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出人物的精神》课件
3. “这样的人”应该是具有某种精神品质 ,或代表某种风气的人。要着眼于个性、品质 去描写,写出你பைடு நூலகம்情感倾向。
二、写作导航 同学们,在刚刚学习的第一单元的几篇文章 中,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哪一个?对教材中的这 个人物有如此深刻的印象,是因为这个人物具有 个性魅力。我们是如何了解到他们的个性魅力的 呢?当然是作者善于观察人物特点,选取典型事 例,并用如花妙笔为我们描画出了他们的个性特 征。可以说,作文源于生活,基于阅读,成于思 练。
写作 写出人物精神
精彩开篇词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每个人都是独 一无二的。所以,我们无论写谁,即使他是时代 最伟大的人物,也要在他身上找到不一般的,哪 怕乍看起来是奇怪的特征,当读者窥见这些特征 时,也会迫使他们内心发出微笑。本单元的四篇 课文就让我们感受到邓稼先、闻一多、鲁迅、吕 蒙等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因为独具个性,所以
1. 选取典型事件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个性特 征。
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追求往往通过他所做的 事情得以彰显。如曹文轩的《草房子》中,桑桑得了 重病后开始懂得照顾妹妹:“桑桑硬把柳柳拉到背上 。他吃力地背起柳柳,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地爬上去 。不大一会儿,冷汗就大滴大滴地从他的额上滚了下 来。”他不再是那个将橱柜造成鸽子笼,将秃鹤的帽 子挂上旗杆的调皮的桑桑了。读到这里,我们便忽然
教学过程
一、文题展示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 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 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 》为题,写一篇作 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 题目横线处应该填上一个能体现自己情感 态度的词语。
2.“这样的人”可以是你熟悉的,比如你 的同学、邻居,也可以是陌生的,比如路人、 新闻报道中的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可 以是某一类人。
2. 抓住人物的特征描摹人物,体现人物的思想 品格。
直接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 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表现人物的性格、品行和技能 。我们要努力选取最能够体现人物特征的点来写, 或者以形传神,或者以声传神,或者动作描摹…… 如在林林总总的 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 先生》是一枝独秀。作者通过女性的细心体察,敏 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 出鲁迅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
人物(或环境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 使其鲜明突出,恰当地借助一些侧面描写,常常 可以起到正面描写无法替代或者很难达到的艺术 效果。
4.恰当使用抒情或议论句,对人物的精神品 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如《散步》一文,以“我”为人物中心,以 “我”和母亲的关系为主系,渐次展开了一家四 口祖孙三代互敬互爱、融合的关系,特别是主旨
品质。文章开头就是神来之笔:“鲁迅先生的笑声 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 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 是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 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跟一些人心目 中“多疑善怒”“冷酷无情”的鲁迅形成了鲜明 对照。这是萧红用自己心灵感受的非常个人化的 鲁迅,是一个使常人敢于走近并能够伸手去触摸 的可亲的鲁迅。但不要面面俱到,因为面面俱到 就失去了人物独有的个性和精神了。
句:“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 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 和妻子都是慢慢的,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 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体 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 着肩 负 重任 的中年人对于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三、例文引路 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那一树鹅白色的槐花,一嘟噜一嘟噜的,从 高处泼洒下来。那个让我敬佩的人,依然在被树 枝遮蔽的小小槐花饼店忙碌着。
印象鲜明。这是作者认真观察不同人物的不同特 点,充分展示不同人物的不同个性的结果。无论 是英雄、劳模,还是普通百姓,都有闪光点和与 众不同之处。接下来,我们一起研究一下作文时 怎样才能写出人物的精神风貌。
学习目标
1. 学习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精神风貌。 2. 学习借助写作手法突出强调人物精神。 3. 在典型事件的叙述和描写的基础上,运用 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升华文章的主题。 4. 学会观察生活,阅读人生,让自己成长为 有思想、有奋斗精神的人。
3. 借助合理的写作手法突出人物的性格品质。 在塑造人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选择运用合理的写法 ,以期达到突出人物的效果。侧面描写、对比、衬托等都 可以。 在《孙权劝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及鲁肃过寻阳 , 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 吴下阿蒙 !” 本句运用了侧面描写,写出了鲁肃的吃惊与赞叹,从侧面 反映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这 是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作者通过刻画次要
被桑桑的面对苦难与疾病的坚强所感动,他此 时的善良更令我们敬佩!“哪怕是帮别人从地 上捡起一块橡皮,心里都为自己而感动;桑桑 愿意为人做任何一件事情:帮细马看羊,端上 一碗水送给一个饥渴的过路人……他甚至愿意 为羊,为牛,为鸽子,为麻雀们做任何一件事 情。”面对死亡,桑桑终于长大了,他表现出 来的优雅和悲壮,勇敢和坚强,善良和爱心, 多么令人震撼!而这种震撼,就来自于典型事 件对人物的突出力量。
开口道歉,把槐花饼递回女人。女人却突然看着我 笑了,扶住我把槐花饼递给她的手,轻柔的声音伴 着风拂过我的心弦:“不要紧,钱等下次再给吧! ”女人的笑格外美好,一股温暖流淌起来。
她穿着肥大的红色布围裙,看起来年龄并不 大,可那双皱裂而粗糙的手却让她失去了在这个 年龄段应有的模样。
槐花一片片在空中旋转着,落在她的头上、 肩上。她热得满脸通红,却顾不上用手擦拭。
排队的人很多,等了许久才轮到我。一走近 ,槐花独有的清香混着热气扑面而来。她熟练的 把槐花饼翻了个遍,装好后仰着头递给我,眼睛 里含着笑。我伸手接过,准备付钱。身上大大小 小的口袋被我摸了个遍,却始终没有发现钱包的 踪影。细汗布满了我的额头,身后的人们都在不 停探头向前探望。我尴尬地朝女人笑了笑,准备