟 写 生 册 之 一 当 代 任 欢
工笔技法分类
重彩
春光明媚 现代 俞致贞/刘力上
工笔技法分类
重 彩
宋 人 花 鸟
工笔技法分类
重彩
春 江 水 暖
现 代
陈
之
佛
畫罌粟 清 郎世宁
绘画发展期
五牛图 唐 韩 滉
斗牛图 唐 戴 嵩 唐朝经济的繁荣,很大程度地促进了花鸟画的 发展,使其最终成为一个独立的画科。
绘画发展期
花鸟画在唐朝的一个重要发展是边鸾创出了“折枝 花”法,他摒弃了传统上的全景入画,只撷取自然花草最 具美感的部分入画,使画家更能发挥自身创作的主动性。
绘画成熟期
唐人卓有成就的基础上,花鸟画在五代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 时期,形成了以南唐徐熙和孟蜀黄筌为代表的,在花鸟画史上 具有重要意义的两大流派,即后人所称的“徐”“黄”二体。
牡
鹰
丹
石
图
图
清
明
恽
寿
吕
平
纪
中国传统工笔画的分类
传统工笔画的分类
白 描 纯粹以墨线来塑造对象,自然对线条的要求十分严格,其笔法自古 有十八描。
工笔淡彩 以白描为主,着染基本上选用颜料属植物质,如花青、藤黄、胭 脂等等,不用石青、石绿、朱砂等矿物质颜料。
工笔重彩 主要是以色彩为表现手段。它在墨线勾好的基础上,运用“三矾 九染”的渲染方法,以多种颜料多层次积染而产生浑厚华丽的画面效果。
工笔花鸟设色技法
起 稿
勾
整
稿
理
分染,统染,罩染,烘染,衬染 ……
基本设色法
1.分染法
2.统染法
3.罩染和平涂法
4.接染法
5.点染法
6.烘托法
7.提染法
8.托色法
宋
人
9.立粉法
小
品
基本设色法
1.分染法
分染时是用两支笔
进行, 一支蘸色, 另
一支蘸清水把颜色
均匀地烘淡。这是
表现花叶起伏、转
折、明暗及层次的
基本设色法
基本设色法
基本设色法
基本设色法
基本设色法
其他设色法
4.接染 法
用两支笔各蘸上不同色彩 着染,使两色趁湿相互渗接在 一起的染法叫接染,也叫撞染 法。初学时也可以再用第三支 白水笔帮助接染。接染时两支 笔上水分要相当,使两种色彩 自然流动,渗接一起为好。
其他设色法
5.点染 法
不勾轮廓线 ,用一支笔 先蘸上一种色彩,然后在笔尖 上再蘸上另一种色彩,一笔按 点下去,使两种颜色自然渗和 在一起,一笔成形,点出形象 轮廓,这种方法叫点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